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学报

访问量:142466

梵净国学

  • 回归经典与经典回归——主持人语

    范子烨;

    <正>在文学的星空中,那些璀璨的星辰总是能够穿越历史的长空向我们发出永恒的光辉;在这光辉的照耀之下,我既珍重现世的幸福,又超拔了尘世的苦难,建立起自我的自由的宁静的恬美的精神世界。人类需要文学经典,就像需要阳光、食物和水一样。同时,对文学经典以及阅读自由、阅读机会的渴求,也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层次,因为这种渴求显示了人类本性中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活动。一个人一群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特质,实际上就生成于经典阅读的过程中。

    2016年01期 v.18;No.10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文学经典学发凡

    詹福瑞;

    经典属于优秀的文学遗产,但不是只具有标本意义的文学遗产,而是"活性"的、仍然参与当世文化建设的文学遗产。经典的形成,首先来自它自身的品质,如传世性、普适性、权威性、耐读性等。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在其传播过程中,确立其经典的地位。当然,经典文本所具有的品质,还仅仅是其成为经典的文本条件。必须承认,经典是在传播过程中建构而成的。文章试图调和"正典"和"非典"两家的观点,首先在分析历史遗留下来并被认可的经典的基础上,讨论何为经典,经典的价值及其存在的意义;而后再来探讨经典在历史的传播与建构过程中,经典与政治、媒体以及教育的关系,以及大众阅读与经典面临的挑战问题。

    2016年01期 v.18;No.104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回归经典与经典回归——主持人语

    范子烨;

    <正>在文学的星空中,那些璀璨的星辰总是能够穿越历史的长空向我们发出永恒的光辉;在这光辉的照耀之下,我既珍重现世的幸福,又超拔了尘世的苦难,建立起自我的自由的宁静的恬美的精神世界。人类需要文学经典,就像需要阳光、食物和水一样。同时,对文学经典以及阅读自由、阅读机会的渴求,也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层次,因为这种渴求显示了人类本性中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活动。一个人一群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特质,实际上就生成于经典阅读的过程中。

    2016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文学经典学发凡

    詹福瑞;

    经典属于优秀的文学遗产,但不是只具有标本意义的文学遗产,而是"活性"的、仍然参与当世文化建设的文学遗产。经典的形成,首先来自它自身的品质,如传世性、普适性、权威性、耐读性等。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在其传播过程中,确立其经典的地位。当然,经典文本所具有的品质,还仅仅是其成为经典的文本条件。必须承认,经典是在传播过程中建构而成的。文章试图调和"正典"和"非典"两家的观点,首先在分析历史遗留下来并被认可的经典的基础上,讨论何为经典,经典的价值及其存在的意义;而后再来探讨经典在历史的传播与建构过程中,经典与政治、媒体以及教育的关系,以及大众阅读与经典面临的挑战问题。

    2016年01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屈原后期的心境障碍及其沉江结局

    陈桐生;

    屈原在作品中反复抒发了抑郁、焦虑、烦闷、愁苦、寂寞、孤独、悲伤、失眠等种种精神心理苦痛,多次表示要效法彭咸,以投水自杀作为自己的人生结局。两千多年来,楚辞研究者都把屈原描述的精神心理症状看成是一个健康人遭受打击之后的精神痛苦。从精神心理的科学角度来看,屈原在遭谗被疏之后,应该是患上了严重的心境障碍,这个病症整整折磨了屈原的后半生,它多方面地影响到屈原的认知、行为及其楚辞创作,导致他最终选择自杀作为自己的人生结局。指出屈原后期罹患心境障碍这一事实,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屈原其人其作。

    2016年01期 v.18;No.104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屈原后期的心境障碍及其沉江结局

    陈桐生;

    屈原在作品中反复抒发了抑郁、焦虑、烦闷、愁苦、寂寞、孤独、悲伤、失眠等种种精神心理苦痛,多次表示要效法彭咸,以投水自杀作为自己的人生结局。两千多年来,楚辞研究者都把屈原描述的精神心理症状看成是一个健康人遭受打击之后的精神痛苦。从精神心理的科学角度来看,屈原在遭谗被疏之后,应该是患上了严重的心境障碍,这个病症整整折磨了屈原的后半生,它多方面地影响到屈原的认知、行为及其楚辞创作,导致他最终选择自杀作为自己的人生结局。指出屈原后期罹患心境障碍这一事实,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屈原其人其作。

    2016年01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枚乘《七发》的背景依托及时空调遣

    贾学鸿;

    《七发》把对话双方设定为吴客和楚太子,是以汉初同姓诸侯分布的格局及吴、楚两国的交往为背景。吴客是枚乘本人的投影,楚太子角色的设定则反映出楚国宫廷所享受的特殊待遇。《七发》有关狩猎事象的叙述,得益于枚乘曾经担任武职侍从的人生经历,体现的是吴地尚武风气。广陵观涛板块出现的地名,有的是确指其地,有的则是泛指,还有的采用指代的方式,应该加以区分。有的地名与神话传说存在关联,是吴地文化的历史积淀。广陵观涛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色彩描写有明暗之别;潮水涨落的曲线构成作品的叙事脉络,缓急相济,在时间的剪裁上颇具匠心。

    2016年01期 v.18;No.104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枚乘《七发》的背景依托及时空调遣

    贾学鸿;

    《七发》把对话双方设定为吴客和楚太子,是以汉初同姓诸侯分布的格局及吴、楚两国的交往为背景。吴客是枚乘本人的投影,楚太子角色的设定则反映出楚国宫廷所享受的特殊待遇。《七发》有关狩猎事象的叙述,得益于枚乘曾经担任武职侍从的人生经历,体现的是吴地尚武风气。广陵观涛板块出现的地名,有的是确指其地,有的则是泛指,还有的采用指代的方式,应该加以区分。有的地名与神话传说存在关联,是吴地文化的历史积淀。广陵观涛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色彩描写有明暗之别;潮水涨落的曲线构成作品的叙事脉络,缓急相济,在时间的剪裁上颇具匠心。

    2016年01期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辛词学东坡的微观考察

    汪洋;

    前人主要从词风、思想内容等宏观角度探讨辛词学东坡。文章则主要从微观角度着眼,由文本细读入手,从辛词化用、引用东坡词,模仿东坡词,继承东坡词用典技巧,学习东坡词幽默、调笑笔法等四方面进行考察。

    2016年01期 v.18;No.104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辛词学东坡的微观考察

    汪洋;

    前人主要从词风、思想内容等宏观角度探讨辛词学东坡。文章则主要从微观角度着眼,由文本细读入手,从辛词化用、引用东坡词,模仿东坡词,继承东坡词用典技巧,学习东坡词幽默、调笑笔法等四方面进行考察。

    2016年01期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聊斋志异》与《诗经》

    赵伯陶;

    在明清科举考试中,"四书"的八股文写作属于必考项目,而且是中试与否的主要依据。《诗经》作为中国儒家的传统经典"五经"之一,属于科举考试中士子"各占一经"中的选项,在场屋中,其重要性明显逊于"四书"。然而作为中国传统诗歌的源头之作,《诗经》在旧时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崇高,平时文人相互应酬离不开诗歌唱和,而欲为写诗打牢基础,首先须从《诗经》的诵读开始。蒲松龄凝结大半生心血的《聊斋志异》写作受到《诗经》的影响不言而喻。文章从注家理解《聊斋志异》所涉及的《诗经》书证正确与否、从蒲松龄如何巧妙灵活运用《诗经》语词等方面立论,就《聊斋志异》与《诗经》关系的四个方面加以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2016年01期 v.18;No.104 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聊斋志异》与《诗经》

    赵伯陶;

    在明清科举考试中,"四书"的八股文写作属于必考项目,而且是中试与否的主要依据。《诗经》作为中国儒家的传统经典"五经"之一,属于科举考试中士子"各占一经"中的选项,在场屋中,其重要性明显逊于"四书"。然而作为中国传统诗歌的源头之作,《诗经》在旧时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崇高,平时文人相互应酬离不开诗歌唱和,而欲为写诗打牢基础,首先须从《诗经》的诵读开始。蒲松龄凝结大半生心血的《聊斋志异》写作受到《诗经》的影响不言而喻。文章从注家理解《聊斋志异》所涉及的《诗经》书证正确与否、从蒲松龄如何巧妙灵活运用《诗经》语词等方面立论,就《聊斋志异》与《诗经》关系的四个方面加以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2016年01期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论清朝侍卫的众生相——奕赓在子弟书中的反思

    赵雪莹;

    文章综合探讨爱新觉罗·奕赓两篇有关侍卫的作品——《侍卫论》及《鶴侶自叹》,二者与其担任了五年的侍卫经历(1831~1836)和其对此职业的敏锐观察息息相关。前者生动地描述了侍卫的生活形态,并且对不同类型的侍卫加以讽刺;后者通过今昔对比,比较其过去的侍卫生涯以及而今的穷困潦倒及世态炎凉。重要的是,这两篇作品不仅反映了奕赓的自责,更谱写了侍卫的众生相。换言之,侍卫这一职业像一个窗口,奕赓以过来人的身份,向读者揭示了当时京旗侍卫的不良风气和种种问题。

    2016年01期 v.18;No.104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 论清朝侍卫的众生相——奕赓在子弟书中的反思

    赵雪莹;

    文章综合探讨爱新觉罗·奕赓两篇有关侍卫的作品——《侍卫论》及《鶴侶自叹》,二者与其担任了五年的侍卫经历(1831~1836)和其对此职业的敏锐观察息息相关。前者生动地描述了侍卫的生活形态,并且对不同类型的侍卫加以讽刺;后者通过今昔对比,比较其过去的侍卫生涯以及而今的穷困潦倒及世态炎凉。重要的是,这两篇作品不仅反映了奕赓的自责,更谱写了侍卫的众生相。换言之,侍卫这一职业像一个窗口,奕赓以过来人的身份,向读者揭示了当时京旗侍卫的不良风气和种种问题。

    2016年01期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武陵论坛

  • 愈久弥新的土司研究——主持人语

    黄柏权;

    <正>土司是中国历史上的官职。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册封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为世袭地方官,通过他们对当地各族人民进行管理,以达到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统治的目的。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统治西南、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和策略。中国的土司制度形成于元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结束于20世纪初,历时长达1000多年。学界对土司和土司制度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度成为中国民族史研究领域的重点与热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

    2016年01期 v.18;No.104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国权与民俗:试论改土归流与土家族饮酒习俗的变迁

    郗玉松;

    从唐代开始,土家族地区就盛行咂酒习俗。咂酒是土家族地区民众交往的重要习俗,反映了土家族民众日常交往中的热情好客,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清代雍正时期,湖广土家族地区普遍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后,国家权力直接深入民族社区,流官在土家族地区推行乡饮酒礼,其目的是推行国家价值理念,迅速建立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之后,土家族地区的咂酒习俗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2016年01期 v.18;No.104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愈久弥新的土司研究——主持人语

    黄柏权;

    <正>土司是中国历史上的官职。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册封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为世袭地方官,通过他们对当地各族人民进行管理,以达到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统治的目的。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统治西南、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和策略。中国的土司制度形成于元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结束于20世纪初,历时长达1000多年。学界对土司和土司制度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度成为中国民族史研究领域的重点与热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

    2016年01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国权与民俗:试论改土归流与土家族饮酒习俗的变迁

    郗玉松;

    从唐代开始,土家族地区就盛行咂酒习俗。咂酒是土家族地区民众交往的重要习俗,反映了土家族民众日常交往中的热情好客,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清代雍正时期,湖广土家族地区普遍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后,国家权力直接深入民族社区,流官在土家族地区推行乡饮酒礼,其目的是推行国家价值理念,迅速建立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之后,土家族地区的咂酒习俗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2016年01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思州土司研究述评

    张旭;

    思州土司是贵州历史上势力较大的土司之一,兴于元而亡于明,为治理少数民族、维系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针对思州土司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迭出,主要围绕承袭沿革、族属问题、与国家王朝的互动关系、改土归流及其评价、土司文化遗产五个方面展开深入研讨。下一步应充分挖掘文献资料的历史价值,积极利用土司文化遗产的"活化石"作用,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化研究主题。

    2016年01期 v.18;No.104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鄂西南土司文化遗产的视图化研究

    李学敏;

    鄂西南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而文化视图化的兴起为其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发展模式。对鄂西南土司文化遗产采取视图化的保护方式不仅存在着必然性,而且具有可行性。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提出五种土司文化遗产视图化的途径,即舞台化、广场化、固态化、影视化及对工农业产品的渗透,并希望借此为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效参照。

    2016年01期 v.18;No.104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思州土司研究述评

    张旭;

    思州土司是贵州历史上势力较大的土司之一,兴于元而亡于明,为治理少数民族、维系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针对思州土司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迭出,主要围绕承袭沿革、族属问题、与国家王朝的互动关系、改土归流及其评价、土司文化遗产五个方面展开深入研讨。下一步应充分挖掘文献资料的历史价值,积极利用土司文化遗产的"活化石"作用,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化研究主题。

    2016年01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鄂西南土司文化遗产的视图化研究

    李学敏;

    鄂西南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而文化视图化的兴起为其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发展模式。对鄂西南土司文化遗产采取视图化的保护方式不仅存在着必然性,而且具有可行性。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提出五种土司文化遗产视图化的途径,即舞台化、广场化、固态化、影视化及对工农业产品的渗透,并希望借此为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效参照。

    2016年01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大学之道

  • 大学是色彩缤纷的——主持人语

    侯长林;

    <正>大学是什么?纽曼说,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怀特海说,大学是应该充满想象力的;弗莱克斯纳说,大学是复杂的有机组织;雅斯贝尔斯说,大学是探求真理的共同体;克拉克·克尔说,大学是多元巨型的……这些观点和看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学的内涵和运行规律。但是,每当遇到什么是大学,大学有哪些特征等关于大学的基本问题时,许多人都是惶惑的,包括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大学并治理大学的人。

    2016年01期 v.18;No.104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摭说大学之大 领悟大学之道

    陈浩;

    在一些大学,不同程度地存在本性迷失、精神失守、文化不彰、改革悬浮、提质乏力等问题。当下有必要对"什么是大学之大"进行多重梳理,进一步唤起人们对"何谓大学"、"大学何为"等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和再探索。大学之道蕴于"大",大学之"大"寓正义,大处着眼心畅亮,识大悟大格局大;只有坚持不懈地尊道行义,才是大学正确的选择。

    2016年01期 v.18;No.104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大学是色彩缤纷的——主持人语

    侯长林;

    <正>大学是什么?纽曼说,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怀特海说,大学是应该充满想象力的;弗莱克斯纳说,大学是复杂的有机组织;雅斯贝尔斯说,大学是探求真理的共同体;克拉克·克尔说,大学是多元巨型的……这些观点和看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学的内涵和运行规律。但是,每当遇到什么是大学,大学有哪些特征等关于大学的基本问题时,许多人都是惶惑的,包括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大学并治理大学的人。

    2016年01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摭说大学之大 领悟大学之道

    陈浩;

    在一些大学,不同程度地存在本性迷失、精神失守、文化不彰、改革悬浮、提质乏力等问题。当下有必要对"什么是大学之大"进行多重梳理,进一步唤起人们对"何谓大学"、"大学何为"等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和再探索。大学之道蕴于"大",大学之"大"寓正义,大处着眼心畅亮,识大悟大格局大;只有坚持不懈地尊道行义,才是大学正确的选择。

    2016年01期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教学服务型大学特色的形成、表现及培育

    罗静;

    教学服务型大学特色形成主要受到历史发展和地域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并且,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特色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特色主要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三条途径,在社会服务职能上得到全方位的表现;其特色培育的内容包括唤醒自觉、坚持原则、制定规划、明确重点、重视实施和注重评价六个方面。

    2016年01期 v.18;No.104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教学服务型高校培养教师服务能力的机制分析

    罗洁颖;钟华;

    目前,"教学服务型大学"在高等教育界是一个较为热门的研究主题,探讨教学服务型高校教师服务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培养高校教师服务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如高校定位不明确,高校教师能力结构欠缺,机制还不完善;为此,从理念转变、制度设计、教师自身三方面构建起教师服务能力的培养机制,可有效地促进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

    2016年01期 v.18;No.104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教学服务型大学特色的形成、表现及培育

    罗静;

    教学服务型大学特色形成主要受到历史发展和地域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并且,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特色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特色主要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三条途径,在社会服务职能上得到全方位的表现;其特色培育的内容包括唤醒自觉、坚持原则、制定规划、明确重点、重视实施和注重评价六个方面。

    2016年01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铜仁学院为例

    叶丹;何波;王梅;

    从大学职能视角,以铜仁学院为例,辨析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厘清类型定位,找准转型路径,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确立社会服务中心,兼顾人才培养和应用性开发研究的职能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培育特色,固化模式,走教学服务型大学发展道路。这一路径是符合其发展目标的,不失为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的战略对策。

    2016年01期 v.18;No.104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教学服务型高校培养教师服务能力的机制分析

    罗洁颖;钟华;

    目前,"教学服务型大学"在高等教育界是一个较为热门的研究主题,探讨教学服务型高校教师服务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培养高校教师服务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如高校定位不明确,高校教师能力结构欠缺,机制还不完善;为此,从理念转变、制度设计、教师自身三方面构建起教师服务能力的培养机制,可有效地促进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

    2016年01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铜仁学院为例

    叶丹;何波;王梅;

    从大学职能视角,以铜仁学院为例,辨析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厘清类型定位,找准转型路径,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确立社会服务中心,兼顾人才培养和应用性开发研究的职能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培育特色,固化模式,走教学服务型大学发展道路。这一路径是符合其发展目标的,不失为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的战略对策。

    2016年01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刍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基于战略联盟的视角

    万华;

    战略联盟是市场主体进行松散联合,具有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组织模式;构建校企战略联盟既体现了校企合作组织的内在要求,促进校企利益主体有效合作;又体现了产业结构变化对校企合作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校企合作,提高合作效益。构建校企战略联盟,要求强化合作各方利益共享,充分发挥政府与行业协会协同组织管理功能,完善校企联盟组织机构和运行管理体系;还要求建立法规条例,给校企合作提供法律支持。

    2016年01期 v.18;No.104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刍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基于战略联盟的视角

    万华;

    战略联盟是市场主体进行松散联合,具有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组织模式;构建校企战略联盟既体现了校企合作组织的内在要求,促进校企利益主体有效合作;又体现了产业结构变化对校企合作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校企合作,提高合作效益。构建校企战略联盟,要求强化合作各方利益共享,充分发挥政府与行业协会协同组织管理功能,完善校企联盟组织机构和运行管理体系;还要求建立法规条例,给校企合作提供法律支持。

    2016年01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政治与法律

  • 防止公权滥用的现实选择:以权利监督权力

    王友云;宋丽;

    对公权力的制约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那到底靠什么来制约公权力呢?学界提出依靠权力相互制约,依靠行政法制,规范行政权力和行政程序等等,但都不能真正实现对权力的制约。从长远来看,必须积极发展公民权利,发展公民的监督权。由此,完善权利监督机制,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是我国防止公权滥用的现实选择。

    2016年01期 v.18;No.104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浅谈我国民法时效制度

    林志方;

    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大部分以苏联模式为借鉴而建立的时效制度已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制度设计、制度名称、立法体例和价值倾向等远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因此完善时效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就制度设计、对消除时效予以正名、取得时效的引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

    2016年01期 v.18;No.104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防止公权滥用的现实选择:以权利监督权力

    王友云;宋丽;

    对公权力的制约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那到底靠什么来制约公权力呢?学界提出依靠权力相互制约,依靠行政法制,规范行政权力和行政程序等等,但都不能真正实现对权力的制约。从长远来看,必须积极发展公民权利,发展公民的监督权。由此,完善权利监督机制,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是我国防止公权滥用的现实选择。

    2016年01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新常态下的老子《道德经》和谐思想探微

    张志会;

    老子有十分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包括和谐的宇宙观、和谐的社会观以及和谐的修养观。老子和谐观的思想精髓是以民为本、公平正义和敬畏自然,这对于新常态下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2016年01期 v.18;No.104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浅谈我国民法时效制度

    林志方;

    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大部分以苏联模式为借鉴而建立的时效制度已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制度设计、制度名称、立法体例和价值倾向等远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因此完善时效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就制度设计、对消除时效予以正名、取得时效的引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

    2016年01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孙思邈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胡安徽;

    孙思邈有朴实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无欲无求,淡泊名利;一视同仁,不分等级;竭尽全力,乐于奉献;换位思考,真心体谅;重视医术,提高技能。孙思邈民本思想对当代教师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保持平和心态、对学生的公平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创造和谐师生关系。

    2016年01期 v.18;No.104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新常态下的老子《道德经》和谐思想探微

    张志会;

    老子有十分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包括和谐的宇宙观、和谐的社会观以及和谐的修养观。老子和谐观的思想精髓是以民为本、公平正义和敬畏自然,这对于新常态下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2016年01期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孙思邈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胡安徽;

    孙思邈有朴实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无欲无求,淡泊名利;一视同仁,不分等级;竭尽全力,乐于奉献;换位思考,真心体谅;重视医术,提高技能。孙思邈民本思想对当代教师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保持平和心态、对学生的公平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创造和谐师生关系。

    2016年01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历史文化

  • 中国古代牛的用途和黄牛、水牛

    王曾瑜;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牛作为主要的畜力,除了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外,还可以用于运输。牛的经济价值也非常大,可用于皮革、军器制造、药材等。本文即旁征博引地对牛的广泛用途进行了论证。

    2016年01期 v.18;No.104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北宋灭亡与宦官——驳北宋无“阉祸”论

    汪圣铎;

    有宋一代,宦官始终没有篡位者,也没有以军队胁迫皇帝者,但宦祸仍然严重。如北宋末年,宦官不仅势力空前膨胀,而且与宰执勾结掌控政局,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国家长远利益而言,北宋的"阉祸"比前代更深刻,更严重。

    2016年01期 v.18;No.104 11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中国古代牛的用途和黄牛、水牛

    王曾瑜;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牛作为主要的畜力,除了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外,还可以用于运输。牛的经济价值也非常大,可用于皮革、军器制造、药材等。本文即旁征博引地对牛的广泛用途进行了论证。

    2016年01期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北宋灭亡与宦官——驳北宋无“阉祸”论

    汪圣铎;

    有宋一代,宦官始终没有篡位者,也没有以军队胁迫皇帝者,但宦祸仍然严重。如北宋末年,宦官不仅势力空前膨胀,而且与宰执勾结掌控政局,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国家长远利益而言,北宋的"阉祸"比前代更深刻,更严重。

    2016年01期 12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岳家军的指挥机关的名称与演变

    史泠歌;

    南宋初年,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军队的指挥机关的名称也在不断演变。以岳家军为例,分析讨论了岳家军指挥机关的演变过程,直观展现了南宋初年军制变化。

    2016年01期 v.18;No.104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论宋代宗正寺、宗正司对宗室教育的保障作用

    刘迪;

    赵宋王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注重传授文化知识,发展教育,尤其是在宗室教育的问题上,更为关注。宋代宗正寺及衍生出来的大宗正司、外宗正司,作为宗室管理机构对宗室教育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宋代宗正寺、宗正司既是宫学、宗学的主管机构,采用多方举措促进宗室学校的持续发展,更对宗室子弟的教师进行监督管理,同时还根据宗室子弟学习的情况,对其进行奖励和惩罚。这些措施保证了宗室教育顺利发展,也是宋朝崇向文治政策的重要表现。

    2016年01期 v.18;No.104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岳家军的指挥机关的名称与演变

    史泠歌;

    南宋初年,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军队的指挥机关的名称也在不断演变。以岳家军为例,分析讨论了岳家军指挥机关的演变过程,直观展现了南宋初年军制变化。

    2016年01期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论宋代宗正寺、宗正司对宗室教育的保障作用

    刘迪;

    赵宋王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注重传授文化知识,发展教育,尤其是在宗室教育的问题上,更为关注。宋代宗正寺及衍生出来的大宗正司、外宗正司,作为宗室管理机构对宗室教育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宋代宗正寺、宗正司既是宫学、宗学的主管机构,采用多方举措促进宗室学校的持续发展,更对宗室子弟的教师进行监督管理,同时还根据宗室子弟学习的情况,对其进行奖励和惩罚。这些措施保证了宗室教育顺利发展,也是宋朝崇向文治政策的重要表现。

    2016年01期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文学与传媒

  • 道具在话剧《青春百分百》剧中的贯穿作用

    贺祝平;

    戏剧舞台上的道具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舞台道具的实用生活价值与艺术美学价值融为一体,展现在观众的视线中,在剧场里散发出强烈的感染力量。一个具有艺术性的视觉形象道具,能揭示深刻的主题立意,比起那些干瘪的、平庸的说教台词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能获得观众的共鸣,并且能让观众感受到剧中表达的深刻意义。《青春百分百》中的道具红领巾在剧中是灵魂,是核心,是任何手段无法替代的。

    2016年01期 v.18;No.104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贵州文学版图中的黔东作家群

    孙向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黔东逐渐成为贵州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板块,"贵州文学看黔东"已成为人们的基本共识。黔东作家群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人文地理的文化认同和家园情怀的共同坚守。创作队伍稳定,创作体裁广泛,创作团队众多,创作影响广泛,是黔东作家群体的基本特征。

    2016年01期 v.18;No.104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贵州文学版图中的黔东作家群

    孙向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黔东逐渐成为贵州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板块,"贵州文学看黔东"已成为人们的基本共识。黔东作家群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人文地理的文化认同和家园情怀的共同坚守。创作队伍稳定,创作体裁广泛,创作团队众多,创作影响广泛,是黔东作家群体的基本特征。

    2016年01期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韩翃及其诗歌研究述评

    鞠飞;

    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学界对韩翃的生平及其诗歌的研究情况。从研究的队伍来看,老、中、青学者兼具。从研究内容看,学界对韩翃其人其诗的研究可谓全面、系统和深入。但从研究成果来看,有分量的专著、论文不多,需进一步努力。

    2016年01期 v.18;No.104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论《诗经》中居住行为的文化意蕴

    谭梅;

    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样的诗歌艺术,更为我们揭示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水平及特点。《诗经》中的衣食住行、一草一木乃至鸟兽虫鱼都可能与《诗经》时代的社会状况以及风俗文化相互关联。特别是《诗经》中关于人们居住行为的描写,为我们还原了这一时期的生活面貌,这些种类多样的居住行为充分体现了《诗经》时代的社会文化内涵,为我们挖掘探索《诗经》作品的原貌提供了线索。

    2016年01期 v.18;No.104 14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韩翃及其诗歌研究述评

    鞠飞;

    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学界对韩翃的生平及其诗歌的研究情况。从研究的队伍来看,老、中、青学者兼具。从研究内容看,学界对韩翃其人其诗的研究可谓全面、系统和深入。但从研究成果来看,有分量的专著、论文不多,需进一步努力。

    2016年01期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论《诗经》中居住行为的文化意蕴

    谭梅;

    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样的诗歌艺术,更为我们揭示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水平及特点。《诗经》中的衣食住行、一草一木乃至鸟兽虫鱼都可能与《诗经》时代的社会状况以及风俗文化相互关联。特别是《诗经》中关于人们居住行为的描写,为我们还原了这一时期的生活面貌,这些种类多样的居住行为充分体现了《诗经》时代的社会文化内涵,为我们挖掘探索《诗经》作品的原貌提供了线索。

    2016年01期 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孤独的革命话语——以莫言的《生死疲劳》为例

    翟倩;

    《生死疲劳》这部小说从一九五零年一月一日讲起,讲述了主人公西门闹经历了驴、牛、猪、狗、猴六道轮回最后重返人间的故事。文章分析人称转换的不同效果,利用历史再现法分别阐释了激进的,保守的,狂欢的革命话语。

    2016年01期 v.18;No.104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孤独的革命话语——以莫言的《生死疲劳》为例

    翟倩;

    《生死疲劳》这部小说从一九五零年一月一日讲起,讲述了主人公西门闹经历了驴、牛、猪、狗、猴六道轮回最后重返人间的故事。文章分析人称转换的不同效果,利用历史再现法分别阐释了激进的,保守的,狂欢的革命话语。

    2016年01期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经济学与管理学

  • 西南地区私人生态产品市场的运作研究

    刘卫华;孙爱真;

    相比于公共生态产品,私人生态产品是具有排他性的绿色私人产品的总称,其以第二产业的生态产品为主体。当前,西南地区私人生态产品的生产以节能减排为主要手段,仍存在节能减排标准不清晰、激励不当、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采用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两种机制,提出以城市功能区优化为主导的宏观调控,以碳交易为主体的事前管理,以生产工艺定碳税税基为主体的事后管理等政策建议,以增强西南地区私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2016年01期 v.18;No.104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透过新修订的《证券法》探讨股权众筹的发展

    史大为;黄尹旭;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不仅为即将开展试点的股权众筹提供了法律支持,而且还为P2P的证券化以及直接发行众筹债券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股权众筹的规范开展,监管层应从融资者、股权众筹平台与投资者三个层面制定政策,从而使众筹平台明确自身的监管责任,让投资者获得有安全保障的资金,让融资者享受到融资的便利。

    2016年01期 v.18;No.104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西南地区私人生态产品市场的运作研究

    刘卫华;孙爱真;

    相比于公共生态产品,私人生态产品是具有排他性的绿色私人产品的总称,其以第二产业的生态产品为主体。当前,西南地区私人生态产品的生产以节能减排为主要手段,仍存在节能减排标准不清晰、激励不当、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采用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两种机制,提出以城市功能区优化为主导的宏观调控,以碳交易为主体的事前管理,以生产工艺定碳税税基为主体的事后管理等政策建议,以增强西南地区私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2016年01期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透过新修订的《证券法》探讨股权众筹的发展

    史大为;黄尹旭;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不仅为即将开展试点的股权众筹提供了法律支持,而且还为P2P的证券化以及直接发行众筹债券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股权众筹的规范开展,监管层应从融资者、股权众筹平台与投资者三个层面制定政策,从而使众筹平台明确自身的监管责任,让投资者获得有安全保障的资金,让融资者享受到融资的便利。

    2016年01期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语言学研究

  • 从模因论角度看中文网络流行语国际化现象

    胡丽娜;林艳;

    文章回顾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进入西方话语体系的一些中文词汇,分析了中文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方式及其国际化的主要原因,指出模因正是网络流行语被不断复制、传播之根源。

    2016年01期 v.18;No.104 16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X乎乎”的“大三角”考察

    肖湘维;

    "X乎乎"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ABB式形容词。论文将从"普-方-古"这个大三角来考察"X乎乎"的个性。"普角"探讨了X的不对称现象和"X乎乎"的内部结构,发现"X乎乎"中使用频率较高的X大都具有[+多量]语义特征,而在结构上则具有很强的类化性。从语用上主要讨论它在使用时对感情色彩和量度的选择。"方角"考察主要考察"X乎乎"的南北分布差异。"古角"考察则对"X乎乎"的来源进行了可能的拟测。

    2016年01期 v.18;No.104 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从模因论角度看中文网络流行语国际化现象

    胡丽娜;林艳;

    文章回顾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进入西方话语体系的一些中文词汇,分析了中文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方式及其国际化的主要原因,指出模因正是网络流行语被不断复制、传播之根源。

    2016年01期 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X乎乎”的“大三角”考察

    肖湘维;

    "X乎乎"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ABB式形容词。论文将从"普-方-古"这个大三角来考察"X乎乎"的个性。"普角"探讨了X的不对称现象和"X乎乎"的内部结构,发现"X乎乎"中使用频率较高的X大都具有[+多量]语义特征,而在结构上则具有很强的类化性。从语用上主要讨论它在使用时对感情色彩和量度的选择。"方角"考察主要考察"X乎乎"的南北分布差异。"古角"考察则对"X乎乎"的来源进行了可能的拟测。

    2016年01期 179-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教育与教学研究

  •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布依语直接词汇教学

    王卫敏;

    词汇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提高二语词汇的学习效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领域。语义场理论是现代语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为词汇教学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在布依语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结合语义场理论,探讨直接词汇教学法在布依语词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2016年01期 v.18;No.104 179-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布依语直接词汇教学

    王卫敏;

    词汇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提高二语词汇的学习效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领域。语义场理论是现代语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为词汇教学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在布依语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结合语义场理论,探讨直接词汇教学法在布依语词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2016年01期 18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普修挺身式跳远的教学实验研究

    雷雨;谭小春;鲁娜娜;

    将前馈反馈教学法应用于挺身式跳远技术课的教学,通过绘制关键技术动作过程图,强化前馈信息对正确技术动作的认知以及与反馈控制原理的紧密结合,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研究结论如下:前馈反馈教学法中使用关键技术绘图的手段,有利于学生掌握好挺身式跳远的技术和增加学生跳远的远度,可提高挺身式跳远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016年01期 v.18;No.104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疏梅;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社会,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革。针对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首先阐释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良的必要性;其次,针对该专业适合采用怎样的人才培养路径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2016年01期 v.18;No.104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普修挺身式跳远的教学实验研究

    雷雨;谭小春;鲁娜娜;

    将前馈反馈教学法应用于挺身式跳远技术课的教学,通过绘制关键技术动作过程图,强化前馈信息对正确技术动作的认知以及与反馈控制原理的紧密结合,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研究结论如下:前馈反馈教学法中使用关键技术绘图的手段,有利于学生掌握好挺身式跳远的技术和增加学生跳远的远度,可提高挺身式跳远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016年01期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疏梅;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社会,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革。针对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首先阐释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良的必要性;其次,针对该专业适合采用怎样的人才培养路径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2016年01期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全国桃源文化研讨会暨陶渊明诞辰1650周年纪念会在铜仁学院召开

    白彬彬;

    <正>2015年11月20日,全国桃源文化研讨会暨陶渊明诞辰1650周年(365—2015)纪念会在贵州铜仁举行。会议由铜仁学院主办,贵州省武陵民族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20余人与会并作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共收到各类论文30余篇,其中不乏内容丰富、论证谨严、富有创见的佳作。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对陶渊明的情感思想、诗文艺术、接受影响等方面进行阐释,开拓了陶渊明研究的深度

    2016年01期 v.18;No.104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全国桃源文化研讨会暨陶渊明诞辰1650周年纪念会在铜仁学院召开

    白彬彬;

    <正>2015年11月20日,全国桃源文化研讨会暨陶渊明诞辰1650周年(365—2015)纪念会在贵州铜仁举行。会议由铜仁学院主办,贵州省武陵民族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20余人与会并作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共收到各类论文30余篇,其中不乏内容丰富、论证谨严、富有创见的佳作。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对陶渊明的情感思想、诗文艺术、接受影响等方面进行阐释,开拓了陶渊明研究的深度

    2016年01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声明

    <正>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系列数据库产品中,并许可其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在本刊发表文章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2016年01期 v.18;No.104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声明

    <正>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系列数据库产品中,并许可其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在本刊发表文章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2016年01期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铜仁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正>1.《铜仁学院学报》是由铜仁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简讯)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得之见的札记、短评和综述等,主要反映科研、教学成果。本刊为双月刊,单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学技术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等。2.来稿注意事项

    2016年01期 v.18;No.104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铜仁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正>1.《铜仁学院学报》是由铜仁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简讯)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得之见的札记、短评和综述等,主要反映科研、教学成果。本刊为双月刊,单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学技术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等。2.来稿注意事项

    2016年01期 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