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清平;
李渭作为王阳明的私淑弟子,是阳明心学在贵州的三大传人之一。他继承了阳明心学并有所突破。他的"求本心"反映了"心即理"的阳明心学本体论;"必为圣人"目标体现了王阳明"立志为圣贤"的人生观;"明道"、"不欲"与王阳明"存天理,去人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以行为先"的认识论对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有所突破。他一生着力"躬行",力求达到"常清常明"反映了"事上磨练"的阳明心学方法论。他一生坚持讲学传道,对阳明心学在贵州、云南等地的传播和兴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0年06期 v.12;No.6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 刘艺兰;
苗医药是中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笔者通过黔东北苗医药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苗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和措施,为弘扬、保护和开发该地区的苗族医药提供新思路。
2010年06期 v.12;No.68 4-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 罗静;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其实描绘的也是一幅自然生态图。从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看,两篇文章里所描写的生物种类,铜仁都确实存在,而且非常典型。这说明铜仁是《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的创作原型是完全有可能的。
2010年06期 v.12;No.68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 任清平;
李渭作为王阳明的私淑弟子,是阳明心学在贵州的三大传人之一。他继承了阳明心学并有所突破。他的"求本心"反映了"心即理"的阳明心学本体论;"必为圣人"目标体现了王阳明"立志为圣贤"的人生观;"明道"、"不欲"与王阳明"存天理,去人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以行为先"的认识论对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有所突破。他一生着力"躬行",力求达到"常清常明"反映了"事上磨练"的阳明心学方法论。他一生坚持讲学传道,对阳明心学在贵州、云南等地的传播和兴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0年06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 刘艺兰;
苗医药是中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笔者通过黔东北苗医药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苗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和措施,为弘扬、保护和开发该地区的苗族医药提供新思路。
2010年06期 10-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 罗静;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其实描绘的也是一幅自然生态图。从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看,两篇文章里所描写的生物种类,铜仁都确实存在,而且非常典型。这说明铜仁是《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的创作原型是完全有可能的。
2010年06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 吴燕;张玉洁;
民间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自发性、地域性、具体性等特征。由于国家法的局限性、法律文化的传承性和经济成本的考虑,民间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民间法的性质和运行应当有其界限,它的作用不能被无限扩大。
2010年06期 v.12;No.68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 王劲松;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本文提出,法律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途径,法律机制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个人的意愿,使其享有人之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享有广泛的行为自由。法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应当通过法律各系统的和谐加以实现,以一种系统的整体协力共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010年06期 v.12;No.68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吴燕;张玉洁;
民间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自发性、地域性、具体性等特征。由于国家法的局限性、法律文化的传承性和经济成本的考虑,民间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民间法的性质和运行应当有其界限,它的作用不能被无限扩大。
2010年06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 姚丹;
本文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多民族社区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基层社区行政环境复杂和政治敏感性强的特点,分析了多民族的构成对农村基层行政的影响。文章认为,多民族的构成对农村基层行政人员的选拔、农村基层行政效率和农村基层行政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农村基层行政的公正性。根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多民族社区中农村基层行政的现状,文章提出了改善目前这种状况的建议。
2010年06期 v.12;No.6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王劲松;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本文提出,法律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途径,法律机制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个人的意愿,使其享有人之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享有广泛的行为自由。法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应当通过法律各系统的和谐加以实现,以一种系统的整体协力共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010年06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姚丹;
本文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多民族社区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基层社区行政环境复杂和政治敏感性强的特点,分析了多民族的构成对农村基层行政的影响。文章认为,多民族的构成对农村基层行政人员的选拔、农村基层行政效率和农村基层行政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农村基层行政的公正性。根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多民族社区中农村基层行政的现状,文章提出了改善目前这种状况的建议。
2010年06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冯睿;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主要从学校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求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
2010年06期 v.12;No.68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 张志会;
当前,积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已成为摆在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面前的重要议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关键是深化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不断创新,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水平。对此,要在了解现实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实践和发展科学的政党政治,积极推进党的机制创新,才能探索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模式。
2010年06期 v.12;No.68 23-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 冯睿;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主要从学校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求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
2010年06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 苏利荣;
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而我国大部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现实出发探讨优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探寻达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显性途径和隐性途径。
2010年06期 v.12;No.68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 张志会;
当前,积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已成为摆在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面前的重要议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关键是深化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不断创新,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水平。对此,要在了解现实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实践和发展科学的政党政治,积极推进党的机制创新,才能探索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模式。
2010年06期 29-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 苏利荣;
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而我国大部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现实出发探讨优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探寻达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显性途径和隐性途径。
2010年06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 张顺昌;
民主革命时期,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中国共产党在列宁民族国家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经过以民族自决为基础的联邦制国家构想和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主导的联邦制建国模式的艰难探索后。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单一制国家结构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建构模式。
2010年06期 v.12;No.68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 王跃奇;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地探究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既是对他们以前的思想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完善,也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010年06期 v.12;No.68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张顺昌;
民主革命时期,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中国共产党在列宁民族国家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经过以民族自决为基础的联邦制国家构想和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主导的联邦制建国模式的艰难探索后。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单一制国家结构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建构模式。
2010年06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 黄玖琴;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在我国的人口总数中男女性别比例越来越大,给两性和谐的构建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立足于现实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理论指导,思考造成当前我国人口在性别比例上出现巨大差距的原因以及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以探求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做一些理论思考。
2010年06期 v.12;No.68 38-4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 王跃奇;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地探究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既是对他们以前的思想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完善,也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010年06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黄玖琴;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在我国的人口总数中男女性别比例越来越大,给两性和谐的构建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立足于现实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理论指导,思考造成当前我国人口在性别比例上出现巨大差距的原因以及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以探求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做一些理论思考。
2010年06期 44-4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 朱存红;
《文心雕龙》和韦勒克、沃伦所著《文学理论》二书是中西文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它们所体现的文学史观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但也不乏重合之处。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010年06期 v.12;No.6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苏亚娟;
应用原型批评的观点,对比研究《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美狄亚》中两位女主角的相似之处。从而得出艾米丽和美狄亚的悲剧都是由于失去爱而转成恨。这两位女士都是父权社会下的受害者。
2010年06期 v.12;No.68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石恪;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虽未专篇论及"味",但对"味"这一范畴还是有多处零散论述。"味"在刘勰这里,是一种审美理想。刘勰所说的"味"与钟嵘有相似之处,重感官愉悦,还在于以溢于言外之"味"来论诗歌;"味"还有含蓄委婉的含义。
2010年06期 v.12;No.68 47-4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 朱存红;
《文心雕龙》和韦勒克、沃伦所著《文学理论》二书是中西文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它们所体现的文学史观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但也不乏重合之处。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010年06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孙向阳;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的"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一文艺政策的影响下,作家们塑造了一大批失去了个性、没有脾性、没有七情六欲的理想英雄。随着战争文学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英雄的期待视野早已发生了变化。《亮剑》就是在人们的这种期待视野中用现代的英雄理念塑造出了符合读者口味和社会需求的英雄人物,在建构理想英雄的同时完成了英雄叙事的回归与超越、颠覆与重构。
2010年06期 v.12;No.68 49-5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 苏亚娟;
应用原型批评的观点,对比研究《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美狄亚》中两位女主角的相似之处。从而得出艾米丽和美狄亚的悲剧都是由于失去爱而转成恨。这两位女士都是父权社会下的受害者。
2010年06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向笔群;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起源,当代土家族青年诗人创作中的民间文学,表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固守,开放中接纳民间文化,使民间文化在创作中永生。
2010年06期 v.12;No.68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 石恪;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虽未专篇论及"味",但对"味"这一范畴还是有多处零散论述。"味"在刘勰这里,是一种审美理想。刘勰所说的"味"与钟嵘有相似之处,重感官愉悦,还在于以溢于言外之"味"来论诗歌;"味"还有含蓄委婉的含义。
2010年06期 53-5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 孙向阳;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的"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一文艺政策的影响下,作家们塑造了一大批失去了个性、没有脾性、没有七情六欲的理想英雄。随着战争文学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英雄的期待视野早已发生了变化。《亮剑》就是在人们的这种期待视野中用现代的英雄理念塑造出了符合读者口味和社会需求的英雄人物,在建构理想英雄的同时完成了英雄叙事的回归与超越、颠覆与重构。
2010年06期 55-5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 向笔群;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起源,当代土家族青年诗人创作中的民间文学,表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固守,开放中接纳民间文化,使民间文化在创作中永生。
2010年06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 冯守卫;
针对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一些非议,进行了辨别分析。认为后四十回为曹雪芹原著。
2010年06期 v.12;No.68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 冯守卫;
针对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一些非议,进行了辨别分析。认为后四十回为曹雪芹原著。
2010年06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 王志尧;
荣国府贾琏贾宝玉同称二爷,成为学界一个难解之谜。周汝昌先生认为是荣府本院的小排行和宁荣两府的大排行所致。要力石认为,贾琏原有个哥哥,后来被删掉了。两者的解说皆错,经考辨,合乎事体情理的结论是:贾宝玉被称二爷是贾政儿子们的小排行,贾琏被称二爷则是荣府中贾赦、贾政子弟们的大排行。流行本中的"次名贾琏"疑为"子名贾琏"谐音传抄之误。
2010年06期 v.12;No.68 62-6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 温庆新;
学界历来主张己卯本为"董康旧藏",但检点董康《书舶庸谭》有关《红楼梦》之记载,并未发现与此相关的记载。《红楼梦》现存各版本对太虚幻境"六司"之记载存有异文,诸多迹象表明甲戌本作"夜哭司"曾遭后人篡改。
2010年06期 v.12;No.68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 王志尧;
荣国府贾琏贾宝玉同称二爷,成为学界一个难解之谜。周汝昌先生认为是荣府本院的小排行和宁荣两府的大排行所致。要力石认为,贾琏原有个哥哥,后来被删掉了。两者的解说皆错,经考辨,合乎事体情理的结论是:贾宝玉被称二爷是贾政儿子们的小排行,贾琏被称二爷则是荣府中贾赦、贾政子弟们的大排行。流行本中的"次名贾琏"疑为"子名贾琏"谐音传抄之误。
2010年06期 68-7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 温庆新;
学界历来主张己卯本为"董康旧藏",但检点董康《书舶庸谭》有关《红楼梦》之记载,并未发现与此相关的记载。《红楼梦》现存各版本对太虚幻境"六司"之记载存有异文,诸多迹象表明甲戌本作"夜哭司"曾遭后人篡改。
2010年06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 邱雪超;张景春;
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旅游者品位也在不断提高,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对旅游产品进行因势利导的开发势在必行。本文以地处西部地区的梵净山旅游景区为突破口,分析梵净山旅游景区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意义的基础上,梳理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建议,力促在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梵净山旅游景区的资源。
2010年06期 v.12;No.68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 吴建军;
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它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影响着一国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尚处雏形状态的黔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黔中城市群内各区域产业结构,借以促进城市群内各区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整个贵州省的经济发展。
2010年06期 v.12;No.68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邱雪超;张景春;
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旅游者品位也在不断提高,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对旅游产品进行因势利导的开发势在必行。本文以地处西部地区的梵净山旅游景区为突破口,分析梵净山旅游景区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意义的基础上,梳理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建议,力促在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梵净山旅游景区的资源。
2010年06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 叶治斌;
从惠州会展经济发展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惠州会展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存在品牌展会传承力度不够、产业联动效应不足、战略规划迟未形成、载体条件有待提高、专业总体水平不高、会展人才极度缺乏等问题。
2010年06期 v.12;No.68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 吴建军;
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它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影响着一国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尚处雏形状态的黔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黔中城市群内各区域产业结构,借以促进城市群内各区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整个贵州省的经济发展。
2010年06期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张彦;
通过对中国、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国际竞争力指标比较分析来说明中国大豆的发展现状。虽然目前数字现状并不乐观,但是现在中国大豆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然后依据优势提出发展中国大豆的建议。
2010年06期 v.12;No.68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 叶治斌;
从惠州会展经济发展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惠州会展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存在品牌展会传承力度不够、产业联动效应不足、战略规划迟未形成、载体条件有待提高、专业总体水平不高、会展人才极度缺乏等问题。
2010年06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 张彦;
通过对中国、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国际竞争力指标比较分析来说明中国大豆的发展现状。虽然目前数字现状并不乐观,但是现在中国大豆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然后依据优势提出发展中国大豆的建议。
2010年06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 赵巧红;
现代报刊英语引喻主要指20世纪以来近代生活各个领域的词语典故。本文从研究引喻的定义入手,力图从政治、经济、科技以及大众生活等方面去考察英语典故的起源及其意义的引申,从而进行归纳溯源,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2010年06期 v.12;No.68 85-8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 李家波;
翻译研究至今已走过了三个阶段,即语文学研究阶段、结构主义研究阶段和文化研究阶段。现阶段的翻译研究正处于文化研究阶段,它包括众多的研究学派,其中以解构主义研究的影响最大。受其翻译理论影响之下的解构主义翻译批评范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语文学批评范式和结构主义批评范式,它否定意义的确定性、彰显译者的主体性、突出译作的作用以及将读者的接受纳入考虑范围。当然,解构主义翻译批评范式也不是颠扑不破的,在保持自身合理性的同时它也有其一定的缺陷。理想的翻译批评局面应该是各种批评范式的调和与竞争。
2010年06期 v.12;No.68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 赵巧红;
现代报刊英语引喻主要指20世纪以来近代生活各个领域的词语典故。本文从研究引喻的定义入手,力图从政治、经济、科技以及大众生活等方面去考察英语典故的起源及其意义的引申,从而进行归纳溯源,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2010年06期 91-9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 何博;舒宏伟;
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英汉互译中文化意象的错位与遗失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缘由,只能归咎于文化的多样性。为了更有效地减少文化意象的错位与遗失,译者应尽可能地使译文释义性相似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与译文读者的审美期盼相吻合。只有这样,译者才能真正肩负起传达原语文化的神圣使命。
2010年06期 v.12;No.68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 李家波;
翻译研究至今已走过了三个阶段,即语文学研究阶段、结构主义研究阶段和文化研究阶段。现阶段的翻译研究正处于文化研究阶段,它包括众多的研究学派,其中以解构主义研究的影响最大。受其翻译理论影响之下的解构主义翻译批评范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语文学批评范式和结构主义批评范式,它否定意义的确定性、彰显译者的主体性、突出译作的作用以及将读者的接受纳入考虑范围。当然,解构主义翻译批评范式也不是颠扑不破的,在保持自身合理性的同时它也有其一定的缺陷。理想的翻译批评局面应该是各种批评范式的调和与竞争。
2010年06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 何博;舒宏伟;
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英汉互译中文化意象的错位与遗失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缘由,只能归咎于文化的多样性。为了更有效地减少文化意象的错位与遗失,译者应尽可能地使译文释义性相似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与译文读者的审美期盼相吻合。只有这样,译者才能真正肩负起传达原语文化的神圣使命。
2010年06期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 韦佳;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内外危机,重塑自己在臣民中的权威,清政府实施"新政",开启了中国社会走向初步现代化之路。在此背景下,体育课程进入女子学堂,女性开始接受师范教育并参与校际运动会,越来越多的女性藉此开始追求身心的解放,争取自由,宣泄个性,体现出了民主、平等、公平的竞争精神,标志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参与体育意识的增强,现代中国妇女体育之路从这里起步。
2010年06期 v.12;No.68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 阳家鹏;
在概述农村传统武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为传统武术在农村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了传统武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对策。
2010年06期 v.12;No.68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 韦佳;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内外危机,重塑自己在臣民中的权威,清政府实施"新政",开启了中国社会走向初步现代化之路。在此背景下,体育课程进入女子学堂,女性开始接受师范教育并参与校际运动会,越来越多的女性藉此开始追求身心的解放,争取自由,宣泄个性,体现出了民主、平等、公平的竞争精神,标志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参与体育意识的增强,现代中国妇女体育之路从这里起步。
2010年06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 武延辉;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开发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和开发与利用的对策,并提出相关建议。
2010年06期 v.12;No.68 104-105+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 阳家鹏;
在概述农村传统武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为传统武术在农村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了传统武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对策。
2010年06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 武延辉;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开发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和开发与利用的对策,并提出相关建议。
2010年06期 110-11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 徐永东;王小聪;
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而进行的。把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有助于认清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2010年06期 v.12;No.68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 吴春玲;
课程考核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考核形式的改革已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论文考核形式很难准确反映课程教学质量,而探索出符合高师院校学生实际的礼仪课程考核途径,才能全方位地考查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通过试讲、变笔试为口试的考核途径,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也能达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目标,让学生最终把理论性知识内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技能及行为习惯。
2010年06期 v.12;No.68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徐永东;王小聪;
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而进行的。把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有助于认清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2010年06期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 刘邦春;孟娟;
美国和平教育是19~20世纪在世界和平运动的促进与指引下在对教育作用的反思的过程中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在论述美国和平教育形成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近一步探寻了美国和平教育的哲学理念。为普世知识开辟和平道路的夸美纽斯、主张用实用主义的学科教学促进和平的约翰.杜威、力推培养全球公民意识促进和平的蒙台梭利和用对话与批判推进和平的保罗.弗莱雷等皆为美国的和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美国和平教育也经历了"和平世界愿景的提出——从反战走向积极的和平教育——迎接女性的和平教育——和平危机的时代——和平教育的积极发展"发展轨迹。美国和平教育发展对促进我国教育中对和平教育本质与使命的理解、提高对和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10年06期 v.12;No.68 113-11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吴春玲;
课程考核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考核形式的改革已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论文考核形式很难准确反映课程教学质量,而探索出符合高师院校学生实际的礼仪课程考核途径,才能全方位地考查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通过试讲、变笔试为口试的考核途径,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也能达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目标,让学生最终把理论性知识内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技能及行为习惯。
2010年06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吴占杰;
随着科技及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人类社会交往与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图像化时代是信息化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的冲击,学生的思维方式、学校课程的呈现与教学手段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应对这些影响,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010年06期 v.12;No.68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 刘邦春;孟娟;
美国和平教育是19~20世纪在世界和平运动的促进与指引下在对教育作用的反思的过程中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在论述美国和平教育形成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近一步探寻了美国和平教育的哲学理念。为普世知识开辟和平道路的夸美纽斯、主张用实用主义的学科教学促进和平的约翰.杜威、力推培养全球公民意识促进和平的蒙台梭利和用对话与批判推进和平的保罗.弗莱雷等皆为美国的和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美国和平教育也经历了"和平世界愿景的提出——从反战走向积极的和平教育——迎接女性的和平教育——和平危机的时代——和平教育的积极发展"发展轨迹。美国和平教育发展对促进我国教育中对和平教育本质与使命的理解、提高对和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10年06期 119-12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叶华奇;
心算是指在没有外界工具的帮助下进行的算术操作活动。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生心算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算加工的神经生理基础、心算的策略、心算的训练与教学等方面。心算生理基础的研究揭示心算活动产生的内部机制,策略研究揭示心算活动中不同的策略选择,训练和教学方面的研究则表明心算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以及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心算能力。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今后的相关研究和教学教育工作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010年06期 v.12;No.68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 李怡净;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历史学学科作为新建地方性院校铜仁学院的主要学科之一,基础比较薄弱,剖析了历史学学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如何建设的策略建议。
2010年06期 v.12;No.68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 吴占杰;
随着科技及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人类社会交往与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图像化时代是信息化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的冲击,学生的思维方式、学校课程的呈现与教学手段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应对这些影响,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010年06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 叶华奇;
心算是指在没有外界工具的帮助下进行的算术操作活动。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生心算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算加工的神经生理基础、心算的策略、心算的训练与教学等方面。心算生理基础的研究揭示心算活动产生的内部机制,策略研究揭示心算活动中不同的策略选择,训练和教学方面的研究则表明心算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以及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心算能力。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今后的相关研究和教学教育工作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010年06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 李怡净;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历史学学科作为新建地方性院校铜仁学院的主要学科之一,基础比较薄弱,剖析了历史学学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如何建设的策略建议。
2010年06期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 田丽玲;张艳玲;董西明;
美籍华裔文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在美国逐渐受到了接纳与重视,近年来国内也掀起了美籍华裔文学研究的高潮。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强有力地说明了文化融合是中西文化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英美文学教学不仅要重视英美文学及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注重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的传递。
2010年06期 v.12;No.68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 贺海燕;
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多年来一直未有显著提高的原因,提出将国内广播电视英语资源应用于大学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中,并介绍了具体的实践步骤和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出使用国内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听说教学,是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听说能力的有效手段。
2010年06期 v.12;No.68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 田丽玲;张艳玲;董西明;
美籍华裔文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在美国逐渐受到了接纳与重视,近年来国内也掀起了美籍华裔文学研究的高潮。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强有力地说明了文化融合是中西文化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英美文学教学不仅要重视英美文学及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注重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的传递。
2010年06期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 邬小学;龙红霞;
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语言是飘忽的声音,是动态的。语言的一过性、语言的多义性导致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对于流动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话语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2010年06期 v.12;No.68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 贺海燕;
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多年来一直未有显著提高的原因,提出将国内广播电视英语资源应用于大学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中,并介绍了具体的实践步骤和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出使用国内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听说教学,是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听说能力的有效手段。
2010年06期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 邬小学;龙红霞;
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语言是飘忽的声音,是动态的。语言的一过性、语言的多义性导致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对于流动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话语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2010年06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 冉宇;冉光华;
解题研究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高考题的解法研究又是解题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高考题的编制是依据考纲集体协作的结果,高考题常常独特,典型,包容性强,需要认真研究,才能发挥已过高考题的文化效应。对2009年江西高考卷(理)第22题的解法进行探讨,发现解题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运动——在运动中出击,在运动中架设支点。
2010年06期 v.12;No.68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 李代琴;周智;代勇;高健强;冉辉;熊慧芳;高振;
为了研究野生蛇莓在治理石漠化中的作用,179个野生蛇莓群体引种至铜仁市的数据分析表明:野生蛇莓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海拔100米到1800米的不同生境下生长,一般在有人经常活动的地方,其天然入侵性不强,成苗冬季引种成活率一般在70%以上;野生蛇莓叶片形状和颜色在春季和冬季有显著差异;三出复叶各小叶的叶长和叶宽的积除以对应叶片的半片叶锯齿数的数值和三出复叶各小叶的叶长除以对应叶片的半片叶主侧脉数的数值可作为识别野生蛇莓的依据;高湿度时,一种葡萄孢属的真菌感染是引起蛇莓引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0年06期 v.12;No.68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7K] - 冉宇;冉光华;
解题研究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高考题的解法研究又是解题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高考题的编制是依据考纲集体协作的结果,高考题常常独特,典型,包容性强,需要认真研究,才能发挥已过高考题的文化效应。对2009年江西高考卷(理)第22题的解法进行探讨,发现解题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运动——在运动中出击,在运动中架设支点。
2010年06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 李代琴;周智;代勇;高健强;冉辉;熊慧芳;高振;
为了研究野生蛇莓在治理石漠化中的作用,179个野生蛇莓群体引种至铜仁市的数据分析表明:野生蛇莓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海拔100米到1800米的不同生境下生长,一般在有人经常活动的地方,其天然入侵性不强,成苗冬季引种成活率一般在70%以上;野生蛇莓叶片形状和颜色在春季和冬季有显著差异;三出复叶各小叶的叶长和叶宽的积除以对应叶片的半片叶锯齿数的数值和三出复叶各小叶的叶长除以对应叶片的半片叶主侧脉数的数值可作为识别野生蛇莓的依据;高湿度时,一种葡萄孢属的真菌感染是引起蛇莓引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0年06期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7K]
-
<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田仰田仰,字百源明万历十八年生(1590年),思南人,万历四十年(1611年)贵州乡试第三名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登进士。初官山东汶上县令,历官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浙江温处道金事,广东参议,太仆寺卿,四川、洛阳巡抚等,漕运军务总督,御前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教育之家思南田氏,明初田氏始祖田永富入思南、沿河、德江,开始传播中原文化
2010年06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田仰田仰,字百源明万历十八年生(1590年),思南人,万历四十年(1611年)贵州乡试第三名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登进士。初官山东汶上县令,历官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浙江温处道金事,广东参议,太仆寺卿,四川、洛阳巡抚等,漕运军务总督,御前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教育之家思南田氏,明初田氏始祖田永富入思南、沿河、德江,开始传播中原文化
2010年06期 v.12;No.6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