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学报

访问量:142466

梵净古典学

  • “居常待其尽”——陶渊明生命精神的一种解读

    于东新;白晓洁;

    陶渊明以“居常待其尽”的生命精神调和个体心境,滋养出诗文创作中自然闲淡的风格。“居常待其尽”的生命精神,首先体现在陶渊明的顺化思想中,他不仅守其本性,具备强烈的返归意识,而且在动荡世界中持一颗平常之心,顺势而为,调和痛苦而化解生命迁移中所引起的焦虑;其次,陶渊明亦在平常的生活中寻求瞬间的满足,兼及雅俗,化于日常,他把躬耕劳作作为“常业”,却收获以生命永恒之乐;最后,作为诗人,陶渊明以文字陶写性情,宁静淡泊,其生命理想的最高实现方式是借助文字在人世之中开辟出独立的审美空间,将现实人生化为审美境界。

    2023年05期 v.25;No.16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 “居常待其尽”——陶渊明生命精神的一种解读

    于东新;白晓洁;

    陶渊明以“居常待其尽”的生命精神调和个体心境,滋养出诗文创作中自然闲淡的风格。“居常待其尽”的生命精神,首先体现在陶渊明的顺化思想中,他不仅守其本性,具备强烈的返归意识,而且在动荡世界中持一颗平常之心,顺势而为,调和痛苦而化解生命迁移中所引起的焦虑;其次,陶渊明亦在平常的生活中寻求瞬间的满足,兼及雅俗,化于日常,他把躬耕劳作作为“常业”,却收获以生命永恒之乐;最后,作为诗人,陶渊明以文字陶写性情,宁静淡泊,其生命理想的最高实现方式是借助文字在人世之中开辟出独立的审美空间,将现实人生化为审美境界。

    2023年05期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诗经》中的流寓书写

    王山青;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开端,亦是流寓文学的源头。《诗经》中有39首诗为流寓文学作品,占总作品的13%。这些诗歌反映的流寓现象,按流寓规模分为族群流寓与个体流寓。诗中流寓者形象上到诸侯、公卿、战士,下到平民,多以男性为主;流寓原因多为战争、徭役、虐政、避难、仕宦等。这些流寓作品体现了丰富的情感。在表现手法上,使用了起兴、对写法、问句法,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023年05期 v.25;No.165 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诗经》中的流寓书写

    王山青;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开端,亦是流寓文学的源头。《诗经》中有39首诗为流寓文学作品,占总作品的13%。这些诗歌反映的流寓现象,按流寓规模分为族群流寓与个体流寓。诗中流寓者形象上到诸侯、公卿、战士,下到平民,多以男性为主;流寓原因多为战争、徭役、虐政、避难、仕宦等。这些流寓作品体现了丰富的情感。在表现手法上,使用了起兴、对写法、问句法,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023年05期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大学之道

  • 新时代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核心要求、提升意义和方向

    冉辉;张钱;禹真;陈伟华;刘克彬;

    “四有”好老师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核心要求。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要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要求,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事业要求,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要求。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应以加强价值引领协同化、表率作用持久化、服务管理时代化、专业发展方向化为目标。

    2023年05期 v.25;No.165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 新时代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核心要求、提升意义和方向

    冉辉;张钱;禹真;陈伟华;刘克彬;

    “四有”好老师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核心要求。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要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要求,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事业要求,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要求。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应以加强价值引领协同化、表率作用持久化、服务管理时代化、专业发展方向化为目标。

    2023年05期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 混合式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应用研究——以G大学为例

    邝萍;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网络化教学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产出导向理论,依据驱动、促成和评价的教学流程,运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领域,该教学模式包括精心设计的混合式教学内容、“量体裁衣”的混合式学生学习和多方参与的混合式教学评估。为了探究这一模式的适用性,以G大学的两个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班级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两个学期的实验教学。研究发现:产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比现行教学方式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而且得到了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混合式教学的认可。未来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以产出为导向,促进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有效教学;二是以促进学习为目标,不断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

    2023年05期 v.25;No.165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 混合式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应用研究——以G大学为例

    邝萍;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网络化教学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产出导向理论,依据驱动、促成和评价的教学流程,运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领域,该教学模式包括精心设计的混合式教学内容、“量体裁衣”的混合式学生学习和多方参与的混合式教学评估。为了探究这一模式的适用性,以G大学的两个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班级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两个学期的实验教学。研究发现:产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比现行教学方式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而且得到了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混合式教学的认可。未来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以产出为导向,促进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有效教学;二是以促进学习为目标,不断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

    2023年05期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非物质劳动——数字资本主义下劳动新形态探究

    李昕昌;王雨澜;

    非物质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中出现的劳动新样态。数字技术的介入重构了劳动过程,也使得非物质劳动呈现出幽灵化的特性——不仅劳动本身变得难以界定和捕捉,劳动背后的生产关系以及资本对劳动的异化和剥削也被遮蔽。奈格里和哈特在生命政治框架下提出非物质劳动的理论,发掘了非物质劳动的主体性力量和解放潜力。但实际上,非物质劳动并没能跳脱出资本逻辑,以平等和自由的假象掩盖了实际的不平等。我们必须重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视角,坚持唯物史观,才能更准确把握非物质性劳动并挖掘人类解放的潜能。

    2023年05期 v.25;No.165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 非物质劳动——数字资本主义下劳动新形态探究

    李昕昌;王雨澜;

    非物质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中出现的劳动新样态。数字技术的介入重构了劳动过程,也使得非物质劳动呈现出幽灵化的特性——不仅劳动本身变得难以界定和捕捉,劳动背后的生产关系以及资本对劳动的异化和剥削也被遮蔽。奈格里和哈特在生命政治框架下提出非物质劳动的理论,发掘了非物质劳动的主体性力量和解放潜力。但实际上,非物质劳动并没能跳脱出资本逻辑,以平等和自由的假象掩盖了实际的不平等。我们必须重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视角,坚持唯物史观,才能更准确把握非物质性劳动并挖掘人类解放的潜能。

    2023年05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国际问题研究

  • 欧洲学者谈中国式现代化——法比奥-马西莫·帕伦蒂教授访谈

    法比奥-马西莫·帕伦蒂;刘宣彤;高博约;

    当代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人类现代化普遍规律、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现代化经验和教训,又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实际、人民现实需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肇始于欧洲,欧洲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如何看待中国崛起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这是未来进一步发展中欧伙伴关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意大利籍学者法比奥·马西莫从欧洲视角充分肯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前景光明。

    2023年05期 v.25;No.165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 欧洲学者谈中国式现代化——法比奥-马西莫·帕伦蒂教授访谈

    法比奥-马西莫·帕伦蒂;刘宣彤;高博约;

    当代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人类现代化普遍规律、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现代化经验和教训,又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实际、人民现实需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肇始于欧洲,欧洲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如何看待中国崛起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这是未来进一步发展中欧伙伴关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意大利籍学者法比奥·马西莫从欧洲视角充分肯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前景光明。

    2023年05期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美学研究

  • 没有李泽厚的时代,中国美学“敢问路在何方”

    范藻;

    走向未来的美学,就是重建并铸就美学的生命本体而抵近“第一哲学”或审美哲学的疆域,具体的路径是体验生命之思,把哲学诗化;反思生命之诗,把诗哲学化;实现生命之爱,让人生诗意,建构起“生命之美大境界”的生命美学,从而实现著名文化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023年05期 v.25;No.165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 没有李泽厚的时代,中国美学“敢问路在何方”

    范藻;

    走向未来的美学,就是重建并铸就美学的生命本体而抵近“第一哲学”或审美哲学的疆域,具体的路径是体验生命之思,把哲学诗化;反思生命之诗,把诗哲学化;实现生命之爱,让人生诗意,建构起“生命之美大境界”的生命美学,从而实现著名文化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023年05期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人类学与民族学

  • 清水江流域苗族刺绣的多重功能与文化象征

    王庆贺;王潇;

    在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中,刺绣发挥着多重功能,它既是一种实用的艺术,用于服饰及生活用品的装饰,并在人生礼仪及节日庆典中使用,又是苗族民众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及祈福纳吉的心理表达。同时,它亦充满象征意蕴,是苗族民众身份、财富、地位的象征,是支系归属的标志和婚姻圈的界限。

    2023年05期 v.25;No.165 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 清水江流域苗族刺绣的多重功能与文化象征

    王庆贺;王潇;

    在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中,刺绣发挥着多重功能,它既是一种实用的艺术,用于服饰及生活用品的装饰,并在人生礼仪及节日庆典中使用,又是苗族民众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及祈福纳吉的心理表达。同时,它亦充满象征意蕴,是苗族民众身份、财富、地位的象征,是支系归属的标志和婚姻圈的界限。

    2023年05期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 高坡苗语的体貌系统

    唐光丽;

    高坡苗语的体貌系统分体和貌两个范畴,随意貌和反复貌用动词的重叠式表示,尝试貌用虚化了的动态助词表示。体分完整体和未完整体,未完整体分将行体、即行体、起始体、进行体、持续体,完整体分完成体、完结体、结果体和经历体;体范畴用语法化的副词、介词、动态助词以及语气词表达。高坡苗语的小部分体标记与某些苗语方言有共同来源,大多数体标记是自身后起的,这与大部分苗语方言土语体标记的发展演变一致。与其他苗语方言土语不同的是,高坡苗语的一些体标记除了进一步语法化为语气词外,一些体标记还语法化成了连词,这是高坡苗语体标记演变的一个特点。

    2023年05期 v.25;No.165 6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 高坡苗语的体貌系统

    唐光丽;

    高坡苗语的体貌系统分体和貌两个范畴,随意貌和反复貌用动词的重叠式表示,尝试貌用虚化了的动态助词表示。体分完整体和未完整体,未完整体分将行体、即行体、起始体、进行体、持续体,完整体分完成体、完结体、结果体和经历体;体范畴用语法化的副词、介词、动态助词以及语气词表达。高坡苗语的小部分体标记与某些苗语方言有共同来源,大多数体标记是自身后起的,这与大部分苗语方言土语体标记的发展演变一致。与其他苗语方言土语不同的是,高坡苗语的一些体标记除了进一步语法化为语气词外,一些体标记还语法化成了连词,这是高坡苗语体标记演变的一个特点。

    2023年05期 6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哲学天地

  • 艾耶尔情绪主义的主观主义宿命——基于杰克森和佩迪特对表达主义的诊断

    熊巍;

    艾耶尔的情绪主义将伦理判断解释为某种情感或情绪的表达,因而是一种表达主义。表达主义的“表达-报告区分”是情绪主义与主观主义区分开来的重要依据。然而杰克森和佩迪特对表达主义的考察却暗示该区分蕴涵着两个谬误推理。这不仅直接导致“表达报告区分”失效,而且也为情绪主义转变为主观主义提供了空间。洛克的语言观则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在表达主义者的辩护均以失败告终之后,情绪主义终究难逃主观主义的宿命。

    2023年05期 v.25;No.165 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 艾耶尔情绪主义的主观主义宿命——基于杰克森和佩迪特对表达主义的诊断

    熊巍;

    艾耶尔的情绪主义将伦理判断解释为某种情感或情绪的表达,因而是一种表达主义。表达主义的“表达-报告区分”是情绪主义与主观主义区分开来的重要依据。然而杰克森和佩迪特对表达主义的考察却暗示该区分蕴涵着两个谬误推理。这不仅直接导致“表达报告区分”失效,而且也为情绪主义转变为主观主义提供了空间。洛克的语言观则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在表达主义者的辩护均以失败告终之后,情绪主义终究难逃主观主义的宿命。

    2023年05期 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 论信念伦理原则中的证据主义与信念意志

    何海;肖朗;

    我们应当在何种条件下相信一个信念,这是信念伦理学主要探讨的问题,哲学家克利福德和詹姆斯分别给出了“证据主义”与“信念意志”的答案。但是克利福德的“充分证据”概念和詹姆斯的“信念意志”概念均受到一定程度的误解,这些误解不仅混淆了证据主义原则的规范性与价值性论证,而且忽视了信念意志论证中的理智不胜任前提。事实上,克利福德建基于人类命运的证据主义原则虽然高扬了理智美德,但却脱离了现实,而詹姆斯捍卫宗教信仰的过激立场亦使得他对克利福德原则的批判有矫枉过正之嫌。一种调整后的詹姆斯式信念伦理立场将会是更好的选择,它既承认了证据主义原则的合理部分,又肯定了信念意志的积极作用。

    2023年05期 v.25;No.165 8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 论信念伦理原则中的证据主义与信念意志

    何海;肖朗;

    我们应当在何种条件下相信一个信念,这是信念伦理学主要探讨的问题,哲学家克利福德和詹姆斯分别给出了“证据主义”与“信念意志”的答案。但是克利福德的“充分证据”概念和詹姆斯的“信念意志”概念均受到一定程度的误解,这些误解不仅混淆了证据主义原则的规范性与价值性论证,而且忽视了信念意志论证中的理智不胜任前提。事实上,克利福德建基于人类命运的证据主义原则虽然高扬了理智美德,但却脱离了现实,而詹姆斯捍卫宗教信仰的过激立场亦使得他对克利福德原则的批判有矫枉过正之嫌。一种调整后的詹姆斯式信念伦理立场将会是更好的选择,它既承认了证据主义原则的合理部分,又肯定了信念意志的积极作用。

    2023年05期 90-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经济学与管理学

  • 绩效薪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王富祥;

    基于公平启发理论,考察绩效薪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探讨绩效薪酬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过程机制与边界条件。运用统计软件对两个时间点收集的277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绩效薪酬能显著地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薪酬公平感中介了绩效薪酬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任务互依性在绩效薪酬与薪酬公平感的关系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任务互依性越低,绩效薪酬对薪酬公平感的影响越显著;任务互依性还能负向调节薪酬公平感在绩效薪酬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任务互依性越低,薪酬公平感在绩效薪酬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的中介效应越显著。

    2023年05期 v.25;No.165 96-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 绩效薪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王富祥;

    基于公平启发理论,考察绩效薪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探讨绩效薪酬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过程机制与边界条件。运用统计软件对两个时间点收集的277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绩效薪酬能显著地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薪酬公平感中介了绩效薪酬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任务互依性在绩效薪酬与薪酬公平感的关系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任务互依性越低,绩效薪酬对薪酬公平感的影响越显著;任务互依性还能负向调节薪酬公平感在绩效薪酬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任务互依性越低,薪酬公平感在绩效薪酬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的中介效应越显著。

    2023年05期 10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 技术赋能与政策支持:数字农业发展的双核驱动机制

    刘林;

    数字农业既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数字农业的根本性议题是找到核心驱动力并认识它们的运行机制,即动力机制问题。为深入理解数字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的耦合互动为主线,在众多推动因素中找到核心推动力,建构出“技术适用性—政策支持度”的基本分析框架。聚焦渝东北地区F村的数字果园为个案,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数字农业发展所需的前置条件、交互行动所引发的技术嵌入、政策支持的各种属性。为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必须不断提高技术与政策的适配度,不断实现双核驱动与和发挥农民主体性相统一。

    2023年05期 v.25;No.165 106-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 技术赋能与政策支持:数字农业发展的双核驱动机制

    刘林;

    数字农业既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数字农业的根本性议题是找到核心驱动力并认识它们的运行机制,即动力机制问题。为深入理解数字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的耦合互动为主线,在众多推动因素中找到核心推动力,建构出“技术适用性—政策支持度”的基本分析框架。聚焦渝东北地区F村的数字果园为个案,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数字农业发展所需的前置条件、交互行动所引发的技术嵌入、政策支持的各种属性。为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必须不断提高技术与政策的适配度,不断实现双核驱动与和发挥农民主体性相统一。

    2023年05期 11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 安徽省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程质彬;

    利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QAP分析法,对安徽省2010—2020年旅游经济联系度、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网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安徽省各地间旅游经济联系总量逐渐上升,旅游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但差异明显;(2)网络密度逐渐上升,节点中心度逐渐提高且差距缩小,网络日趋均衡;(3)网络核心区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核心区数量大于边缘区数量;(4)根据联系紧密程度,网络可划分为皖南子群、皖中子群、皖北南部子群和皖北北部子群;(5)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空间距离、旅游接待能力显著影响着安徽省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网络。最终提出了构造两圈一带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加强两圈一带旅游经济联系、优化两圈一带旅游产品供给的建议。

    2023年05期 v.25;No.165 11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安徽省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程质彬;

    利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QAP分析法,对安徽省2010—2020年旅游经济联系度、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网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安徽省各地间旅游经济联系总量逐渐上升,旅游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但差异明显;(2)网络密度逐渐上升,节点中心度逐渐提高且差距缩小,网络日趋均衡;(3)网络核心区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核心区数量大于边缘区数量;(4)根据联系紧密程度,网络可划分为皖南子群、皖中子群、皖北南部子群和皖北北部子群;(5)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空间距离、旅游接待能力显著影响着安徽省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网络。最终提出了构造两圈一带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加强两圈一带旅游经济联系、优化两圈一带旅游产品供给的建议。

    2023年05期 12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