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学报

访问量:142467

梵净古典学

  • 同声与定情:汉晋时代定情类诗歌的文本建构

    毕京生;

    定情类诗歌是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类诗歌体裁,男性作家以女性作为抒情主人公,以婚姻礼制为背景,通过不同的篇题和情节类型,描绘女性在爱情婚姻生活中的种种经历,旨在实现对女性的讽谏。对于定情类诗歌的创作历程,在互文性场域之中,《定情诗》作为此类诗歌的代表作,受到“底文”《同声歌》的影响,同时也作为“底文”影响着后世定情类诗歌的创作。《乐府诗集》的编纂者凭借着极高的学术素养和高屋建瓴的学术眼光,准确把握住了定情类诗歌的主旨要义,并将其归为定情一类。

    2023年04期 v.25;No.164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同声与定情:汉晋时代定情类诗歌的文本建构

    毕京生;

    定情类诗歌是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类诗歌体裁,男性作家以女性作为抒情主人公,以婚姻礼制为背景,通过不同的篇题和情节类型,描绘女性在爱情婚姻生活中的种种经历,旨在实现对女性的讽谏。对于定情类诗歌的创作历程,在互文性场域之中,《定情诗》作为此类诗歌的代表作,受到“底文”《同声歌》的影响,同时也作为“底文”影响着后世定情类诗歌的创作。《乐府诗集》的编纂者凭借着极高的学术素养和高屋建瓴的学术眼光,准确把握住了定情类诗歌的主旨要义,并将其归为定情一类。

    2023年04期 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两晋士人灾异文化认知试析——基于《晋书·五行志》之考察

    杨恩玉;潘嘉晖;

    关于两晋时期的灾异,学界已多有探讨,然而鲜有从灾异文化视阈着眼。灾异文化根源于先民对“巫”的原始认知,后逐渐发展为包罗万象的文化集群,且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种族性、阶层性等诸多特点。循此理路,对两晋时期灾异文化的探讨,主要侧重从当时的“士人群体”角度出发。两晋“士人群体”具有“向死忧生”之特性,这使得两晋士人的灾异思想与灾异文化理念独具个性。通过分析士人所作相关文献(以《晋书·五行志》为主)的内容来源、叙写模式、内容类型以及文本价值,发现这一时期士人灾异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天谴灾异”说、“阴阳五行”论和“崇天自然”观。基于此,可进一步概括出两晋时期士人群体灾异文化理念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023年04期 v.25;No.164 1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两晋士人灾异文化认知试析——基于《晋书·五行志》之考察

    杨恩玉;潘嘉晖;

    关于两晋时期的灾异,学界已多有探讨,然而鲜有从灾异文化视阈着眼。灾异文化根源于先民对“巫”的原始认知,后逐渐发展为包罗万象的文化集群,且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种族性、阶层性等诸多特点。循此理路,对两晋时期灾异文化的探讨,主要侧重从当时的“士人群体”角度出发。两晋“士人群体”具有“向死忧生”之特性,这使得两晋士人的灾异思想与灾异文化理念独具个性。通过分析士人所作相关文献(以《晋书·五行志》为主)的内容来源、叙写模式、内容类型以及文本价值,发现这一时期士人灾异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天谴灾异”说、“阴阳五行”论和“崇天自然”观。基于此,可进一步概括出两晋时期士人群体灾异文化理念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023年04期 1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大学之道

  • 大学教师课程权力:高校“金课”建设的着力点

    曾维华;尚厚玉;罗正业;

    课程是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媒介,教师是课程改革与课程发展的主体性力量,课程与教师自然而然在大学里成为了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关联体”。“金课”建设促成了课程更好地发挥好人才培养的功用,高校建设“金课”,当然也回避不了教师的课程权力。可以说,大学教师的课程权力是高校“金课”建设的着力点。教师在“金课”建设中要抓好课程改革,助力大学课程改革与建设;要发挥好教研室作为教师“金课”建设的组织保障作用;要建立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为教师“金课”建设赋能。

    2023年04期 v.25;No.164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 大学教师课程权力:高校“金课”建设的着力点

    曾维华;尚厚玉;罗正业;

    课程是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媒介,教师是课程改革与课程发展的主体性力量,课程与教师自然而然在大学里成为了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关联体”。“金课”建设促成了课程更好地发挥好人才培养的功用,高校建设“金课”,当然也回避不了教师的课程权力。可以说,大学教师的课程权力是高校“金课”建设的着力点。教师在“金课”建设中要抓好课程改革,助力大学课程改革与建设;要发挥好教研室作为教师“金课”建设的组织保障作用;要建立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为教师“金课”建设赋能。

    2023年04期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文学研究·欧阳黔森专栏

  • 这边风景独好——读欧阳黔森新作《莫道君行早》

    王太军;

    欧阳黔森新作《莫道君行早》是一部反映贵州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写实性,塑造了一批基层乡村干部的人物群像,呈现了农村发展的新风景。在脱贫书写之外,文本中熔铸了地质矿产、自然景色和民俗文化、红色历史,描摹了一幅地域景观图,体现出欧阳黔森全面整合黔地地域文化资源的追求和愿景。小说还融合了欧阳黔森既往的文学经验,对动物的灵性书写、以花名比附女性人物品性、重复使用经典叙事单元的写作方式,形成作家具有艺术标识的个人创作“风景”。

    2023年04期 v.25;No.164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 这边风景独好——读欧阳黔森新作《莫道君行早》

    王太军;

    欧阳黔森新作《莫道君行早》是一部反映贵州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写实性,塑造了一批基层乡村干部的人物群像,呈现了农村发展的新风景。在脱贫书写之外,文本中熔铸了地质矿产、自然景色和民俗文化、红色历史,描摹了一幅地域景观图,体现出欧阳黔森全面整合黔地地域文化资源的追求和愿景。小说还融合了欧阳黔森既往的文学经验,对动物的灵性书写、以花名比附女性人物品性、重复使用经典叙事单元的写作方式,形成作家具有艺术标识的个人创作“风景”。

    2023年04期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 论《莫道君行早》的“三美”书写

    何婷;

    欧阳黔森是书写贵州“脱贫攻坚”战役的代表作家。他的新作《莫道君行早》是贵州“脱贫攻坚”战役概貌的精彩呈现,小说聚焦黔东大地,书写奋战在村镇基层的各类人物,展现了脱贫攻坚的奋战历程。论文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三个维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其中自然美立足自然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农村风貌;生活美以日常生活为主,重构了农村美、百姓富的现代生活全貌;心灵美集中表现为人民群众的塑造,呈现了乡村群像的新面貌。

    2023年04期 v.25;No.164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 论《莫道君行早》的“三美”书写

    何婷;

    欧阳黔森是书写贵州“脱贫攻坚”战役的代表作家。他的新作《莫道君行早》是贵州“脱贫攻坚”战役概貌的精彩呈现,小说聚焦黔东大地,书写奋战在村镇基层的各类人物,展现了脱贫攻坚的奋战历程。论文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三个维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其中自然美立足自然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农村风貌;生活美以日常生活为主,重构了农村美、百姓富的现代生活全貌;心灵美集中表现为人民群众的塑造,呈现了乡村群像的新面貌。

    2023年04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语言学研究

  • 高麻壮语音变研究

    杨正瑛;

    高麻壮语语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不送气声母p、t、t?、k、pj、pw可以读为送气声母,多数暂不对立,少数开始产生对立;二是残存清鼻音m,仅有ma 1“来”、ma“狗”、mu 1“猪”三个词,送气特征已经不明显;三是原始侗台语的*?b、*?d在高麻壮语中发生了语音演变,?b音变为w,?d音变为l;四是塞音尾-k完全消失,与不同的韵母组合演变的情况不一致,并且脱落后声调并入第2调和第4调。以上的特征主要是语言内部演变机制作用的结果,语言接触作为演变的外在因素。从地域来看,四个音变特征具有区域共性。

    2023年04期 v.25;No.164 4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 高麻壮语音变研究

    杨正瑛;

    高麻壮语语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不送气声母p、t、t?、k、pj、pw可以读为送气声母,多数暂不对立,少数开始产生对立;二是残存清鼻音m,仅有ma 1“来”、ma“狗”、mu 1“猪”三个词,送气特征已经不明显;三是原始侗台语的*?b、*?d在高麻壮语中发生了语音演变,?b音变为w,?d音变为l;四是塞音尾-k完全消失,与不同的韵母组合演变的情况不一致,并且脱落后声调并入第2调和第4调。以上的特征主要是语言内部演变机制作用的结果,语言接触作为演变的外在因素。从地域来看,四个音变特征具有区域共性。

    2023年04期 5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 论吴梅村“三行”诗对杜诗“三吏三别”的接受

    谢菲菲;吴大顺;

    吴梅村的“歌行”诗最为时人称道,其中《芦洲行》《捉船行》《马草行》对杜甫的“三吏三别”多有接受。《芦洲行》《捉船行》《马草行》以重大现实事件为题材,以今昔对比、官民对比为主线,语言通俗平实,诗史思维贯穿其中。梅村“三行”诗在接受杜诗“三吏三别”叙事手法和史诗传统的基础上多方融合与创新,造就了吴梅村歌行体叙事诗的新境界,享誉清代诗坛的“梅村体”与梅村对杜甫“史诗”传统的继承和接受关系密切。

    2023年04期 v.25;No.164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 论吴梅村“三行”诗对杜诗“三吏三别”的接受

    谢菲菲;吴大顺;

    吴梅村的“歌行”诗最为时人称道,其中《芦洲行》《捉船行》《马草行》对杜甫的“三吏三别”多有接受。《芦洲行》《捉船行》《马草行》以重大现实事件为题材,以今昔对比、官民对比为主线,语言通俗平实,诗史思维贯穿其中。梅村“三行”诗在接受杜诗“三吏三别”叙事手法和史诗传统的基础上多方融合与创新,造就了吴梅村歌行体叙事诗的新境界,享誉清代诗坛的“梅村体”与梅村对杜甫“史诗”传统的继承和接受关系密切。

    2023年04期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历史文化

  • 《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贵州丹平、丹行二司区位献疑

    王浩淼;王大宁;

    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明代部分中,丹平、丹行二司的实际位置应交换,二者治所也都要更北一些,在都匀县正西偏南方位,且与新添卫的把平寨司间相隔龙里卫所辖之平伐司和大平伐司。地图集出现二司标注错误与明志标注舆图、地理图模糊,以及在万历十九年至清后期期间二司不断被废设、移改、分割有很大关系。

    2023年04期 v.25;No.164 6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 《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贵州丹平、丹行二司区位献疑

    王浩淼;王大宁;

    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明代部分中,丹平、丹行二司的实际位置应交换,二者治所也都要更北一些,在都匀县正西偏南方位,且与新添卫的把平寨司间相隔龙里卫所辖之平伐司和大平伐司。地图集出现二司标注错误与明志标注舆图、地理图模糊,以及在万历十九年至清后期期间二司不断被废设、移改、分割有很大关系。

    2023年04期 6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 明代以来贵州油桐种植及现实启示

    曾議慧;

    油桐是贵州重要的本土经济植物,其籽所榨桐油量富质清,“黔油”盛名享誉全国。明代以来,贵州大量种植油桐,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了重要影响。回顾历史时期内贵州油桐种植概况,可以帮助明晰现在贵州油桐发展的优势与困境,对推动贵州油桐可持续发展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指导价值。

    2023年04期 v.25;No.164 7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 明代以来贵州油桐种植及现实启示

    曾議慧;

    油桐是贵州重要的本土经济植物,其籽所榨桐油量富质清,“黔油”盛名享誉全国。明代以来,贵州大量种植油桐,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了重要影响。回顾历史时期内贵州油桐种植概况,可以帮助明晰现在贵州油桐发展的优势与困境,对推动贵州油桐可持续发展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指导价值。

    2023年04期 8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经济学与管理学

  • 污染治理压力对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的影响研究——基于四川生猪调出大县的调查

    田文勇;毛昆;余华;

    当前我国实施的环保法规和政策对生猪产业发展具有规制作用已得到认同,但微观层面对生猪养殖户污染治理形成的压力及压力对其养殖行为的影响未得到有效验证。研究发现:环保规制对养殖户污染治理产生了一定压力,该压力不大,但对其适度规模养殖意愿、养殖规模具有正向约束作用,同时其适度规模养殖意愿还受环保部门检查、环保法规认知、是否干湿分离、是否制沼气变量正向及粪污是否出售负向显著影响,其养殖规模还受是否监督排放、环保法规认知、是否获得治理补贴、是否干湿分离、是否制沼气变量正向及是否影响邻里、污染治理是否划算变量负向显著影响。

    2023年04期 v.25;No.164 9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污染治理压力对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的影响研究——基于四川生猪调出大县的调查

    田文勇;毛昆;余华;

    当前我国实施的环保法规和政策对生猪产业发展具有规制作用已得到认同,但微观层面对生猪养殖户污染治理形成的压力及压力对其养殖行为的影响未得到有效验证。研究发现:环保规制对养殖户污染治理产生了一定压力,该压力不大,但对其适度规模养殖意愿、养殖规模具有正向约束作用,同时其适度规模养殖意愿还受环保部门检查、环保法规认知、是否干湿分离、是否制沼气变量正向及粪污是否出售负向显著影响,其养殖规模还受是否监督排放、环保法规认知、是否获得治理补贴、是否干湿分离、是否制沼气变量正向及是否影响邻里、污染治理是否划算变量负向显著影响。

    2023年04期 9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契约农业对农户家庭增收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果研究

    陈治国;陈俭;范小倩;

    基于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本研究在揭示契约农业对农户家庭增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PSM估计法实证估计了契约农业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PSM的近邻匹配法估计得出参与契约农业能显著促使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3.125万元,半径匹配法与核匹配法也均支持了该正向影响效果,且该估计结果通过了平衡性检验与共同支撑检验,由此表明参与契约农业可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因此,本研究从作用机制揭示与实证效应估计相结合的方式充分确证了契约农业对农户家庭增收的积极影响,并据此提出优化治理契约农业以实现农户家庭可持续增收的政策启示。

    2023年04期 v.25;No.164 103-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 契约农业对农户家庭增收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果研究

    陈治国;陈俭;范小倩;

    基于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本研究在揭示契约农业对农户家庭增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PSM估计法实证估计了契约农业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PSM的近邻匹配法估计得出参与契约农业能显著促使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3.125万元,半径匹配法与核匹配法也均支持了该正向影响效果,且该估计结果通过了平衡性检验与共同支撑检验,由此表明参与契约农业可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因此,本研究从作用机制揭示与实证效应估计相结合的方式充分确证了契约农业对农户家庭增收的积极影响,并据此提出优化治理契约农业以实现农户家庭可持续增收的政策启示。

    2023年04期 108-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 虚拟耕地资源视阈下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路径优化研究

    曹冲;谢文宝;宋浩楠;袁国军;

    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进行量化分析,运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虚拟耕地视阈下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尝试探索。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呈显著增加态势,其中具有土地资源密集型的油料、谷物、棉花、糖料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占比分别为80%、7%、2.27%、0.09%,具有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呈净出口,蔬菜不断增加,水果呈“V”型特征,茶叶在400千公顷左右。虚拟耕地视阈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长期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整体上占据主导地位,能够抵消部分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波动性;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可以有益弥补长期宏观政策效果的滞后性,但是虚拟耕地资源的进口增加可能会使得经济增长出现弱化效应。为将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变为实践,中国亟待从调整和发挥好农产品进口支持政策等方面寻求新突破。

    2023年04期 v.25;No.164 11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 虚拟耕地资源视阈下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路径优化研究

    曹冲;谢文宝;宋浩楠;袁国军;

    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进行量化分析,运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虚拟耕地视阈下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尝试探索。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呈显著增加态势,其中具有土地资源密集型的油料、谷物、棉花、糖料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占比分别为80%、7%、2.27%、0.09%,具有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呈净出口,蔬菜不断增加,水果呈“V”型特征,茶叶在400千公顷左右。虚拟耕地视阈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长期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整体上占据主导地位,能够抵消部分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波动性;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可以有益弥补长期宏观政策效果的滞后性,但是虚拟耕地资源的进口增加可能会使得经济增长出现弱化效应。为将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变为实践,中国亟待从调整和发挥好农产品进口支持政策等方面寻求新突破。

    2023年04期 11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