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顺厚;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现实意义、依据、理论贡献、实践纬度等方面展开论述,揭示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品格。
2008年01期 No.4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田韶华;秦虎;王喜军;
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中的中华法系和大陆法系,分别代表了古代东西方法律文化的最高成就。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条件孕育了不同的法律制度,其中的法律思想也不同。造成它们法律思想差异的因素很多,本文试从自然条件及生产方式、国家管理体制、文化三个方面阐述对法律思想的影响。
2008年01期 No.48 5-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 刘顺厚;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现实意义、依据、理论贡献、实践纬度等方面展开论述,揭示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品格。
2008年01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王冬梅;
根据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思想溯源,所谓权利和话语是指不同客观事件承担的本质蕴藏着同一轨迹的内在过程集合即两者具有不可分割属性。他认为知识使统治的结构获得某种合法性,而这种统治总是具有压迫、监禁和权力的分割等特征。进而影射出的话语权利启发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家们并奠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基础。他们借用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来研究殖民主义文本并指出其中隐含的权利关系,是西方宗主国对边缘文化的控制,是一种话语权利机制。
2008年01期 No.48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 田韶华;秦虎;王喜军;
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中的中华法系和大陆法系,分别代表了古代东西方法律文化的最高成就。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条件孕育了不同的法律制度,其中的法律思想也不同。造成它们法律思想差异的因素很多,本文试从自然条件及生产方式、国家管理体制、文化三个方面阐述对法律思想的影响。
2008年01期 11-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 王冬梅;
根据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思想溯源,所谓权利和话语是指不同客观事件承担的本质蕴藏着同一轨迹的内在过程集合即两者具有不可分割属性。他认为知识使统治的结构获得某种合法性,而这种统治总是具有压迫、监禁和权力的分割等特征。进而影射出的话语权利启发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家们并奠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基础。他们借用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来研究殖民主义文本并指出其中隐含的权利关系,是西方宗主国对边缘文化的控制,是一种话语权利机制。
2008年0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 李建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黑格尔辩证法与古典经济学的"卡尔式"融合而既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简单陈述事实之逻辑推演的脆弱性,又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抽象谈论事实之人道辩证的抽象性,它通过把劳动原理置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现代分离结论下而得出劳动人性论与异化劳动论,既实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经济学化,又实现了古典经济学的辩证法化,还带来了传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践的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回答。它关于自由人类秩序的经济哲学探究以对马克思早期关于"外化即异化"自由悖论之"自由人联合体"回答的学理延续和对马克思未来关于历史与人道结合之唯物史观的实践唯物论建构的深远影响而确立起自己在马克思思想史上的不朽地位。
2008年01期 No.48 11-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 张荣军;
青年马克思从《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的市民与市民社会理论,在其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从"自我意识"出发,探寻人的自由。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希望普遍利益战胜私人利益,希望理性的国家和法战胜现实的国家和法。
2008年01期 No.48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 李建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黑格尔辩证法与古典经济学的"卡尔式"融合而既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简单陈述事实之逻辑推演的脆弱性,又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抽象谈论事实之人道辩证的抽象性,它通过把劳动原理置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现代分离结论下而得出劳动人性论与异化劳动论,既实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经济学化,又实现了古典经济学的辩证法化,还带来了传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践的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回答。它关于自由人类秩序的经济哲学探究以对马克思早期关于"外化即异化"自由悖论之"自由人联合体"回答的学理延续和对马克思未来关于历史与人道结合之唯物史观的实践唯物论建构的深远影响而确立起自己在马克思思想史上的不朽地位。
2008年01期 17-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 刘锋;
在先秦的诸多典籍中,有着丰富的水文化资料,而尤以《管子》一书所反映的最为详细、系统。《管子》书中所反映的水文化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表现,并有其自身的积极面和局限性。
2008年01期 No.48 20-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 张荣军;
青年马克思从《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的市民与市民社会理论,在其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从"自我意识"出发,探寻人的自由。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希望普遍利益战胜私人利益,希望理性的国家和法战胜现实的国家和法。
2008年01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 黄晓珍;邓天杰;
刑法是美的载体,蕴含着人性美的特质。从刑法的产生看,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从刑法的内容看,它保障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从刑法的目的看,它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因此,刑法不仅体现出人们追求真求善的人性要求,而且也体现出人类追求美的人性本质。
2008年01期 No.4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刘锋;
在先秦的诸多典籍中,有着丰富的水文化资料,而尤以《管子》一书所反映的最为详细、系统。《管子》书中所反映的水文化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表现,并有其自身的积极面和局限性。
2008年01期 26-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 黄晓珍;邓天杰;
刑法是美的载体,蕴含着人性美的特质。从刑法的产生看,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从刑法的内容看,它保障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从刑法的目的看,它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因此,刑法不仅体现出人们追求真求善的人性要求,而且也体现出人类追求美的人性本质。
2008年0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龙潜;
贡献:文言和白话方面做的破立工作。误导:文白对立,否定古典,反对用典和对仗,更全面贬低中国语言文字。
2008年01期 No.48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刘炜;
马一浮的"六艺"概念实际上有三层指谓,即六艺之书(文本)、六艺之文(知识)、六艺之道(价值),三者的重要性则依次递增,以六艺之道(价值)为主导。分清"六艺"的内涵层次,是理解马一浮六艺论的重要前提。
2008年01期 No.48 31-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 水汶;
《烈文》为《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关于其诗主旨,有反映成王即政礼之说和非"即政"说之分歧。即政礼是君王即政时所行礼仪。本文通过对即政礼及《诗经·周颂·烈文》诗歌内容的分析对比,认为《烈文》诗确为反映成王即政礼的诗歌。
2008年01期 No.4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 龙潜;
贡献:文言和白话方面做的破立工作。误导:文白对立,否定古典,反对用典和对仗,更全面贬低中国语言文字。
2008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黄红;
文学语言在"言"与"不言"之间设置的不定点和空白所产生的张力,造成了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由此给读者留下了想像和再创造的空间,也是优秀文学作品能产生不朽的艺术魅力的主要源泉之一。
2008年01期 No.4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刘炜;
马一浮的"六艺"概念实际上有三层指谓,即六艺之书(文本)、六艺之文(知识)、六艺之道(价值),三者的重要性则依次递增,以六艺之道(价值)为主导。分清"六艺"的内涵层次,是理解马一浮六艺论的重要前提。
2008年01期 37-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 张祥亭;杜晓;
罗伯特·弗罗斯特被誉为新英格兰的乡村诗人。他从乡村汲取创作灵感,以普通农民生活和乡村自然风光为诗歌素材。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简洁明快,富有浓郁乡村特色,展示了R.弗罗斯特炽热的新英格兰乡村情怀。
2008年01期 No.48 39-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 水汶;
《烈文》为《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关于其诗主旨,有反映成王即政礼之说和非"即政"说之分歧。即政礼是君王即政时所行礼仪。本文通过对即政礼及《诗经·周颂·烈文》诗歌内容的分析对比,认为《烈文》诗确为反映成王即政礼的诗歌。
2008年01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 黄红;
文学语言在"言"与"不言"之间设置的不定点和空白所产生的张力,造成了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由此给读者留下了想像和再创造的空间,也是优秀文学作品能产生不朽的艺术魅力的主要源泉之一。
2008年01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张祥亭;杜晓;
罗伯特·弗罗斯特被誉为新英格兰的乡村诗人。他从乡村汲取创作灵感,以普通农民生活和乡村自然风光为诗歌素材。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简洁明快,富有浓郁乡村特色,展示了R.弗罗斯特炽热的新英格兰乡村情怀。
2008年01期 45-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 刘新华;刘建华;
"边墙"是明清两代对长城的普遍称谓。明代修筑南长城的背景,是在"动分彼此"的情况下,为了消极地对付湘黔川三省边境苗族人民的起义斗争,封固疆围,更有效地做到"来则致截,去则不追"的。清代南长城的修复最先由铜仁的松桃开始。乾嘉苗民起义后,统治者在湘黔边境大修边墙、广设碉卡,企图"遏苗之来,截苗之归"。南长城虽然是封建统治者隔绝汉族人民和苗族人民联系的一个硬件设施,同时也是汉族人民和苗族人民源远流长的民族融洽史的一个历史铁证。
2008年01期 No.48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 刘新华;刘建华;
"边墙"是明清两代对长城的普遍称谓。明代修筑南长城的背景,是在"动分彼此"的情况下,为了消极地对付湘黔川三省边境苗族人民的起义斗争,封固疆围,更有效地做到"来则致截,去则不追"的。清代南长城的修复最先由铜仁的松桃开始。乾嘉苗民起义后,统治者在湘黔边境大修边墙、广设碉卡,企图"遏苗之来,截苗之归"。南长城虽然是封建统治者隔绝汉族人民和苗族人民联系的一个硬件设施,同时也是汉族人民和苗族人民源远流长的民族融洽史的一个历史铁证。
2008年01期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 莫代山;
本文对土家族军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而、系统的总结,力求反映土家族军事研究全貌,并为进一步开展土家族军事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8年01期 No.48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莫代山;
本文对土家族军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而、系统的总结,力求反映土家族军事研究全貌,并为进一步开展土家族军事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8年01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彭月才;
由传统"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转变,晚清作为我国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从晚清农业教育产生的背景、表现、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从而体现其近代化的特征。
2008年01期 No.48 69-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 胡艳玲;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前课程改革向纵深处发展的时候,如何科学地去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孔子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因材施教,重视师生交流互动,倡导终生教育。这几个方面在讨论课程改革的今天,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2008年01期 No.48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 彭月才;
由传统"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转变,晚清作为我国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从晚清农业教育产生的背景、表现、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从而体现其近代化的特征。
2008年01期 75-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 尹妙辉;陈莉;
2007年1月份英国师资培训署颁布了《英格兰教师专业标准修正案(草案)》,此法案建构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定义了教师在不同职业阶段应该达到的专业标准。9月份此法案经修改后开始代替英格兰原有的教师专业标准全面实施。本文就其主要内容加以介绍,并分析了它的主要特点,同时结合我国情况做出了一些反思。
2008年01期 No.48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胡艳玲;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前课程改革向纵深处发展的时候,如何科学地去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孔子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因材施教,重视师生交流互动,倡导终生教育。这几个方面在讨论课程改革的今天,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2008年01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 尹妙辉;陈莉;
2007年1月份英国师资培训署颁布了《英格兰教师专业标准修正案(草案)》,此法案建构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定义了教师在不同职业阶段应该达到的专业标准。9月份此法案经修改后开始代替英格兰原有的教师专业标准全面实施。本文就其主要内容加以介绍,并分析了它的主要特点,同时结合我国情况做出了一些反思。
2008年01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邵远夫;肖金戈;
讨论利用行列式知识证明四点共圆、利用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理论解有关应用题、利用正定与半正定矩阵知识证明不等式等高等代数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2008年01期 No.48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岳文言;
如何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课题,也是解决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难题的突破口之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师生间在课堂内外的信息交流畅通,能够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创造出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和融洽、开放的学习环境。
2008年01期 No.48 85-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邵远夫;肖金戈;
讨论利用行列式知识证明四点共圆、利用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理论解有关应用题、利用正定与半正定矩阵知识证明不等式等高等代数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2008年01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蒲军;
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主要依托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辅以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育网,搭建一个集卫星远程教学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的"天地网合一"的教学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大规模开展教育培训的重要手段,为大幅度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提供条件。现代远程教育将成为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形式,是实现教育形式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8年01期 No.48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岳文言;
如何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课题,也是解决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难题的突破口之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师生间在课堂内外的信息交流畅通,能够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创造出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和融洽、开放的学习环境。
2008年01期 91-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吴通明;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人格渗透,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人,以优美的语言教育人,以高尚的行为打动人,以敏锐的思想启迪人,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8年01期 No.48 92-94+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 蒲军;
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主要依托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辅以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育网,搭建一个集卫星远程教学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的"天地网合一"的教学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大规模开展教育培训的重要手段,为大幅度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提供条件。现代远程教育将成为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形式,是实现教育形式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8年01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吴通明;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人格渗透,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人,以优美的语言教育人,以高尚的行为打动人,以敏锐的思想启迪人,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8年01期 98-100+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 李良品;吴冬梅;
武陵民族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该地区具有政策、区位、资源等优势。目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五个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低,发展差距仍在拉大;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三是工业化水平低,支柱产业缺乏;四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五是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不高。武陵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走特色经济产业发展之路,其对策有五:一是确定发展武陵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产业的重点;二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大武陵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圈;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四是培植特色经济产业,注意抓好龙头产业、市场流通、科技含量和服务环境四个重点;五是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本文以铜仁地区为例探讨武陵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有利于加快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2008年01期 No.48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黄寿新;叶羽脉;
本文拟通过对新桂系时期的广西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水平进行考察,尝试探析这一时期的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其滞后原因。
2008年01期 No.48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李良品;吴冬梅;
武陵民族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该地区具有政策、区位、资源等优势。目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五个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低,发展差距仍在拉大;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三是工业化水平低,支柱产业缺乏;四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五是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不高。武陵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走特色经济产业发展之路,其对策有五:一是确定发展武陵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产业的重点;二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大武陵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圈;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四是培植特色经济产业,注意抓好龙头产业、市场流通、科技含量和服务环境四个重点;五是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本文以铜仁地区为例探讨武陵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有利于加快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2008年01期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黄寿新;叶羽脉;
本文拟通过对新桂系时期的广西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水平进行考察,尝试探析这一时期的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其滞后原因。
2008年01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祝娅;樊丽娟;
研究非线性超晶格的能带结构随非线性系数的变化和多稳态现象。将非线性Kronig—Penney超晶格的定态非线性薛定额方程,化为一个二维实映射,进行数值分析得到非线性超晶格的能带结构与非线性系数及波强度有关,给出了不同非线性系数情况下的能带结构以及透射波强度对于入射波强度呈现的多稳态结构。
2008年01期 No.48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杨伟;卢艳;吴友平;
本文讨论了半参数测量模型核光滑估计的两种方法,即偏核光滑估计与偏残差估计,对这两种估计方法的误差方差求解公式进行了推算。
2008年01期 No.48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祁翔;
应用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载流直导线的磁场时,可以用三种不同的公式表达式进行讨论,学生会更容易掌握公式的运用。
2008年01期 No.48 111-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祝娅;樊丽娟;
研究非线性超晶格的能带结构随非线性系数的变化和多稳态现象。将非线性Kronig—Penney超晶格的定态非线性薛定额方程,化为一个二维实映射,进行数值分析得到非线性超晶格的能带结构与非线性系数及波强度有关,给出了不同非线性系数情况下的能带结构以及透射波强度对于入射波强度呈现的多稳态结构。
2008年01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杨伟;卢艳;吴友平;
本文讨论了半参数测量模型核光滑估计的两种方法,即偏核光滑估计与偏残差估计,对这两种估计方法的误差方差求解公式进行了推算。
2008年01期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祁翔;
应用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载流直导线的磁场时,可以用三种不同的公式表达式进行讨论,学生会更容易掌握公式的运用。
2008年01期 117-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张剑利;
为了解体育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在2年教学时间内,在体育管理学教学中安排了40%课时比重的案例教学,对295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案例教学很重视,但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满意度不高。学生对案例质量的实用性和时效性要求较高,对教师收集业界第一手案例的期望较高。学生希望对案例教学的分组做到公平合理。
2008年01期 No.48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唐兴国;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高校体育教学中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积极因素,并针对贵州省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开展现状,从师资队伍情况、教学环境、教学器材配置、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几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究制约其开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贵州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发展。
2008年01期 No.48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张剑利;
为了解体育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在2年教学时间内,在体育管理学教学中安排了40%课时比重的案例教学,对295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案例教学很重视,但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满意度不高。学生对案例质量的实用性和时效性要求较高,对教师收集业界第一手案例的期望较高。学生希望对案例教学的分组做到公平合理。
2008年01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唐兴国;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高校体育教学中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积极因素,并针对贵州省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开展现状,从师资队伍情况、教学环境、教学器材配置、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几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究制约其开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贵州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发展。
2008年01期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