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子烨;
<正>多年以前,当我第一次读《人间词话》的时候,王国维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王静安将诗人分为主观与客观两种类型。在他看来,前者的创作需要仰仗丰富的社会经验,对客观世界了解得越深入,掌握的素材就越是丰富多彩,《水浒传》和《红
2019年01期 v.21;No.13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边家珍;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毛诗正义》是现代研究《毛诗》的重要著述,无论是对重要《诗》学问题的讨论,还是对注疏差失谬误的判定,所得出的结论都令人信服。钱先生对《诗经》艺术手法的论析与总结,汇通中西,超越前贤,颇受读者推重。《管锥编·毛诗正义》在现代《诗经》学史上理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2019年01期 v.21;No.136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范子烨;
<正>多年以前,当我第一次读《人间词话》的时候,王国维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王静安将诗人分为主观与客观两种类型。在他看来,前者的创作需要仰仗丰富的社会经验,对客观世界了解得越深入,掌握的素材就越是丰富多彩,《水浒传》和《红
2019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边家珍;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毛诗正义》是现代研究《毛诗》的重要著述,无论是对重要《诗》学问题的讨论,还是对注疏差失谬误的判定,所得出的结论都令人信服。钱先生对《诗经》艺术手法的论析与总结,汇通中西,超越前贤,颇受读者推重。《管锥编·毛诗正义》在现代《诗经》学史上理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2019年01期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李剑锋;
宋元之后,陶渊明开始被读者推尊为英雄且逐渐成为大多数读者的共识。在清代,陶渊明已经不是隐士所能概括的士人,而是具有英雄情怀的慷慨志士。但又不是简单的平面的英雄豪杰,而是有着丰富复杂的人生经历和深刻丰富的思想世界。清代读者也强调陶渊明"知道",但除了关注陶渊明悟道之后萧然自得的风雅外,还格外关注其"见几"早、高出常人的识见。清代读者对陶渊明身上风雅潇洒的一面有丰富具体的体会和认识,英雄和风雅,慨世和任化,两相不悖,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成为清代读者所普遍认同的陶渊明形象。
2019年01期 v.21;No.136 13-1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牟华林;
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举世公认的伟大平民作家。陶渊明在平民化写作上超迈古今,取得极高的成就,体现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宝贵的写作良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书写的缺憾。其成就的取得源于他坚厚的平民化写作基础,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平民化的人际关系;平民化的生活实际和个体体验;广博的知识;多源的思想;隐逸诗人身份。
2019年01期 v.21;No.136 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李剑锋;
宋元之后,陶渊明开始被读者推尊为英雄且逐渐成为大多数读者的共识。在清代,陶渊明已经不是隐士所能概括的士人,而是具有英雄情怀的慷慨志士。但又不是简单的平面的英雄豪杰,而是有着丰富复杂的人生经历和深刻丰富的思想世界。清代读者也强调陶渊明"知道",但除了关注陶渊明悟道之后萧然自得的风雅外,还格外关注其"见几"早、高出常人的识见。清代读者对陶渊明身上风雅潇洒的一面有丰富具体的体会和认识,英雄和风雅,慨世和任化,两相不悖,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成为清代读者所普遍认同的陶渊明形象。
2019年01期 18-2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牟华林;
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举世公认的伟大平民作家。陶渊明在平民化写作上超迈古今,取得极高的成就,体现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宝贵的写作良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书写的缺憾。其成就的取得源于他坚厚的平民化写作基础,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平民化的人际关系;平民化的生活实际和个体体验;广博的知识;多源的思想;隐逸诗人身份。
2019年01期 2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侯长林;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打造能够体现课程难度、深度和挑战度的"金课",就需要强化其研究性。课堂教学的研究性,既不是指课堂教学的学术性,也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的探究性,而是指教师将自己在专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经验带入课堂,以及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探险"的情况。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既有别于研究型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也与职业技能型专科院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不同,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既是大学传授和探究高深学问属性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还是"金课"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强化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研究性的对策:应进行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坚持教学与应用研究的一体化发展;建立相应的教学和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评价制度。
2019年01期 v.21;No.136 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侯长林;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打造能够体现课程难度、深度和挑战度的"金课",就需要强化其研究性。课堂教学的研究性,既不是指课堂教学的学术性,也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的探究性,而是指教师将自己在专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经验带入课堂,以及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探险"的情况。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既有别于研究型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也与职业技能型专科院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不同,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既是大学传授和探究高深学问属性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还是"金课"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强化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研究性的对策:应进行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坚持教学与应用研究的一体化发展;建立相应的教学和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评价制度。
2019年01期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龚静;张新婷;
正确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基于教育哲学视角,从理念、制度、实践三个维度,剖析铜仁学院"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认为大学的价值理念引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区域经济转型的需求重塑人才培养的能力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建构的应然逻辑;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职业能力发展的实际要求,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应遵循的规程;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核心、二理念、三体系、四平台、三路径"的内在逻辑体系。
2019年01期 v.21;No.136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1K] - 龚静;张新婷;
正确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基于教育哲学视角,从理念、制度、实践三个维度,剖析铜仁学院"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认为大学的价值理念引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区域经济转型的需求重塑人才培养的能力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建构的应然逻辑;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职业能力发展的实际要求,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应遵循的规程;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核心、二理念、三体系、四平台、三路径"的内在逻辑体系。
2019年01期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1K] - 王立平;彭霓;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有义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输出优秀人才,这就为人才培养的微观领域——课堂教学提出了时代性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课堂教学需要不断提升质量,而"教学学术"范式为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对"教学学术"理念的解读,梳理了教学学术的概念沿革、教学作为学术的根据和作为教与学的学术的实然存在;通过教师、学生与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课堂教学提升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及其困境,并探讨了教学学术作用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应然性与必然性;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学术作用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教师——基础性路径、学生——根本性路径、制度——保障性路径。
2019年01期 v.21;No.136 46-5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王立平;彭霓;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有义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输出优秀人才,这就为人才培养的微观领域——课堂教学提出了时代性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课堂教学需要不断提升质量,而"教学学术"范式为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对"教学学术"理念的解读,梳理了教学学术的概念沿革、教学作为学术的根据和作为教与学的学术的实然存在;通过教师、学生与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课堂教学提升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及其困境,并探讨了教学学术作用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应然性与必然性;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学术作用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教师——基础性路径、学生——根本性路径、制度——保障性路径。
2019年01期 51-5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李周珊;
随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已成为推动高校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重要动力,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起源于美国,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探索发展中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社会服务模式。文章运用文献法与历史法对美国高校的社会服务模式,即"自我为中心"的社会服务模式与"他方为中心"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从中得出其具有"五性三化"的特征,即动态性、地方性、针对性、互惠性、学术性、多元化、国际化、规范化。启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社会服务时应强调其社会服务的"动态性";应注重其社会服务的"针对性";将"多元化"作为其社会服务的特色之路;把"学术性"作为其社会服务的价值选择;注重"规范性"的根本保障和"互惠性"的长期保障;注重"地方性"的短期目标和"国际化"的长远目标。
2019年01期 v.21;No.136 5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李周珊;
随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已成为推动高校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重要动力,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起源于美国,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探索发展中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社会服务模式。文章运用文献法与历史法对美国高校的社会服务模式,即"自我为中心"的社会服务模式与"他方为中心"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从中得出其具有"五性三化"的特征,即动态性、地方性、针对性、互惠性、学术性、多元化、国际化、规范化。启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社会服务时应强调其社会服务的"动态性";应注重其社会服务的"针对性";将"多元化"作为其社会服务的特色之路;把"学术性"作为其社会服务的价值选择;注重"规范性"的根本保障和"互惠性"的长期保障;注重"地方性"的短期目标和"国际化"的长远目标。
2019年01期 6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孙向阳;
2018年11月24日,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铜仁学院召开。来自全省各高校教师、在读研究生以及铜仁作家安元奎、侯乃铭、末未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分别从百年中国文学的成就、新文学与启蒙文化、贵州作家文学创作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在专题研讨中,专门设立了"铜仁作家专场",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维度对安元奎、侯乃铭、末未三位铜仁作家进行了解读和阐释,认为他们的文学书写,没有剑走偏锋,而是凭借深入的生活体验与"地方性知识"的互文性,打破了表象书写的虚假,而嬗变为一种个性突出的"有根写作",彰显了地域书写的宽阔与自在。文章根据与会专家提交的论文和专题研讨发言整理而成。
2019年01期 v.21;No.136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孙向阳;
2018年11月24日,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铜仁学院召开。来自全省各高校教师、在读研究生以及铜仁作家安元奎、侯乃铭、末未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分别从百年中国文学的成就、新文学与启蒙文化、贵州作家文学创作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在专题研讨中,专门设立了"铜仁作家专场",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维度对安元奎、侯乃铭、末未三位铜仁作家进行了解读和阐释,认为他们的文学书写,没有剑走偏锋,而是凭借深入的生活体验与"地方性知识"的互文性,打破了表象书写的虚假,而嬗变为一种个性突出的"有根写作",彰显了地域书写的宽阔与自在。文章根据与会专家提交的论文和专题研讨发言整理而成。
2019年01期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唐安民;
长篇小说《最后的梦园》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勾勒出一幅未来社会人性与人性的较量、人性与兽性的抗争、兽性与兽性的对抗的社会图景,故事包含对欲望、科技和自然的深度思考,对感恩、亲情、忏悔等人性的深度探寻,凸显出对人类未来生存的深沉思考。作为贵州青年一代优秀作家作品,《最后的梦园》最大的价值是对贵州小说创作"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尝试与突围:顺应传播规律,从小人物现实题材向大故事虚构题材转变;顺应市场规律,在提升故事商业吸引力的前提下注入严肃主题;顺应文学规律,在构建离奇的情节的基础上凸显人物性格;顺应创作规律,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现代手法融汇传统写作技法;凸显文艺区域性和社会价值:将文艺创作与树立地域文化自信相结合,全面提升贵州当代小说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2019年01期 v.21;No.136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唐安民;
长篇小说《最后的梦园》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勾勒出一幅未来社会人性与人性的较量、人性与兽性的抗争、兽性与兽性的对抗的社会图景,故事包含对欲望、科技和自然的深度思考,对感恩、亲情、忏悔等人性的深度探寻,凸显出对人类未来生存的深沉思考。作为贵州青年一代优秀作家作品,《最后的梦园》最大的价值是对贵州小说创作"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尝试与突围:顺应传播规律,从小人物现实题材向大故事虚构题材转变;顺应市场规律,在提升故事商业吸引力的前提下注入严肃主题;顺应文学规律,在构建离奇的情节的基础上凸显人物性格;顺应创作规律,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现代手法融汇传统写作技法;凸显文艺区域性和社会价值:将文艺创作与树立地域文化自信相结合,全面提升贵州当代小说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2019年01期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李玉晶;
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和艺术魅力。戏曲艺术的生态环境复杂,作为一门经典艺术有其自身特点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同时又与多样的民俗文化相交融。戏源词汇源于戏曲,同时也负载了中国戏曲文化信息,通过考察分析戏源词汇,揭橥戏曲艺术的生存状况和虚拟性、程式化、教化性等基本特征以及"艺惊""传神""入情"的审美追求。
2019年01期 v.21;No.136 82-8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李玉晶;
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和艺术魅力。戏曲艺术的生态环境复杂,作为一门经典艺术有其自身特点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同时又与多样的民俗文化相交融。戏源词汇源于戏曲,同时也负载了中国戏曲文化信息,通过考察分析戏源词汇,揭橥戏曲艺术的生存状况和虚拟性、程式化、教化性等基本特征以及"艺惊""传神""入情"的审美追求。
2019年01期 87-9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李锦伟;
徐氏家族在明清时期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察院山文化,引领黔东,享誉贵州,影响全国。徐宰六、徐穆、徐以暹、徐镇、徐如澍等是察院山人的代表。他们的生平事迹体现了察院山人"立品行"、"正风尚"、"课子弟"、"尊儒道"等传统美德,反映了察院山人积极进取、伸张正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也包含了察院山文化主张耕读为本,强调人格完善,重视诗教传承,既汲取儒家精神又秉承道家思想,追求超脱之境的文化内涵。徐氏家族始终坚持耕读为本,将儒道互包、兼容并蓄、耕读相济、仕隐皆然、内涵广博的察院山文化代代传承。
2019年01期 v.21;No.136 9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李锦伟;
徐氏家族在明清时期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察院山文化,引领黔东,享誉贵州,影响全国。徐宰六、徐穆、徐以暹、徐镇、徐如澍等是察院山人的代表。他们的生平事迹体现了察院山人"立品行"、"正风尚"、"课子弟"、"尊儒道"等传统美德,反映了察院山人积极进取、伸张正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也包含了察院山文化主张耕读为本,强调人格完善,重视诗教传承,既汲取儒家精神又秉承道家思想,追求超脱之境的文化内涵。徐氏家族始终坚持耕读为本,将儒道互包、兼容并蓄、耕读相济、仕隐皆然、内涵广博的察院山文化代代传承。
2019年01期 95-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田文勇;张姗;冯丹;
以贵州生猪与仔猪市场价格波动为背景,利用2001-2016年贵州生猪与仔猪月度市场价格统计数据,采用HP滤波法、ARCH类模型分析了贵州生猪与仔猪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得出:(1)贵州生猪价格走势大致经历了四个周期,分别呈"/"、"V"、"U"、大"U"形;其价格波动率序列呈"右偏、尖峰、厚尾"特征,不存在ARCH效应;(2)贵州仔猪价格走势大致经历了四个周期,分别呈"/"、"V"、"V"和"U"形;其价格波动率序列呈"左偏、尖峰、厚尾"特征,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具有明显的波动聚集性,且杠杆效应不明显,仔猪市场不具有"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特征。基于结论提出积极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加大生猪与仔猪价格监测预警、加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安全的饲料生产体系、加强流通环节与渠道建设等对策建议。
2019年01期 v.21;No.136 10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1K] - 田文勇;张姗;冯丹;
以贵州生猪与仔猪市场价格波动为背景,利用2001-2016年贵州生猪与仔猪月度市场价格统计数据,采用HP滤波法、ARCH类模型分析了贵州生猪与仔猪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得出:(1)贵州生猪价格走势大致经历了四个周期,分别呈"/"、"V"、"U"、大"U"形;其价格波动率序列呈"右偏、尖峰、厚尾"特征,不存在ARCH效应;(2)贵州仔猪价格走势大致经历了四个周期,分别呈"/"、"V"、"V"和"U"形;其价格波动率序列呈"左偏、尖峰、厚尾"特征,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具有明显的波动聚集性,且杠杆效应不明显,仔猪市场不具有"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特征。基于结论提出积极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加大生猪与仔猪价格监测预警、加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安全的饲料生产体系、加强流通环节与渠道建设等对策建议。
2019年01期 10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1K]
- 代少若;贺虎;
由便江话"若/还+S小句"的使用语境入手,对句首成分"若"与"还"及"S小句"从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若/还"与"S小句"是"主位"与"述位"的关系,"若/还+S小句"是一个主位结构,并从"若/还"的主位后置、语音变化等方面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关系。
2019年01期 v.21;No.136 114-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代少若;贺虎;
由便江话"若/还+S小句"的使用语境入手,对句首成分"若"与"还"及"S小句"从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若/还"与"S小句"是"主位"与"述位"的关系,"若/还+S小句"是一个主位结构,并从"若/还"的主位后置、语音变化等方面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关系。
2019年01期 11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颜景懿;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回答了"语言学的对象"的问题,论述了若干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观点:对"言语活动"、"语言"、"言语"三个概念的建立;对三者的区分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讨论;对"语言"的界定,预见了符号学这个尚未诞生的科学,并且提出语言学与符号学之间的关系等。现代语言学发展的不同流派围绕"语言学的对象"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发展或者争论,索绪尔明确了"语言学的对象",为当今语言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针对其关于"语言"这一概念的形而上学性质,在语言教学中,应该对语言和言语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新的认识,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2019年01期 v.21;No.136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颜景懿;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回答了"语言学的对象"的问题,论述了若干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观点:对"言语活动"、"语言"、"言语"三个概念的建立;对三者的区分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讨论;对"语言"的界定,预见了符号学这个尚未诞生的科学,并且提出语言学与符号学之间的关系等。现代语言学发展的不同流派围绕"语言学的对象"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发展或者争论,索绪尔明确了"语言学的对象",为当今语言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针对其关于"语言"这一概念的形而上学性质,在语言教学中,应该对语言和言语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新的认识,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2019年01期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