- 张效东;
将王维《辋川集》《辋川图》描述的景观当作人造园林并进行相关学术研究屡见不鲜,但却对该园林的规模边界、空间结构、功能区域等基本问题无法做出具体、明确的交代和表述。通过对王维诗文等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对王维诗画文学地理的实地考辨,厘清了“辋川二十景”多为自然山水而非人为建造;《辋川图》是美术创作而非“辋川二十景”写实;王维辋川别业就是普通隐士山居而非豪华楼榭亭台和连片广厦。以《辋川集》《辋川图》为依据,将其所呈现的“辋川二十景”诗画意象假设为王维辋川别业的实体构成,进而得出王维建造了辋川园林的推论是不成立的。
2024年05期 v.26;No.171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 薛雪;
王世贞《艺苑卮言》中论及李开先时多作批评之语,从指摘其作品的“不足道也”,再到评价其个人的“不娴度曲”,几乎主导了一直以来曲学界的主流评判,并极大影响了后世之于李开先曲学成就的评估。但梳理二人的交游过程后发现,王世贞对李开先其人其作并非一直持调侃的态度,二人的结识不仅源自王世贞的主动拜访,早年初识之时更是对其敬重有加,此番由敬重到戏谑调侃的转变,既与二人身份、地位的流转相关,又反映出南北方文人不同的曲学观念与审美标准,这有助于了解南曲渐兴的背景之下嘉靖到万历间曲学风气的变迁。
2024年05期 v.26;No.171 38-4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 蔡伊玮;
以往文论家对陆机、陆云兄弟的诗歌多批评之语,他们并不看好取法痕迹较重的作品。这种观点无疑是片面的。陆机与陆云的创作观念及其实践均体现出他们有意取法《诗经》《古诗十九首》等文本。陆机《文赋》《遂志赋》及其序言、陆云《九愍》序与《与兄平原书》等一系列文献材料均表明了他们阅读、品鉴、取法文学经典的意识与超越前人作品的志向。在创作实绩中,二陆四言诗的写作灵活地取法《诗经》,有意树立己作的典范性质,并借助引入《诗经》文本暗藏深意。就拟古诗而言,陆机充分认识到了《古诗十九首》的典范性质,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对经典文本的诠释准据,进而发展出类似拟骚传统的拟古诗写作新传统。
2024年05期 v.26;No.171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