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学报

访问量:142467

特稿

  • “两个大局”视阈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探析

    朱洪波;宣杰;王友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这"两个大局"下谋划工作。"两个大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势",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机遇,带来了新挑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是"两个大局"下高校思政教育策略转型的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但高校教师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中面临专业鸿沟、视野差异与协同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需要从政治素养、职业态度、业务能力和心理特质四个方面提升基本职业素养,做到政治素养方面政治强、情怀深,职业态度方面自律强、人格正,业务能力方面思维新、视野广,心理特质方面能调适、有耐心。

    2021年01期 v.23;No.149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 “两个大局”视阈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探析

    朱洪波;宣杰;王友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这"两个大局"下谋划工作。"两个大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势",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机遇,带来了新挑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是"两个大局"下高校思政教育策略转型的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但高校教师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中面临专业鸿沟、视野差异与协同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需要从政治素养、职业态度、业务能力和心理特质四个方面提升基本职业素养,做到政治素养方面政治强、情怀深,职业态度方面自律强、人格正,业务能力方面思维新、视野广,心理特质方面能调适、有耐心。

    2021年01期 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梵净古典学

  • 何承天《鼓吹铙歌》的内容与创作时间考辨

    杨恩玉;

    何承天十五首《鼓吹铙歌》的创作时间,文献有"义熙中"和"义熙末"两种不同的记载:有人认为始于隆安四年,完成于义熙五年或稍后。由于思维模式不当和对歌辞内容解读存在偏差,这一观点难以成立。通过对歌辞内容和有关史实的双重考证可知,十五首《鼓吹铙歌》应该都创作于义熙年间。徐爰所说的"义熙末"是指十五首《鼓吹铙歌》完成的时间。沈约所说的"义熙中"是指何承天创作十五首《鼓吹铙歌》的起止时间。徐、沈之说皆可从。这十五首《鼓吹铙歌》不仅是杰出的文学作品,而且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是认识东晋晚期的政治与社会的珍贵史料。

    2021年01期 v.23;No.149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 何承天《鼓吹铙歌》的内容与创作时间考辨

    杨恩玉;

    何承天十五首《鼓吹铙歌》的创作时间,文献有"义熙中"和"义熙末"两种不同的记载:有人认为始于隆安四年,完成于义熙五年或稍后。由于思维模式不当和对歌辞内容解读存在偏差,这一观点难以成立。通过对歌辞内容和有关史实的双重考证可知,十五首《鼓吹铙歌》应该都创作于义熙年间。徐爰所说的"义熙末"是指十五首《鼓吹铙歌》完成的时间。沈约所说的"义熙中"是指何承天创作十五首《鼓吹铙歌》的起止时间。徐、沈之说皆可从。这十五首《鼓吹铙歌》不仅是杰出的文学作品,而且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是认识东晋晚期的政治与社会的珍贵史料。

    2021年01期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 胡声与汉韵——音乐史视域下的中古琵琶文学

    吴梦雅;

    南朝与北朝都有以琵琶为名的乐器,南朝琵琶为圆形音箱,北朝琵琶为梨形音箱,并非一物,只是由于相似的弹奏技巧而共用一名。南朝琵琶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诗歌的吟唱伴奏。南朝崇尚洛阳音与吴语结合的口音,其声调较今日普通话复杂,以南朝语音诵读诗作,本身便有高低有致的音韵效果,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些垫音和唱腔技巧,形成介于诵读和歌唱之间的吟唱。北朝琵琶为了适应西域所传的舞蹈,产生了急管繁弦的曲调。南朝琵琶曾在历史上短暂消失过一段时间,于唐代重新问世,更名"阮"或"阮咸";北朝琵琶经过不断的音律改革,更加便于演奏,其形制更是进一步发展成为唐琵琶。就曲调和曲辞来说,南朝琵琶乐和北朝琵琶乐对唐代琵琶乐都有深远影响。

    2021年01期 v.23;No.149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 胡声与汉韵——音乐史视域下的中古琵琶文学

    吴梦雅;

    南朝与北朝都有以琵琶为名的乐器,南朝琵琶为圆形音箱,北朝琵琶为梨形音箱,并非一物,只是由于相似的弹奏技巧而共用一名。南朝琵琶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诗歌的吟唱伴奏。南朝崇尚洛阳音与吴语结合的口音,其声调较今日普通话复杂,以南朝语音诵读诗作,本身便有高低有致的音韵效果,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些垫音和唱腔技巧,形成介于诵读和歌唱之间的吟唱。北朝琵琶为了适应西域所传的舞蹈,产生了急管繁弦的曲调。南朝琵琶曾在历史上短暂消失过一段时间,于唐代重新问世,更名"阮"或"阮咸";北朝琵琶经过不断的音律改革,更加便于演奏,其形制更是进一步发展成为唐琵琶。就曲调和曲辞来说,南朝琵琶乐和北朝琵琶乐对唐代琵琶乐都有深远影响。

    2021年01期 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 商鞅礼乐批判观的价值反思

    王维;

    商鞅通过引入"礼法以时而定"这一价值相对论原则,解构了传统礼乐思想在秦国思想领域的绝对性与权威性。但由于商鞅弃绝了传统礼乐与神圣价值的象征关联,有关礼乐思想的辩证探讨逐渐被政治法权所具有的绝对力量所取代。在这种思想的转化中,商鞅的乐论思想变得异常极端。反思商鞅的礼乐批判观,可以看出礼乐思想与刑法思想只有在辩难中承认彼此的价值分歧并以神圣价值作为终极目标,才能客观公允地面对各自的问题并以超越的视角突破当下的生存困惑,这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有效回应,也是对人性向善品质的葆守培养。

    2021年01期 v.23;No.149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 商鞅礼乐批判观的价值反思

    王维;

    商鞅通过引入"礼法以时而定"这一价值相对论原则,解构了传统礼乐思想在秦国思想领域的绝对性与权威性。但由于商鞅弃绝了传统礼乐与神圣价值的象征关联,有关礼乐思想的辩证探讨逐渐被政治法权所具有的绝对力量所取代。在这种思想的转化中,商鞅的乐论思想变得异常极端。反思商鞅的礼乐批判观,可以看出礼乐思想与刑法思想只有在辩难中承认彼此的价值分歧并以神圣价值作为终极目标,才能客观公允地面对各自的问题并以超越的视角突破当下的生存困惑,这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有效回应,也是对人性向善品质的葆守培养。

    2021年01期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大学之道

  • 大学科学研究:价值探讨与实现路径

    曾维华;黄沁雯;杨海沛;

    大学科学研究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倡导科学研究,并不意味着忽视或淡化大学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而是为了更好地促就它们的职能得以更好地发挥,以实现彼此之间的价值。在大学的五大职能中,大学的科学研究有其"位",也有其"为",可以说落实好大学科学研究职能是大学实现好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创新文化、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功用,因为大学只有有了高质量、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会有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成果,藉此助推大学在各项事业建设发展中更加有影响力、有声誉,进而促成大学走向卓越。

    2021年01期 v.23;No.149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 大学科学研究:价值探讨与实现路径

    曾维华;黄沁雯;杨海沛;

    大学科学研究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倡导科学研究,并不意味着忽视或淡化大学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而是为了更好地促就它们的职能得以更好地发挥,以实现彼此之间的价值。在大学的五大职能中,大学的科学研究有其"位",也有其"为",可以说落实好大学科学研究职能是大学实现好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创新文化、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功用,因为大学只有有了高质量、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会有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成果,藉此助推大学在各项事业建设发展中更加有影响力、有声誉,进而促成大学走向卓越。

    2021年01期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 以教育制度优势提升教育治理效能

    常淑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体现在党的领导、人民属性、依法治教、国情基础和教育规律五个方面,这是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保障。研究认为,依托教育制度优势,教育治理应将国家意志落地生根,顺应民意,采取依法治教,考虑国情现实,遵循教育基本规律。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应当强调政治正确、触及教育痛点、扎紧权力笼子、贡献社会福祉、经受历史考验。

    2021年01期 v.23;No.149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 以教育制度优势提升教育治理效能

    常淑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体现在党的领导、人民属性、依法治教、国情基础和教育规律五个方面,这是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保障。研究认为,依托教育制度优势,教育治理应将国家意志落地生根,顺应民意,采取依法治教,考虑国情现实,遵循教育基本规律。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应当强调政治正确、触及教育痛点、扎紧权力笼子、贡献社会福祉、经受历史考验。

    2021年01期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符长喜;

    毛泽东非常重视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提出过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丰富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意识形态领导权本质论,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论,意识形态领导权斗争论三大部分。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确保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1期 v.23;No.149 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 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符长喜;

    毛泽东非常重视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提出过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丰富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意识形态领导权本质论,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论,意识形态领导权斗争论三大部分。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确保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1期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 “中国方案”核心要义在于引领和倡导全球价值观

    毛升;马越;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历史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方案"的提法不能与"更好的社会制度""全球治理方案""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直接划等号,而是着力于解决这些"制度""方案""共同体"所需要的全球价值共识问题,着眼于倡导和引领人类共同需要的全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广受关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以既亲切,又深受认同的话语,高度凝练地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希冀的全球价值共识和全球价值观。

    2021年01期 v.23;No.149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 “中国方案”核心要义在于引领和倡导全球价值观

    毛升;马越;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历史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方案"的提法不能与"更好的社会制度""全球治理方案""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直接划等号,而是着力于解决这些"制度""方案""共同体"所需要的全球价值共识问题,着眼于倡导和引领人类共同需要的全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广受关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以既亲切,又深受认同的话语,高度凝练地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希冀的全球价值共识和全球价值观。

    2021年01期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教育学一流学科专栏

  •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灵性教育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李锦伟;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灵性教育资源开发,是指根据灵性教育的需要,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潜在的灵性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和整理,使之成为现实资源,或对现有的灵性教育资源的未知功能进行挖掘和整理,充分发挥其潜能,从而有效地服务于灵性教育的动态过程。它既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身建设的需要,也适应了当前灵性教育发展的要求。开发者进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灵性教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在遵循一定开发原则的基础上,要结合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深入调查研究,拓展开发领域;培训开发主体,形成开发合力;借鉴先进经验,丰富开发方式;加强宣传力度,活跃开发氛围;结合村寨建设,促进开发协调。

    2021年01期 v.23;No.149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灵性教育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李锦伟;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灵性教育资源开发,是指根据灵性教育的需要,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潜在的灵性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和整理,使之成为现实资源,或对现有的灵性教育资源的未知功能进行挖掘和整理,充分发挥其潜能,从而有效地服务于灵性教育的动态过程。它既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身建设的需要,也适应了当前灵性教育发展的要求。开发者进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灵性教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在遵循一定开发原则的基础上,要结合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深入调查研究,拓展开发领域;培训开发主体,形成开发合力;借鉴先进经验,丰富开发方式;加强宣传力度,活跃开发氛围;结合村寨建设,促进开发协调。

    2021年01期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嬗变、特征与展望

    蒋炎益;万华;潘辰午;

    通过梳理教育部1949-2020年颁布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内容,发现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变迁的基本脉络是从外力帮扶向内生发展演进,先后经过初建、推进、完善、转型这四个阶段。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价值取向,总体呈现出从单一资助到系统资助、从政府"单一管理"到社会"多元治理"、从"粗放投资"到"精准细分"、从"争取外部赋权"到"寻求自主发展"转变的特征。基于以上特征,从赋权、增能和促评三个方面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走向做出前瞻性分析。

    2021年01期 v.23;No.149 7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嬗变、特征与展望

    蒋炎益;万华;潘辰午;

    通过梳理教育部1949-2020年颁布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内容,发现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变迁的基本脉络是从外力帮扶向内生发展演进,先后经过初建、推进、完善、转型这四个阶段。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价值取向,总体呈现出从单一资助到系统资助、从政府"单一管理"到社会"多元治理"、从"粗放投资"到"精准细分"、从"争取外部赋权"到"寻求自主发展"转变的特征。基于以上特征,从赋权、增能和促评三个方面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走向做出前瞻性分析。

    2021年01期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职业形象的研究

    吴奕萱;梁成艾;

    运用内容分析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职业形象为样本,从年级、国别、性别、仪表、性格特征五个维度,分析小学语文教育对职业形象的塑造和侧重。研究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职业形象,及时反映了新时代精神,选取的故事情节贴近现实生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但在职业形象构成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应从做好丰富职业角色种类、树立职业平等观念,挖掘职业形象多重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完善职业性别定位,增添新兴职业元素等方面久久为功。

    2021年01期 v.23;No.149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职业形象的研究

    吴奕萱;梁成艾;

    运用内容分析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职业形象为样本,从年级、国别、性别、仪表、性格特征五个维度,分析小学语文教育对职业形象的塑造和侧重。研究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职业形象,及时反映了新时代精神,选取的故事情节贴近现实生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但在职业形象构成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应从做好丰富职业角色种类、树立职业平等观念,挖掘职业形象多重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完善职业性别定位,增添新兴职业元素等方面久久为功。

    2021年01期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文学研究

  • 朱熹论陶的历史传承与突破

    郭院林;

    朱熹对陶渊明的阐发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建构了陶渊明形象,他对陶渊明的肯定与评价也确立了陶渊明的文学地位并影响着后代学者的观念,而他的研究也为后世开辟了独特的解读角度。朱熹从施政的角度,选择对陶渊明的阐释,首先不是以文人的身份,而是作为纯粹民风的典型,彰显他的"贤",挖掘与弘扬陶渊明内在的伦理文化资源,并为社会服务:一方面将陶渊明的隐逸与义利之辨建立联系,另一方面不断揭示陶渊明不仕二姓,能够践行君臣大义,从而成为道义的典范。他对陶诗的推崇,不仅是对抗当时文坛注重技巧的不正之风,也是寻求理学文学观的历史代表,让陶接续风雅,重建文坛正宗谱系。因为他内在的文学素养,他不仅能阐发陶诗平淡的特点,而且揭示其豪放的性格,从而完成陶诗性格立体多元论。朱熹的社会背景以及家学渊源,使得他能够发明陶渊明,从而提升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021年01期 v.23;No.149 9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 朱熹论陶的历史传承与突破

    郭院林;

    朱熹对陶渊明的阐发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建构了陶渊明形象,他对陶渊明的肯定与评价也确立了陶渊明的文学地位并影响着后代学者的观念,而他的研究也为后世开辟了独特的解读角度。朱熹从施政的角度,选择对陶渊明的阐释,首先不是以文人的身份,而是作为纯粹民风的典型,彰显他的"贤",挖掘与弘扬陶渊明内在的伦理文化资源,并为社会服务:一方面将陶渊明的隐逸与义利之辨建立联系,另一方面不断揭示陶渊明不仕二姓,能够践行君臣大义,从而成为道义的典范。他对陶诗的推崇,不仅是对抗当时文坛注重技巧的不正之风,也是寻求理学文学观的历史代表,让陶接续风雅,重建文坛正宗谱系。因为他内在的文学素养,他不仅能阐发陶诗平淡的特点,而且揭示其豪放的性格,从而完成陶诗性格立体多元论。朱熹的社会背景以及家学渊源,使得他能够发明陶渊明,从而提升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021年01期 97-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吴中布衣群体及其唱酬活动——以文徵明为中心的讨论

    蒋李楠;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吴中四才子""东庄十友"活跃于吴中文坛,他们主要是以文徵明为代表的布衣才子,大多科场失意而潜心艺文,以诗文书画传名于世。他们的唱酬活动构成了吴中艺文的主要面貌,并在吴地的空间和记忆中展现出一个地域群体的独特风貌。具体而言:一方面,作为与庙堂无缘的布衣文人,他们共同栖身于吴中,在草堂、禅寺等空间中雅集唱酬,展现出布衣群体幽隐自惬的生存状态与不同流俗的价值立场;另一方面,作为以书画闻名的地方才士,文徵明辈倾慕于杨维桢、倪瓒、王冕等元末高士。通过对元末故实的集体追怀,他们接续了倪瓒等人的精神意脉,构建出疏狂自放、清逸不俗的才士群像。总之,文徵明等人在文会雅集、书画往来、诗酒唱酬等风雅活动中,实现了自身地域文化特质的承续和凝定,呈现出地方才士的文采风姿。

    2021年01期 v.23;No.149 102-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吴中布衣群体及其唱酬活动——以文徵明为中心的讨论

    蒋李楠;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吴中四才子""东庄十友"活跃于吴中文坛,他们主要是以文徵明为代表的布衣才子,大多科场失意而潜心艺文,以诗文书画传名于世。他们的唱酬活动构成了吴中艺文的主要面貌,并在吴地的空间和记忆中展现出一个地域群体的独特风貌。具体而言:一方面,作为与庙堂无缘的布衣文人,他们共同栖身于吴中,在草堂、禅寺等空间中雅集唱酬,展现出布衣群体幽隐自惬的生存状态与不同流俗的价值立场;另一方面,作为以书画闻名的地方才士,文徵明辈倾慕于杨维桢、倪瓒、王冕等元末高士。通过对元末故实的集体追怀,他们接续了倪瓒等人的精神意脉,构建出疏狂自放、清逸不俗的才士群像。总之,文徵明等人在文会雅集、书画往来、诗酒唱酬等风雅活动中,实现了自身地域文化特质的承续和凝定,呈现出地方才士的文采风姿。

    2021年01期 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 新时代中国体育文学的发展脉络、价值考量与传播路径

    蒋菠;柳飞洋;文艳红;刘雅妮;

    以中国体育文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时代价值、传播路径进行深度挖掘与探索。研究认为:新时代,体育文学不仅有利于弘扬本土传统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还有利于推动我国体育外交发展,传播中国体育声音。研究目的旨在推动中国体育文学可持续发展,走向世界,创新体育文学传播模式。包括深入基层社区、采用网络传播新模式、依托多元主体走向世界,从多角度发挥体育文学文化渲染力,为我国体育文学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挥自身影响潜能,为增强中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坚守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021年01期 v.23;No.149 11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 新时代中国体育文学的发展脉络、价值考量与传播路径

    蒋菠;柳飞洋;文艳红;刘雅妮;

    以中国体育文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时代价值、传播路径进行深度挖掘与探索。研究认为:新时代,体育文学不仅有利于弘扬本土传统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还有利于推动我国体育外交发展,传播中国体育声音。研究目的旨在推动中国体育文学可持续发展,走向世界,创新体育文学传播模式。包括深入基层社区、采用网络传播新模式、依托多元主体走向世界,从多角度发挥体育文学文化渲染力,为我国体育文学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挥自身影响潜能,为增强中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坚守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021年01期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历史文化

  • 江应樑边疆建设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张燕丽;李然;

    江应樑的边疆建设研究始终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他认为边疆建设是缩小边疆与内地的差距,是发展生产而不是掠夺。首要任务是改革官吏,建立政府威信;其次是开化民智,提高边民文化水平;最后是进行经济开发,造福边民。这些思想也集中体现在其车里施政计划中,是将理论施于实践的先行者,他的边疆开发方案内容全面,切合实际,对今日的边疆建设仍不乏借鉴意义。

    2021年01期 v.23;No.149 12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 江应樑边疆建设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张燕丽;李然;

    江应樑的边疆建设研究始终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他认为边疆建设是缩小边疆与内地的差距,是发展生产而不是掠夺。首要任务是改革官吏,建立政府威信;其次是开化民智,提高边民文化水平;最后是进行经济开发,造福边民。这些思想也集中体现在其车里施政计划中,是将理论施于实践的先行者,他的边疆开发方案内容全面,切合实际,对今日的边疆建设仍不乏借鉴意义。

    2021年01期 125-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 《铜仁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正>《铜仁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是由铜仁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963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2-1146/G4。创刊38年来,本刊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服务学科建设,以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目的,开放办刊,繁荣地方文化,是高校、科研机构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2021年01期 v.23;No.149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铜仁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正>《铜仁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是由铜仁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963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2-1146/G4。创刊38年来,本刊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服务学科建设,以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目的,开放办刊,繁荣地方文化,是高校、科研机构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2021年01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