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学报

访问量:142467

梵净国学

  • 诗人转世与文化寻根——主持人语

    范子烨;

    <正>林语堂说:"世上常有古今异代相距千百年的学者,因思想和感觉的相同,竟会在书页上会面时完全融洽和谐,如面对着自己的肖像一般。在中国语文中,我们称这种精神的融洽为‘灵魂的转世’。例如苏东坡乃是庄周或陶渊明转世,袁中郎乃是苏轼转世之类。苏东坡曾说,当他初次读《庄子》时,他觉得他幼时的

    2016年02期 v.18;No.10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苏轼《和陶诗》版本考述

    王永波;

    苏轼《和陶诗》的编集与刊行在宋代是一个重大的文学现象,为后世和陶带来了一种风气。《和陶诗》四卷为苏轼晚年亲手编订,在宋代多次刊行,并引发宋人关注苏轼和陶诗的兴趣。宋代即有蔡正孙、施元之、顾禧、蔡梦弼、傅共等多人注《和陶诗》,并传播到海外。明代编刻《和陶诗》出现混编现象,将单行成集的四卷本打散,以分类本和编年本为主,逐渐失去宋刊本的本来面目。清代在编刻《和陶诗》上采取各种方法,《和陶诗》主要随苏诗全集注本出现,但已逐渐混入各卷之中,《和陶诗》至此失去独立地位,影响日渐式微。苏轼《和陶诗》在历代的编纂与刊行,与当时的文艺思潮、批评标准、欣赏水准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历代对苏诗的真实接受,具有多种文学史意义。

    2016年02期 v.18;No.105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诗人转世与文化寻根——主持人语

    范子烨;

    <正>林语堂说:"世上常有古今异代相距千百年的学者,因思想和感觉的相同,竟会在书页上会面时完全融洽和谐,如面对着自己的肖像一般。在中国语文中,我们称这种精神的融洽为‘灵魂的转世’。例如苏东坡乃是庄周或陶渊明转世,袁中郎乃是苏轼转世之类。苏东坡曾说,当他初次读《庄子》时,他觉得他幼时的

    2016年02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苏轼《和陶诗》版本考述

    王永波;

    苏轼《和陶诗》的编集与刊行在宋代是一个重大的文学现象,为后世和陶带来了一种风气。《和陶诗》四卷为苏轼晚年亲手编订,在宋代多次刊行,并引发宋人关注苏轼和陶诗的兴趣。宋代即有蔡正孙、施元之、顾禧、蔡梦弼、傅共等多人注《和陶诗》,并传播到海外。明代编刻《和陶诗》出现混编现象,将单行成集的四卷本打散,以分类本和编年本为主,逐渐失去宋刊本的本来面目。清代在编刻《和陶诗》上采取各种方法,《和陶诗》主要随苏诗全集注本出现,但已逐渐混入各卷之中,《和陶诗》至此失去独立地位,影响日渐式微。苏轼《和陶诗》在历代的编纂与刊行,与当时的文艺思潮、批评标准、欣赏水准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历代对苏诗的真实接受,具有多种文学史意义。

    2016年02期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语淡思逸:元遗民戴良和陶诗述论

    魏青;

    作为元王朝的忠诚遗民,戴良尤为崇仰陶渊明的"忠义"气节,他于明初专门创作51首和陶诗,完全依照陶诗原韵原字,进行追和。或者刻意效仿,与陶诗原意相合;或者与陶诗原意相似又非似;或者仅步原韵,而与陶诗原意并不相关。戴良借咏陶和陶,主要表达个人羁旅思归、固穷安贫与忧时伤生的思想感情,诗风于平淡自然中更见悲凉慷慨之气。

    2016年02期 v.18;No.105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语淡思逸:元遗民戴良和陶诗述论

    魏青;

    作为元王朝的忠诚遗民,戴良尤为崇仰陶渊明的"忠义"气节,他于明初专门创作51首和陶诗,完全依照陶诗原韵原字,进行追和。或者刻意效仿,与陶诗原意相合;或者与陶诗原意相似又非似;或者仅步原韵,而与陶诗原意并不相关。戴良借咏陶和陶,主要表达个人羁旅思归、固穷安贫与忧时伤生的思想感情,诗风于平淡自然中更见悲凉慷慨之气。

    2016年02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诗坛骄子,思想巨人——儒家思想下的陶渊明与杜甫论析

    白彬彬;

    陶渊明和杜甫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两个符号式的人物,虽然在诗歌创作风格上差异颇大,但却其思想来生活,却共同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深浸润。无论是进退出处的人生理想,还是真淳深挚的人伦品格,再或者是民胞物与的人道境界,陶、杜皆身体力行,矢志不渝。伟大的思想造就了伟大的诗人,伟大的诗人孕育了伟大的诗篇,可以说,陶渊明与杜甫不单是依靠着他们的诗文作品打动了万千读者,更是凭借着他们思想深处积淀的深厚儒学修养而泽被后世,他们不仅是诗世界的骄子,更是思想国的巨人。

    2016年02期 v.18;No.105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诗坛骄子,思想巨人——儒家思想下的陶渊明与杜甫论析

    白彬彬;

    陶渊明和杜甫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两个符号式的人物,虽然在诗歌创作风格上差异颇大,但却其思想来生活,却共同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深浸润。无论是进退出处的人生理想,还是真淳深挚的人伦品格,再或者是民胞物与的人道境界,陶、杜皆身体力行,矢志不渝。伟大的思想造就了伟大的诗人,伟大的诗人孕育了伟大的诗篇,可以说,陶渊明与杜甫不单是依靠着他们的诗文作品打动了万千读者,更是凭借着他们思想深处积淀的深厚儒学修养而泽被后世,他们不仅是诗世界的骄子,更是思想国的巨人。

    2016年02期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考论

    高智;

    钟嵘《诗品》品陶,谓其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个身份定位在六朝并未得到确认,对其评价,多为"隐士"与"田园诗人"。究其原因,这和陶渊明隐逸特殊形态有关。陶渊明辞官归耕,不入莲社,与佛道关系疏离,少在征辟之列等,表现出"不合时宜",与传统隐士行径相悖,与隐逸潮流的抗拒,实际上正是他"真隐"的表现。陶渊明开辟了一条将隐逸生活艺术化的道路,他将隐逸诗创作与田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诗中少"隐"多"逸",是一种心境旷放,隐逸生活诗意化的表述。陶渊明引领了隐逸诗形式上的重大变革,将其转变为具有丰富内涵的表达,建构了独特的隐逸精神空间,提升了隐逸诗的影响,为中国隐逸诗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6年02期 v.18;No.105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考论

    高智;

    钟嵘《诗品》品陶,谓其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个身份定位在六朝并未得到确认,对其评价,多为"隐士"与"田园诗人"。究其原因,这和陶渊明隐逸特殊形态有关。陶渊明辞官归耕,不入莲社,与佛道关系疏离,少在征辟之列等,表现出"不合时宜",与传统隐士行径相悖,与隐逸潮流的抗拒,实际上正是他"真隐"的表现。陶渊明开辟了一条将隐逸生活艺术化的道路,他将隐逸诗创作与田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诗中少"隐"多"逸",是一种心境旷放,隐逸生活诗意化的表述。陶渊明引领了隐逸诗形式上的重大变革,将其转变为具有丰富内涵的表达,建构了独特的隐逸精神空间,提升了隐逸诗的影响,为中国隐逸诗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6年02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陶渊明与中国古代精卫诗及其悲剧精神

    李剑锋;

    精卫填海的神话通过历代诗人一直传递着悲剧的精神和诗意的美丽。陶渊明是精卫悲剧精神的第一位揭示者,范云、庾信的诗作在用精卫之典时显示了赤诚执着的精神。南北朝时期不见专门的精卫诗,唐宋元明时期出现了意蕴纷呈、情韵多姿的精卫诗,岑参、韩愈和王安石等人的作品可为代表。精卫的抗争精神在国破家亡的明遗民那儿得到前所未有的普遍共鸣,产生了顾炎武《精卫》等诸多情韵俱佳、动人心魄的优秀作品。在不幸的命运前敢于抗争、始终保持悲悯的情怀与诗意的憧憬是精卫神话和诗歌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6年02期 v.18;No.105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陶渊明与中国古代精卫诗及其悲剧精神

    李剑锋;

    精卫填海的神话通过历代诗人一直传递着悲剧的精神和诗意的美丽。陶渊明是精卫悲剧精神的第一位揭示者,范云、庾信的诗作在用精卫之典时显示了赤诚执着的精神。南北朝时期不见专门的精卫诗,唐宋元明时期出现了意蕴纷呈、情韵多姿的精卫诗,岑参、韩愈和王安石等人的作品可为代表。精卫的抗争精神在国破家亡的明遗民那儿得到前所未有的普遍共鸣,产生了顾炎武《精卫》等诸多情韵俱佳、动人心魄的优秀作品。在不幸的命运前敢于抗争、始终保持悲悯的情怀与诗意的憧憬是精卫神话和诗歌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6年02期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由笃实达空灵,其笃实亦空灵”——王叔岷的陶渊明研究

    高建新;

    作为陶渊明真正的解人之一,王叔岷先生的研陶是从陶渊明的人德、诗品进入陶渊明的诗歌研究的。王叔岷先生对前代陶渊明研究了然于心,故对陶诗的笺证既深入又能避免偏蔽,既周详又不流于肤浅。王叔岷先生"解"陶的特点:"笃实"与"空灵"并重,"笃实"为"空灵"之基础,"空灵"是对"笃实"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016年02期 v.18;No.105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论大禹对中国古代诏令体式的建构

    丁太勰;

    诏令,指中国古代社会以帝王命令形式颁布的下行公文。最早的诏令产生于夏朝,《尚书·大禹谟》记载的《禹誓》,以及《周书》所载的《禹禁》,是中国古代诏令的源头,对后世之"征讨诏"、"劝农诏"等在体制、结构、风格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大禹诏令所承载的特殊政治功能,不仅是中国政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深刻影响了后代诏令的制度、法律、文化的人文内涵。所以说,大禹对中国古代诏令体式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02期 v.18;No.105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由笃实达空灵,其笃实亦空灵”——王叔岷的陶渊明研究

    高建新;

    作为陶渊明真正的解人之一,王叔岷先生的研陶是从陶渊明的人德、诗品进入陶渊明的诗歌研究的。王叔岷先生对前代陶渊明研究了然于心,故对陶诗的笺证既深入又能避免偏蔽,既周详又不流于肤浅。王叔岷先生"解"陶的特点:"笃实"与"空灵"并重,"笃实"为"空灵"之基础,"空灵"是对"笃实"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016年02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论大禹对中国古代诏令体式的建构

    丁太勰;

    诏令,指中国古代社会以帝王命令形式颁布的下行公文。最早的诏令产生于夏朝,《尚书·大禹谟》记载的《禹誓》,以及《周书》所载的《禹禁》,是中国古代诏令的源头,对后世之"征讨诏"、"劝农诏"等在体制、结构、风格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大禹诏令所承载的特殊政治功能,不仅是中国政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深刻影响了后代诏令的制度、法律、文化的人文内涵。所以说,大禹对中国古代诏令体式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02期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武陵论坛

  • 文化变迁视野中的苗族研究——主持人语

    黄柏权;

    <正>又一个春意盎然、桃花盛开的季节,"武陵论坛"迎来了第四个播种的日子。在三年多的经营中,我们利用"武陵论坛"这个平台,与热爱武陵民族研究的作者交流对话,展示研究者的成果,倾说研究心得。中年学者的佳作巨制让"武陵论坛"增光添彩,年轻研究者的稚嫩之作则为"武陵论坛"注入了青春活力。正是各位学者的倾情奉献,才使"武陵论坛"顺利成长,特色更加鲜明,主题不断突出。本期"武陵论坛"围绕武陵地区一个世居族群的历史文化研究展开,开始改变既往文章分散、主体不突出的局面。希望从本期开

    2016年02期 v.18;No.105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对生命神性的敬畏与遵从:武陵山区苗族的生命伦理

    麻勇恒;范生姣;

    在武陵山苗族生命伦理的内涵中,始终保留着对生命神性的敬畏与遵从。这种以"神性为尊"的生命伦理的形成,与苗族早期农耕生存经验有关,并深受植物生命过程的启发。换言之,苗族人对自身生命秩序的理解来源于对植物等"他体"生命秩序理解的类化。

    2016年02期 v.18;No.105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文化变迁视野中的苗族研究——主持人语

    黄柏权;

    <正>又一个春意盎然、桃花盛开的季节,"武陵论坛"迎来了第四个播种的日子。在三年多的经营中,我们利用"武陵论坛"这个平台,与热爱武陵民族研究的作者交流对话,展示研究者的成果,倾说研究心得。中年学者的佳作巨制让"武陵论坛"增光添彩,年轻研究者的稚嫩之作则为"武陵论坛"注入了青春活力。正是各位学者的倾情奉献,才使"武陵论坛"顺利成长,特色更加鲜明,主题不断突出。本期"武陵论坛"围绕武陵地区一个世居族群的历史文化研究展开,开始改变既往文章分散、主体不突出的局面。希望从本期开

    2016年02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对生命神性的敬畏与遵从:武陵山区苗族的生命伦理

    麻勇恒;范生姣;

    在武陵山苗族生命伦理的内涵中,始终保留着对生命神性的敬畏与遵从。这种以"神性为尊"的生命伦理的形成,与苗族早期农耕生存经验有关,并深受植物生命过程的启发。换言之,苗族人对自身生命秩序的理解来源于对植物等"他体"生命秩序理解的类化。

    2016年02期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现代性介入”下的苗族婚姻习俗嬗变及重构——以GPC苗寨作为解析个案

    梅军;包龙源;

    伴随着"现代性介入"以及城镇化的不断盛行,原本相对传统的民族聚落格局不断被打破和重构。在现代性强势入驻过程中,"冲突"与"碰撞"等一系列"文化较量"在所难免。而在"较量"过程中,调适则成了文化主体间的普遍"共识"。在巨变和多维的时空下,苗族传统婚姻文化免不了与"异文化"接触、碰撞、融合等文化实践,而采借和重构则是其调适"自我"的路径。

    2016年02期 v.18;No.105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现代性介入”下的苗族婚姻习俗嬗变及重构——以GPC苗寨作为解析个案

    梅军;包龙源;

    伴随着"现代性介入"以及城镇化的不断盛行,原本相对传统的民族聚落格局不断被打破和重构。在现代性强势入驻过程中,"冲突"与"碰撞"等一系列"文化较量"在所难免。而在"较量"过程中,调适则成了文化主体间的普遍"共识"。在巨变和多维的时空下,苗族传统婚姻文化免不了与"异文化"接触、碰撞、融合等文化实践,而采借和重构则是其调适"自我"的路径。

    2016年02期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清代湘西苗疆教育优惠政策探究

    刘新鹏;

    清政府开辟湘西苗疆之后,在采取驻军、屯田、修边等措施的同时,还通过建学宫、设书院、办义学、开科举等方式大力推进湘西苗疆的"儒化"进程。然而,受到苗疆历史原因与地理条件的限制,加上科举制度自身的缺陷,教育公平问题与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教育优惠政策,客观上促进了湘西苗疆民族教育发展。

    2016年02期 v.18;No.105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新世纪以来海外苗族研究述评与译介

    何泠静;

    从文化适应、苗族宗教信仰、青少年读物、医疗卫生、移民经历对比研究等不同领域,对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新世纪海外苗族研究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述评与译介,旨在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医疗人类学视角,动态追踪、了解苗族在西方文化中的生存现状,从而拓展新世纪跨境苗族研究的视野。

    2016年02期 v.18;No.105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清代湘西苗疆教育优惠政策探究

    刘新鹏;

    清政府开辟湘西苗疆之后,在采取驻军、屯田、修边等措施的同时,还通过建学宫、设书院、办义学、开科举等方式大力推进湘西苗疆的"儒化"进程。然而,受到苗疆历史原因与地理条件的限制,加上科举制度自身的缺陷,教育公平问题与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教育优惠政策,客观上促进了湘西苗疆民族教育发展。

    2016年02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新世纪以来海外苗族研究述评与译介

    何泠静;

    从文化适应、苗族宗教信仰、青少年读物、医疗卫生、移民经历对比研究等不同领域,对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新世纪海外苗族研究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述评与译介,旨在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医疗人类学视角,动态追踪、了解苗族在西方文化中的生存现状,从而拓展新世纪跨境苗族研究的视野。

    2016年02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大学之道

  • 大学的现代治理——主持人语

    侯长林;

    <正>随着国家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大学在世界大学中的地位也有所变化,但客观地说,改观不是很大。如何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务院于2015年10月正式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会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2016年02期 v.18;No.105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共生理论关照下民族地区教学服务型大学外部治理现代化研究

    张新婷;

    民族地区教学服务型大学外部治理现代化考虑更多的民族性。运用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以及共生模式对民族地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外部治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通过合理定位外部治理中的共生单元、营造适宜的共生环境以及构建一体化共生模式等路径来实现民族地区教学服务型大学外部治理现代化。

    2016年02期 v.18;No.105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大学的现代治理——主持人语

    侯长林;

    <正>随着国家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大学在世界大学中的地位也有所变化,但客观地说,改观不是很大。如何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务院于2015年10月正式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会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2016年02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共生理论关照下民族地区教学服务型大学外部治理现代化研究

    张新婷;

    民族地区教学服务型大学外部治理现代化考虑更多的民族性。运用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以及共生模式对民族地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外部治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通过合理定位外部治理中的共生单元、营造适宜的共生环境以及构建一体化共生模式等路径来实现民族地区教学服务型大学外部治理现代化。

    2016年02期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铜仁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王立平;张成勇;

    自主学习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校在育人发展方面坚持推行自主学习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学生基本自主学习情况、自主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自主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方式等六方面的调查分析,佐证了学校推行自主学习的正确性与适切性。但在其推行过程中也应注意加强导师制建设、加大规章制度宣传、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优化学习的外部环境、合理选择自主学习方式等方面。在针对性解决所出现问题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才能得以发挥更大的效力。

    2016年02期 v.18;No.105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铜仁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王立平;张成勇;

    自主学习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校在育人发展方面坚持推行自主学习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学生基本自主学习情况、自主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自主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方式等六方面的调查分析,佐证了学校推行自主学习的正确性与适切性。但在其推行过程中也应注意加强导师制建设、加大规章制度宣传、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优化学习的外部环境、合理选择自主学习方式等方面。在针对性解决所出现问题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才能得以发挥更大的效力。

    2016年02期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教育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对克里希拉穆提《一生的学习》的解读

    郑国桂;郑国凤;

    克里希拉穆提是印度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著作《一生的学习》是一部影响世界的教育学名著,在书中克氏倡导"完整人"的教育观。其教育思想中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实施途径构成了一套系统的"完整人"培养体系。研究其"完整人"的教育观,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2016年02期 v.18;No.105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教育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对克里希拉穆提《一生的学习》的解读

    郑国桂;郑国凤;

    克里希拉穆提是印度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著作《一生的学习》是一部影响世界的教育学名著,在书中克氏倡导"完整人"的教育观。其教育思想中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实施途径构成了一套系统的"完整人"培养体系。研究其"完整人"的教育观,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2016年02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思想政治教育

  • 自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张成勇;徐秋云;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自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了解自媒体时代的特征和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现状,建设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筑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立网络负面舆情应急机制,完善自媒体教育测评体系,是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2016年02期 v.18;No.105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胡金富;程艳;

    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增强,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加大。高职毕业生要在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2016年02期 v.18;No.105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自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张成勇;徐秋云;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自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了解自媒体时代的特征和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现状,建设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筑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立网络负面舆情应急机制,完善自媒体教育测评体系,是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2016年02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农村生源比例下降背景下农业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

    熊艳红;杨善铭;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高校农村生源比例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它对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为适应思政教育工作的新状况,农业类高校要对思政教育的目标、重心和途径进行调整,并通过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教育队伍的选聘与培训机制、管理约束机制、交流合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

    2016年02期 v.18;No.105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胡金富;程艳;

    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增强,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加大。高职毕业生要在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2016年02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农村生源比例下降背景下农业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

    熊艳红;杨善铭;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高校农村生源比例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它对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为适应思政教育工作的新状况,农业类高校要对思政教育的目标、重心和途径进行调整,并通过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教育队伍的选聘与培训机制、管理约束机制、交流合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

    2016年02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历史文化

  • 屯堡婚俗中“唱四句”的多维解读

    石恪;

    "唱四句"不仅是屯堡人婚俗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这个群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屯堡婚俗仪式中"唱四句"的具体内容为对象,拟从民俗学、文学、美学等层面对其进行多维的解读,探究其在民俗学、文学和美学层面表现出来的特点。

    2016年02期 v.18;No.105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造——以铜仁市民族文化建设为例

    刘艳;

    在资料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民族社会学的角度,对铜仁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造进行了剖析。铜仁文化传承与再造中呈现的宗教形式多样性、文化变迁堕距性、文化资源竞争性、区域利益博弈性,客观上导致了国家与乡土社会、文化传承与文化再造、文化重构与发展转型等社会矛盾。关注转型中文化的传承与再造,是协调国家利益、区域利益、民生利益和谐共生的基础,也是推动铜仁民族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路径。

    2016年02期 v.18;No.105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屯堡婚俗中“唱四句”的多维解读

    石恪;

    "唱四句"不仅是屯堡人婚俗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这个群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屯堡婚俗仪式中"唱四句"的具体内容为对象,拟从民俗学、文学、美学等层面对其进行多维的解读,探究其在民俗学、文学和美学层面表现出来的特点。

    2016年02期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造——以铜仁市民族文化建设为例

    刘艳;

    在资料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民族社会学的角度,对铜仁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造进行了剖析。铜仁文化传承与再造中呈现的宗教形式多样性、文化变迁堕距性、文化资源竞争性、区域利益博弈性,客观上导致了国家与乡土社会、文化传承与文化再造、文化重构与发展转型等社会矛盾。关注转型中文化的传承与再造,是协调国家利益、区域利益、民生利益和谐共生的基础,也是推动铜仁民族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路径。

    2016年02期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黔东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杨秋萍;申豪;裴萍;徐雪;

    抗日战争,以中华民族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多民族聚居的黔东地区,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全力抗战。无数子弟踊跃从军,远赴前线,血洒疆场;后方民众全面动员,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加强参军动员宣传;优待出征军人家属,募捐慰劳抗日将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战时物资运送;严密防范汉奸特务,开展防空防毒演习。这充分体现了黔东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6年02期 v.18;No.105 128-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黔东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杨秋萍;申豪;裴萍;徐雪;

    抗日战争,以中华民族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多民族聚居的黔东地区,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全力抗战。无数子弟踊跃从军,远赴前线,血洒疆场;后方民众全面动员,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加强参军动员宣传;优待出征军人家属,募捐慰劳抗日将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战时物资运送;严密防范汉奸特务,开展防空防毒演习。这充分体现了黔东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6年02期 13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文学与传媒

  • 湖南侗族说唱文学的类型特征及起源发展

    雷霖;

    湖南侗族的说唱文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史诗类说唱、"嘎常"体说唱和"嘎经"体长篇说唱,三者之间存在着继承和演进的关系。侗族民间的叙事传统是湖南侗族说唱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源起,同时在其逐渐发展和成熟过程中,又受到了中国传统说唱文学样式如变文、说话以及地方戏曲的影响。

    2016年02期 v.18;No.105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湖南侗族说唱文学的类型特征及起源发展

    雷霖;

    湖南侗族的说唱文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史诗类说唱、"嘎常"体说唱和"嘎经"体长篇说唱,三者之间存在着继承和演进的关系。侗族民间的叙事传统是湖南侗族说唱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源起,同时在其逐渐发展和成熟过程中,又受到了中国传统说唱文学样式如变文、说话以及地方戏曲的影响。

    2016年02期 14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康巴作家群”的空间化书写研究

    黄群英;

    "康巴作家群"的创作因表现康巴民族风情而备受关注,而独特的空间表现是创作中的亮点,雪域高原的地域特征、甘孜、拉萨以及建构的神性世界,构成了"康巴作家群"空间书写的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魅力,拓展了空间的表现力。

    2016年02期 v.18;No.105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诗意人生——浅谈穆旦诗歌与贵州的关系

    刘瑜;

    穆旦一直是现代诗歌研究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重要诗人,近年来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穆旦一生经历了很多事,与很多地方有过或多或少的联系,尤其是与贵州这个西南地区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他人生的辗转变化,三千里步行至昆明经过贵州时的所见所闻和发表在《贵州日报·革命军诗刊》上的一系列诗作。这些都对穆旦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其诗歌创作风格,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穆旦与贵州的关系。

    2016年02期 v.18;No.105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康巴作家群”的空间化书写研究

    黄群英;

    "康巴作家群"的创作因表现康巴民族风情而备受关注,而独特的空间表现是创作中的亮点,雪域高原的地域特征、甘孜、拉萨以及建构的神性世界,构成了"康巴作家群"空间书写的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魅力,拓展了空间的表现力。

    2016年02期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诗意人生——浅谈穆旦诗歌与贵州的关系

    刘瑜;

    穆旦一直是现代诗歌研究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重要诗人,近年来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穆旦一生经历了很多事,与很多地方有过或多或少的联系,尤其是与贵州这个西南地区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他人生的辗转变化,三千里步行至昆明经过贵州时的所见所闻和发表在《贵州日报·革命军诗刊》上的一系列诗作。这些都对穆旦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其诗歌创作风格,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穆旦与贵州的关系。

    2016年02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艺术与体育

  • 铜仁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音乐培训活动为例

    邱成斌;

    乡村少年宫示范工程,是利用农村学校现有资源为农村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提升技能素质而搭建的平台。调查结果表明各项目少年宫学校开展的活动尚未达到三部委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要求,特别是在音乐活动的开展中存在不少问题。研究了铜仁市乡村少年宫音乐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铜仁市乡村少年宫音乐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建议。

    2016年02期 v.18;No.105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影响退休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因素分析——以宿州学院退休老年人为例

    陈秋如;徐连军;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量法等对退休老年人平衡能力进行测试,探究运动项目、时间、生活习惯等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抽烟、饮酒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有消极的影响;良好的睡眠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2016年02期 v.18;No.105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铜仁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音乐培训活动为例

    邱成斌;

    乡村少年宫示范工程,是利用农村学校现有资源为农村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提升技能素质而搭建的平台。调查结果表明各项目少年宫学校开展的活动尚未达到三部委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要求,特别是在音乐活动的开展中存在不少问题。研究了铜仁市乡村少年宫音乐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铜仁市乡村少年宫音乐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建议。

    2016年02期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美术欣赏课“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

    孙凤娟;

    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一直以来都很有争议,在中小学的"欣赏评述"课型和高中的"美术鉴赏"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尤其难设计。通过结合具体的课程来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认为"过程与方法"是观察、感受的过程与方法,是体验、陈述的过程与方法,是查找、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是思考、感悟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教的过程与方法,更是学生学的过程与方法。

    2016年02期 v.18;No.105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影响退休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因素分析——以宿州学院退休老年人为例

    陈秋如;徐连军;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量法等对退休老年人平衡能力进行测试,探究运动项目、时间、生活习惯等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抽烟、饮酒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有消极的影响;良好的睡眠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2016年02期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美术欣赏课“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

    孙凤娟;

    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一直以来都很有争议,在中小学的"欣赏评述"课型和高中的"美术鉴赏"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尤其难设计。通过结合具体的课程来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认为"过程与方法"是观察、感受的过程与方法,是体验、陈述的过程与方法,是查找、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是思考、感悟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教的过程与方法,更是学生学的过程与方法。

    2016年02期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语言学研究

教育与教学研究

  • 克尔凯郭尔心理学哲学思想及其启示

    刘邦春;洪頵;

    以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想为对象,在研究主观心理学观点的基础上,深刻评判研究颇丰却缺乏反思精神的经验心理学研究倾向,用更睿智的眼光审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克尔凯郭尔所提出的"单一者"、批判"异化"、存在哲学的三种心理学观点,展开了一副汲取西方先进心理学思想,思考正确的存在意义、发现生命价值的新画卷,体现了西方先进心理学哲学家对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之命运的关切。

    2016年02期 v.18;No.105 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与自我调适探析

    王小清;李昌连;

    教师易产生职业心理问题,并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及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复杂、福利待遇缺乏等密切相关。化解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固然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教师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心理的自我调适。

    2016年02期 v.18;No.105 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克尔凯郭尔心理学哲学思想及其启示

    刘邦春;洪頵;

    以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想为对象,在研究主观心理学观点的基础上,深刻评判研究颇丰却缺乏反思精神的经验心理学研究倾向,用更睿智的眼光审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克尔凯郭尔所提出的"单一者"、批判"异化"、存在哲学的三种心理学观点,展开了一副汲取西方先进心理学思想,思考正确的存在意义、发现生命价值的新画卷,体现了西方先进心理学哲学家对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之命运的关切。

    2016年02期 179-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于慧慧;夏冰月;

    通过调查,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但从各因子来看,他们在心理健康各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其中最突出的是学习焦虑、人际交往、身体症状方面的问题。在家庭和学校层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强化父母的责任意识、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提升留守儿童自身的心理弹性。

    2016年02期 v.18;No.105 183-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与自我调适探析

    王小清;李昌连;

    教师易产生职业心理问题,并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及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复杂、福利待遇缺乏等密切相关。化解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固然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教师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心理的自我调适。

    2016年02期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于慧慧;夏冰月;

    通过调查,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但从各因子来看,他们在心理健康各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其中最突出的是学习焦虑、人际交往、身体症状方面的问题。在家庭和学校层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强化父母的责任意识、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提升留守儿童自身的心理弹性。

    2016年02期 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当代大学生就业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陈微微;

    在扩大就业的战略背景下,就业率成为评判高校就业水平的首要标准。然而,其另一标准即就业质量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如就业满意度低、收入不高、就业歧视多发等引起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构建当代大学生就业质量法律保障机制,旨在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完善保障就业质量的法律、法规,健全司法救济途径,加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资金投入,更新高校人才培养理念,鼓励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明确各级政府、高校、就业服务机构和企业的相关职责和职能,自上而下理顺关系,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就业环境,在扩大就业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量"与"质"并重。

    2016年02期 v.18;No.105 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当代大学生就业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陈微微;

    在扩大就业的战略背景下,就业率成为评判高校就业水平的首要标准。然而,其另一标准即就业质量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如就业满意度低、收入不高、就业歧视多发等引起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构建当代大学生就业质量法律保障机制,旨在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完善保障就业质量的法律、法规,健全司法救济途径,加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资金投入,更新高校人才培养理念,鼓励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明确各级政府、高校、就业服务机构和企业的相关职责和职能,自上而下理顺关系,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就业环境,在扩大就业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量"与"质"并重。

    2016年02期 19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对“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治市理念的解读(笔谈)

    侯长林;叶丹;梁正海;皮坤乾;廖延林;张江林;罗静;李锦伟;赖全;

    铜仁市市委书记夏庆丰同志2015年11月9日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追求良好"大生态"营造发展"小气候"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提出了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的治市理念。围绕综合生态观这一全新的包容性新概念、新思维进行解读,应采用综合的、系统的辩证思维和方法,找到其与中央、省委精神的结合点,把政策精神翻译为群众语言,让"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的治市理念接上地气,拉近理论与广大群众的距离。

    2016年02期 v.18;No.105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对“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治市理念的解读(笔谈)

    侯长林;叶丹;梁正海;皮坤乾;廖延林;张江林;罗静;李锦伟;赖全;

    铜仁市市委书记夏庆丰同志2015年11月9日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追求良好"大生态"营造发展"小气候"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提出了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的治市理念。围绕综合生态观这一全新的包容性新概念、新思维进行解读,应采用综合的、系统的辩证思维和方法,找到其与中央、省委精神的结合点,把政策精神翻译为群众语言,让"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的治市理念接上地气,拉近理论与广大群众的距离。

    2016年02期 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