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学报

访问量:142467

特稿

  • 略论高质量教学工作体系的构建

    罗静;

    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高校办学的方方面面,首先应体现在人才培养上。教学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渠道,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重视教学工作体系的构建。高校教学工作体系涉及教学目的、课堂、教师、教材、方法、教改和评价等多个方面,只有理清这些问题,才可能构建出高质量教学工作体系,并进而推动其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教学工作体系,需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这是基础;第二,关注课堂教学质量,这是重点;第三,提升教师队伍水平,这是关键;第四,加强教材建设,这是支撑;第五,注重教学方法,这是保证;第六,重视教学改革,这是动力;第七,改进教学评价,这是导向。

    2021年03期 v.23;No.151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 略论高质量教学工作体系的构建

    罗静;

    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高校办学的方方面面,首先应体现在人才培养上。教学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渠道,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重视教学工作体系的构建。高校教学工作体系涉及教学目的、课堂、教师、教材、方法、教改和评价等多个方面,只有理清这些问题,才可能构建出高质量教学工作体系,并进而推动其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教学工作体系,需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这是基础;第二,关注课堂教学质量,这是重点;第三,提升教师队伍水平,这是关键;第四,加强教材建设,这是支撑;第五,注重教学方法,这是保证;第六,重视教学改革,这是动力;第七,改进教学评价,这是导向。

    2021年03期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梵净古典学

  • 陶诗“和泽周三春”“良苗亦怀新”校诂

    赵鑫;

    陶诗"和泽周三春"的"周"字一作"同",古今陶集版本大都以"周"为是。但"周"字文意突兀,与下文不衔接,应作"同"。"和泽同三春"既能使文意顺畅,也符合当时当地"小阳春"的民俗观念。"良苗亦怀新"的"怀新"二字,前人仅理解为抽象概念,但实际上"新"指新粮食,"怀新"指孕育新粮食。如此理解,意象更为明确具体,情绪也更深刻细腻。

    2021年03期 v.23;No.151 8-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 历代《文选》刻本中的陶诗文献辑说

    苏悟森;

    萧统《文选》选录陶渊明诗文,扩大了陶渊明的影响,推动了陶诗的传播。唐李善、五臣相继为《文选》作注,成为陶渊明诗文的较早注释者。后代文人对《文选》的评点,涉及陶诗者颇多。《文选》在陶渊明诗文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巨大,汇辑历代《文选》刻本中与陶诗相关之文献,可为陶渊明及其诗文研究提供较为细致的材料和多元的视角。

    2021年03期 v.23;No.151 1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 陶诗“和泽周三春”“良苗亦怀新”校诂

    赵鑫;

    陶诗"和泽周三春"的"周"字一作"同",古今陶集版本大都以"周"为是。但"周"字文意突兀,与下文不衔接,应作"同"。"和泽同三春"既能使文意顺畅,也符合当时当地"小阳春"的民俗观念。"良苗亦怀新"的"怀新"二字,前人仅理解为抽象概念,但实际上"新"指新粮食,"怀新"指孕育新粮食。如此理解,意象更为明确具体,情绪也更深刻细腻。

    2021年03期 13-1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 历代《文选》刻本中的陶诗文献辑说

    苏悟森;

    萧统《文选》选录陶渊明诗文,扩大了陶渊明的影响,推动了陶诗的传播。唐李善、五臣相继为《文选》作注,成为陶渊明诗文的较早注释者。后代文人对《文选》的评点,涉及陶诗者颇多。《文选》在陶渊明诗文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巨大,汇辑历代《文选》刻本中与陶诗相关之文献,可为陶渊明及其诗文研究提供较为细致的材料和多元的视角。

    2021年03期 1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大学之道

  • 教育惩戒价值的偏离与回归

    彭霓;李孔文;

    作为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育惩戒自身内含有特定的价值,即管理性的工具价值和人文性的育人价值。在这两种价值的平衡状态中,教育惩戒得以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其功用。但随着技术社会的发展,教育惩戒的价值出现偏离,工具价值不断扩张与泛化,而育人价值则不断萎缩与离场。教育惩戒价值的偏离使其成为了简单的工具,育人属性消失。为扭转偏离,需要去工具化,让工具价值回归本位,增关爱性,让育人价值回归本位。只有教育惩戒的工具价值与育人价值复归本位,各安其位,才能在一种平衡状态中实现教育惩戒培养人的教育旨归。

    2021年03期 v.23;No.151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 教育惩戒价值的偏离与回归

    彭霓;李孔文;

    作为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育惩戒自身内含有特定的价值,即管理性的工具价值和人文性的育人价值。在这两种价值的平衡状态中,教育惩戒得以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其功用。但随着技术社会的发展,教育惩戒的价值出现偏离,工具价值不断扩张与泛化,而育人价值则不断萎缩与离场。教育惩戒价值的偏离使其成为了简单的工具,育人属性消失。为扭转偏离,需要去工具化,让工具价值回归本位,增关爱性,让育人价值回归本位。只有教育惩戒的工具价值与育人价值复归本位,各安其位,才能在一种平衡状态中实现教育惩戒培养人的教育旨归。

    2021年03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国际问题研究

  • 中国与意大利共建“一带一路”评析

    法比奥·马西莫·帕伦蒂;

    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意大利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伙伴国。中意共建"一带一路"对于巩固中意双边关系,推动中欧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中意共建"一带一路"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承接中意关系发展基础,有助于促进两国政治互信,加深和经济优势互补,推动世界繁荣进步。

    2021年03期 v.23;No.151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 中国与意大利共建“一带一路”评析

    法比奥·马西莫·帕伦蒂;

    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意大利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伙伴国。中意共建"一带一路"对于巩固中意双边关系,推动中欧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中意共建"一带一路"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承接中意关系发展基础,有助于促进两国政治互信,加深和经济优势互补,推动世界繁荣进步。

    2021年03期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科学思维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论析

    冉光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宏大工程,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各个群体,需循着从私德、公德到大德的价值性引领,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共同建构的路径方法来推进。高校价值观管理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生群体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管理的重要对象。科学思维方法是发挥教育溢出效应的成功秘诀之一。在众多科学思维方法中,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民本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是主要的。这些科学思维方法虽然在教学与教育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然而学术界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的较少。科学思维方法其实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它们指向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性、规律性、人文性、活力性、规范性、边界性等基本问题,并构成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各有侧重的有机整体,这也揭示了科学思维促进价值观管理、价值观管理需要科学思维的内在实践关系。

    2021年03期 v.23;No.151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 科学思维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论析

    冉光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宏大工程,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各个群体,需循着从私德、公德到大德的价值性引领,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共同建构的路径方法来推进。高校价值观管理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生群体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管理的重要对象。科学思维方法是发挥教育溢出效应的成功秘诀之一。在众多科学思维方法中,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民本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是主要的。这些科学思维方法虽然在教学与教育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然而学术界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的较少。科学思维方法其实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它们指向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性、规律性、人文性、活力性、规范性、边界性等基本问题,并构成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各有侧重的有机整体,这也揭示了科学思维促进价值观管理、价值观管理需要科学思维的内在实践关系。

    2021年03期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生态系统的核心要义及发展路径

    于炎;

    新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来讲,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在此背景下,网络生态的建构不可避免地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成为涵养风清气正校园文化的重要方式,并逐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有必要对其核心要义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形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生态理论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走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载体和空间,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育人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03期 v.23;No.151 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生态系统的核心要义及发展路径

    于炎;

    新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来讲,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在此背景下,网络生态的建构不可避免地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成为涵养风清气正校园文化的重要方式,并逐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有必要对其核心要义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形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生态理论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走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载体和空间,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育人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03期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思想政治教育

  •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守正创新研究

    孙瑞;

    贵州十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贵州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从现状来看,还表现有对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缺少系统研究和保护,存在资源灭失现象;交流宣传教育不够,品牌建设意识淡薄;文化资源产业化尚未形成应有规模,优化整合力度不够;红色文化资源特色的凝练不够,缺乏深度挖掘等尚未解决的问题。从优化路径来看,文章着力于从文化、教育、实践和制度四个维度思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守正创新对策。具体表现在加强红色资源综合保护与优化整合,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创新红色教育方式与模式,释放红色文化教育功能;赓续红色基因的实践导向,培养新型文化业态,以红色文化多元化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有效开展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2021年03期 v.23;No.151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守正创新研究

    孙瑞;

    贵州十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贵州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从现状来看,还表现有对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缺少系统研究和保护,存在资源灭失现象;交流宣传教育不够,品牌建设意识淡薄;文化资源产业化尚未形成应有规模,优化整合力度不够;红色文化资源特色的凝练不够,缺乏深度挖掘等尚未解决的问题。从优化路径来看,文章着力于从文化、教育、实践和制度四个维度思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守正创新对策。具体表现在加强红色资源综合保护与优化整合,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创新红色教育方式与模式,释放红色文化教育功能;赓续红色基因的实践导向,培养新型文化业态,以红色文化多元化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有效开展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2021年03期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 审视与进路:近年来国内历史虚无主义研究述评

    王晨;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带有政治倾向的错误思潮,传播范围广,危害性极大。近些年国内学界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关注度明显提升,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搜集大量历史虚无主义文献的基础上,对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文献数量、学科分布、主题分布、发文作者、机构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进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内涵、主要特点、表现形式、实质危害以及抵御对策等相关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初步概括出该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纠治进路,助力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发展与完善。

    2021年03期 v.23;No.151 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 审视与进路:近年来国内历史虚无主义研究述评

    王晨;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带有政治倾向的错误思潮,传播范围广,危害性极大。近些年国内学界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关注度明显提升,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搜集大量历史虚无主义文献的基础上,对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文献数量、学科分布、主题分布、发文作者、机构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进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内涵、主要特点、表现形式、实质危害以及抵御对策等相关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初步概括出该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纠治进路,助力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发展与完善。

    2021年03期 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文学研究

  • “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略说唐诗中的西域僧人

    高建新;

    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的西域僧人因形貌、语言、行为的特别,引起了唐人的好奇和关注。唐人钦佩这些怀抱信仰、不远万里来传法的僧人,表现出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和接纳。佛教东传,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还在沿线及中原、西南、东南各地留下了众多让人叹为观止的文化景观。唐帝国在整个亚洲获得巨大威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开放的宗教政策以及作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佛教中心的地位。

    2021年03期 v.23;No.151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略说唐诗中的西域僧人

    高建新;

    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的西域僧人因形貌、语言、行为的特别,引起了唐人的好奇和关注。唐人钦佩这些怀抱信仰、不远万里来传法的僧人,表现出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和接纳。佛教东传,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还在沿线及中原、西南、东南各地留下了众多让人叹为观止的文化景观。唐帝国在整个亚洲获得巨大威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开放的宗教政策以及作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佛教中心的地位。

    2021年03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王腾《辨蜀都赋》探析

    王红霞;刘佳敏;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巴蜀文人王腾有《辨蜀都赋》存世,该文针对晋代左思《蜀都赋》抑蜀、黜吴、尊魏的观点予以批驳,指出蜀虽僻远,人实贤良,不应以地域之别,判断一地民情。文章虽以蜀都作为描写对象,但行文却以辩为主,重在说理议论。通过严密的说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丰富的事实例证,对"蜀地易乱""蜀人好乱"的荒谬流言予以批驳,着重描写了蜀人的忠义品质,为蜀地正名。其赋颇有战国辩士之遗风,又继承了自汉代以来赋体文学铺陈排比之风,言辞犀利,气胜于辞。

    2021年03期 v.23;No.151 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 王腾《辨蜀都赋》探析

    王红霞;刘佳敏;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巴蜀文人王腾有《辨蜀都赋》存世,该文针对晋代左思《蜀都赋》抑蜀、黜吴、尊魏的观点予以批驳,指出蜀虽僻远,人实贤良,不应以地域之别,判断一地民情。文章虽以蜀都作为描写对象,但行文却以辩为主,重在说理议论。通过严密的说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丰富的事实例证,对"蜀地易乱""蜀人好乱"的荒谬流言予以批驳,着重描写了蜀人的忠义品质,为蜀地正名。其赋颇有战国辩士之遗风,又继承了自汉代以来赋体文学铺陈排比之风,言辞犀利,气胜于辞。

    2021年03期 8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人类学与民族学

  • 土家族传统梯田文化的生态价值及其保护利用研究——基于大树娅村的田野调查

    王通;

    土家族传统梯田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知识,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土家族梯田结构分为水源、沟、坎、丘、路五部分;其建造要经过选取水源,建造排水系统,修建丘和坎三步。建造梯田是土家族在恶劣环境下迫不得已的选择,改变了原初的景观呈现样态,但创造的生态知识可跨越传统与地方场域的鸿沟,在现代坡耕地水土保持与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完善现代休耕制、培塑生态反哺观等方面极具代表性,有助于建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2021年03期 v.23;No.151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 土家族传统梯田文化的生态价值及其保护利用研究——基于大树娅村的田野调查

    王通;

    土家族传统梯田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知识,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土家族梯田结构分为水源、沟、坎、丘、路五部分;其建造要经过选取水源,建造排水系统,修建丘和坎三步。建造梯田是土家族在恶劣环境下迫不得已的选择,改变了原初的景观呈现样态,但创造的生态知识可跨越传统与地方场域的鸿沟,在现代坡耕地水土保持与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完善现代休耕制、培塑生态反哺观等方面极具代表性,有助于建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2021年03期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 跨语言视角下田坝苗族的植物分类和命名理据

    陶文武;

    田坝苗族的植物分类系统有生活型、中间类型、属类层、种类层、变种层五个层级,与科学的植物分类体系有对应关系。田坝苗族赋予植物名称主要采取赋予专名和根据植物本身具有本质属性、功能用途等方式进行命名。跨语言的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给植物命名遵循的理据由多到少为:性状、颜色、气味、味道>功用>生长环境或习性、动物>借自汉语或其他语言>收获时节或生长阶段>质地>植物外部附属物。不同民族对植物命名存在理据共性,这些理据共性是植物本身具有的属性共性和人类认知具有一致性的相互作用。

    2021年03期 v.23;No.151 10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 跨语言视角下田坝苗族的植物分类和命名理据

    陶文武;

    田坝苗族的植物分类系统有生活型、中间类型、属类层、种类层、变种层五个层级,与科学的植物分类体系有对应关系。田坝苗族赋予植物名称主要采取赋予专名和根据植物本身具有本质属性、功能用途等方式进行命名。跨语言的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给植物命名遵循的理据由多到少为:性状、颜色、气味、味道>功用>生长环境或习性、动物>借自汉语或其他语言>收获时节或生长阶段>质地>植物外部附属物。不同民族对植物命名存在理据共性,这些理据共性是植物本身具有的属性共性和人类认知具有一致性的相互作用。

    2021年03期 106-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历史文化

  • 民国时期新疆电化教育及其成效研究(1933-1944)

    王潇;

    1933-1944年,新疆电化教育开始全面展开。这一时期新疆电化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电化教育机构的设立、国办电化教育的开展、社会电化教育的开展。新疆电化教育以播音、电影放映为主要方式,与此同时还注重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电化教育的发展为新疆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电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民众的参与度,丰富了民众的生活旨趣,提高了民众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开发边疆民智,推动边疆与内地沟通,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民众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认同。然而,由于新疆地区的经济、交通等因素影响,这一时期电化教育的开展相比国内其他省份仍较缓慢且不全面,因此无法对新疆民众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2021年03期 v.23;No.151 11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 民国时期新疆电化教育及其成效研究(1933-1944)

    王潇;

    1933-1944年,新疆电化教育开始全面展开。这一时期新疆电化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电化教育机构的设立、国办电化教育的开展、社会电化教育的开展。新疆电化教育以播音、电影放映为主要方式,与此同时还注重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电化教育的发展为新疆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电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民众的参与度,丰富了民众的生活旨趣,提高了民众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开发边疆民智,推动边疆与内地沟通,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民众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认同。然而,由于新疆地区的经济、交通等因素影响,这一时期电化教育的开展相比国内其他省份仍较缓慢且不全面,因此无法对新疆民众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2021年03期 11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 论近代中国史学学科化的初步进展

    姚正平;

    史学学科化指的是历史学从传统意义上的一门"学问"发展成为近代意义上的一门"学科"的变化过程。它包括内外两方面的建设:一方面是指自身理论方面的建设,诸如史学概念的明晰、对历史著述和历史本身的明确区分、在史学研究方法上的高度一致等;另一方面表现在科系、学会、学术杂志的创办等。虽然在学科化的进程中,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到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初步形成。

    2021年03期 v.23;No.151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 论近代中国史学学科化的初步进展

    姚正平;

    史学学科化指的是历史学从传统意义上的一门"学问"发展成为近代意义上的一门"学科"的变化过程。它包括内外两方面的建设:一方面是指自身理论方面的建设,诸如史学概念的明晰、对历史著述和历史本身的明确区分、在史学研究方法上的高度一致等;另一方面表现在科系、学会、学术杂志的创办等。虽然在学科化的进程中,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到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初步形成。

    2021年03期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 著作权使用声明

    <正>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教数据库、超星域出版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等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2021年03期 v.23;No.151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 著作权使用声明

    <正>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教数据库、超星域出版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等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2021年03期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 《铜仁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正>《铜仁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是由铜仁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963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2-1146/G4。创刊38年来,本刊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服务学科建设,以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目的,开放办刊,繁荣地方文化,是高校、科研机构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2018年,在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五届评优活动中,被评选为"优秀期刊","大学之道"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近五年所刊发文稿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高级别刊物收录、转载十余篇。

    2021年03期 v.23;No.151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 《铜仁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正>《铜仁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是由铜仁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963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2-1146/G4。创刊38年来,本刊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服务学科建设,以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目的,开放办刊,繁荣地方文化,是高校、科研机构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2018年,在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五届评优活动中,被评选为"优秀期刊","大学之道"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近五年所刊发文稿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高级别刊物收录、转载十余篇。

    2021年03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