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旗娟;
我们如何历史地看待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如何客观地理解以人为本?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认真地思考和对待。以人为本是反映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这一时代发展的总趋势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哲学思想的飞跃。
2007年04期 No.45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 王珺;
目前利用网络侵犯著作权的现象经常发生,我国《著作权法》却缺乏相关的规定,因此应修改《著作权法》增加有关保护网络作品的规定。
2007年04期 No.45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 慕旗娟;
我们如何历史地看待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如何客观地理解以人为本?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认真地思考和对待。以人为本是反映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这一时代发展的总趋势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哲学思想的飞跃。
2007年04期 7-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 孙建琴;
与我国工业化相伴而生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而我国当前的司法救济对主体的资格有严格的限制,且主要是事后性的,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环境保护的要求,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
2007年04期 No.45 9-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王珺;
目前利用网络侵犯著作权的现象经常发生,我国《著作权法》却缺乏相关的规定,因此应修改《著作权法》增加有关保护网络作品的规定。
2007年04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 孙建琴;
与我国工业化相伴而生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而我国当前的司法救济对主体的资格有严格的限制,且主要是事后性的,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环境保护的要求,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
2007年04期 15-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李芬;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是人类伦理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扬弃以往的道德学说形成了具有全新理论特色的理论体系,从理论形态上看,它是道义论和功利论的统一、目的论与工具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指导,在它的指导下形成了义利并重与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2007年04期 No.45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赵红;金海鑫;
由李安编导的《饮食男女》是一部反映家庭伦理的通俗题材电影,它围绕着"饮食"和"男女"的聚散展开,展现了来自传统和现代的两种文化、价值观念、生活秩序的冲突,以及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实现新秩序的建构与文化的传承。李安在电影中探讨家庭的解构与重建、传统与现代的隔膜与互融,试图寻求一种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方式。《饮食男女》正是他这种探寻的结晶。
2007年04期 No.4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 李芬;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是人类伦理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扬弃以往的道德学说形成了具有全新理论特色的理论体系,从理论形态上看,它是道义论和功利论的统一、目的论与工具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指导,在它的指导下形成了义利并重与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2007年04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赵红;金海鑫;
由李安编导的《饮食男女》是一部反映家庭伦理的通俗题材电影,它围绕着"饮食"和"男女"的聚散展开,展现了来自传统和现代的两种文化、价值观念、生活秩序的冲突,以及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实现新秩序的建构与文化的传承。李安在电影中探讨家庭的解构与重建、传统与现代的隔膜与互融,试图寻求一种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方式。《饮食男女》正是他这种探寻的结晶。
2007年04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 田永红;
本文考辨"竹枝词"的沿起地域和原初样式;叙述历代诗人对"竹枝词"的仿作;并分析了本土"竹枝词"的基本题材和艺术风格以及对中国诗歌的积极影响。
2007年04期 No.45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 孟瑞;
《诗经》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在艺术意境方面留给后世诸多宝贵财富。本文主要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对《诗经》艺术意境加以阐释,分别从"意"与"境"的生成,"虚"与"实"的调配以及接受方法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2007年04期 No.45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 田永红;
本文考辨"竹枝词"的沿起地域和原初样式;叙述历代诗人对"竹枝词"的仿作;并分析了本土"竹枝词"的基本题材和艺术风格以及对中国诗歌的积极影响。
2007年04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 龙丽伟;魏现江;
梦是文学创作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小说《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通过梦的意象把女主人公简爱充满疑虑和矛盾的内心展现在读者面前。该文对小说中的梦境描写进行了归类并对其作了进一步分析,展示通过梦意象的运用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增强了思想感情表达的艺术张力。
2007年04期 No.4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 孟瑞;
《诗经》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在艺术意境方面留给后世诸多宝贵财富。本文主要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对《诗经》艺术意境加以阐释,分别从"意"与"境"的生成,"虚"与"实"的调配以及接受方法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2007年04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 韦巍;于东军;
在门阀制度趋于成熟的过程中,不占主体地位的南朝寒士诗人的创作形成了奇险、明快、清丽等与自身经历相关的独特风格,对诗歌创作乃至诗学发展影响深远。钟嵘以士大夫为尊的心态以及狭隘的尊雅审美趣味影响了他的审美标准,导致后人对他为某些作家的定品颇觉不公。
2007年04期 No.45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 龙丽伟;魏现江;
梦是文学创作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小说《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通过梦的意象把女主人公简爱充满疑虑和矛盾的内心展现在读者面前。该文对小说中的梦境描写进行了归类并对其作了进一步分析,展示通过梦意象的运用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增强了思想感情表达的艺术张力。
2007年04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 朱永富;
在清醒认识自己,并根据现实环境给自己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作为价值追求在客观环境的限制下转向自我的内求的结果,路遥作品中的普通个体以崇高的奋斗、自我牺牲的精神与不卑不亢的生活态度为自己的理想品质。这其中蕴涵着一个"听天命,尽人事"的深沉的大众人生哲理。
2007年04期 No.45 33-3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 韦巍;于东军;
在门阀制度趋于成熟的过程中,不占主体地位的南朝寒士诗人的创作形成了奇险、明快、清丽等与自身经历相关的独特风格,对诗歌创作乃至诗学发展影响深远。钟嵘以士大夫为尊的心态以及狭隘的尊雅审美趣味影响了他的审美标准,导致后人对他为某些作家的定品颇觉不公。
2007年04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 郑晓伟;孙金城;
历史上对六艺有不同的解释,马一浮从六艺所蕴涵的三个层次:六艺之书、六艺之文、六艺之道,通过从历史文本知识到义理价值原则的创造性诠释,重新阐发了六艺的内涵,并揭示出六艺的宗旨。
2007年04期 No.45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 朱永富;
在清醒认识自己,并根据现实环境给自己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作为价值追求在客观环境的限制下转向自我的内求的结果,路遥作品中的普通个体以崇高的奋斗、自我牺牲的精神与不卑不亢的生活态度为自己的理想品质。这其中蕴涵着一个"听天命,尽人事"的深沉的大众人生哲理。
2007年04期 39-4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 郑晓伟;孙金城;
历史上对六艺有不同的解释,马一浮从六艺所蕴涵的三个层次:六艺之书、六艺之文、六艺之道,通过从历史文本知识到义理价值原则的创造性诠释,重新阐发了六艺的内涵,并揭示出六艺的宗旨。
2007年04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 刘新华;
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一种特殊制度。本文在探讨土司制度的形成、演变和消亡的同时,着重研究了明代在铜仁的改土归流,并强调了这次在铜仁的改土归流应是开创了中国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先河。同时,还阐述了改土归流的意义和影响,肯定了它对贵州社会的稳定、生产的进步、产业的调整、商贾的繁荣、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兴起等等方面所起的推动作用。
2007年04期 No.45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高应达;
新编《贵州通史》中所记之石阡府属苗民长官司的位置和万历《思南府志》关于思南南面毗邻之石阡苗民长官司一条记载,均属有误。笔者根据实地调查材料,进行考证,认为《贵州通史》所记是错误的,应予改正。本文针对释读和判断明清时期方志中存在之"飞地"问题,提出必须把文献与实地调查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恢复历史的真实。
2007年04期 No.45 49-5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 刘新华;
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一种特殊制度。本文在探讨土司制度的形成、演变和消亡的同时,着重研究了明代在铜仁的改土归流,并强调了这次在铜仁的改土归流应是开创了中国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先河。同时,还阐述了改土归流的意义和影响,肯定了它对贵州社会的稳定、生产的进步、产业的调整、商贾的繁荣、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兴起等等方面所起的推动作用。
2007年04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李和;
本文根据有关史实对清代滇东南[1]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作了总括性的论述,指出到清末在滇东南基本形成了以壮族为主体的、以汉族为大多数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在民族关系上,滇东南各族关系融洽,经济联系紧密,商品交换频繁。在语言、风俗习惯方面,各族相互影响和交融。滇东南各族互相往来,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2007年04期 No.45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高应达;
新编《贵州通史》中所记之石阡府属苗民长官司的位置和万历《思南府志》关于思南南面毗邻之石阡苗民长官司一条记载,均属有误。笔者根据实地调查材料,进行考证,认为《贵州通史》所记是错误的,应予改正。本文针对释读和判断明清时期方志中存在之"飞地"问题,提出必须把文献与实地调查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恢复历史的真实。
2007年04期 55-5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 李和;
本文根据有关史实对清代滇东南[1]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作了总括性的论述,指出到清末在滇东南基本形成了以壮族为主体的、以汉族为大多数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在民族关系上,滇东南各族关系融洽,经济联系紧密,商品交换频繁。在语言、风俗习惯方面,各族相互影响和交融。滇东南各族互相往来,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2007年04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何占涛;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撰。在众多的版本中,清刻本武英殿刻本附宋董衝撰《唐书释音》25卷。在对《唐书释音》爬梳整理的基础上,归纳出反切11325条,除去重复有效反切4422条,共有反切上字580个,参照《广韵》、《集韵》,理出声母系统。我们认为《唐书释音》声母系统应该是一个反映宋代读书音的声母系统,既有对前音义反切的继承,又透露出作者在不经意之间反映的时音特点。
2007年04期 No.45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沈莉娜;
本文描写了"多"和"少"、"很多"和"很少"、"不多"和"不少"的对称和不对称现象,并尝试从语义和认知角度对此进行解释和分析。我们发现语义对于语法功能有很大的决定性,此外语法功能还在一定程度上受认知因素的影响。
2007年04期 No.45 61-6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 何占涛;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撰。在众多的版本中,清刻本武英殿刻本附宋董衝撰《唐书释音》25卷。在对《唐书释音》爬梳整理的基础上,归纳出反切11325条,除去重复有效反切4422条,共有反切上字580个,参照《广韵》、《集韵》,理出声母系统。我们认为《唐书释音》声母系统应该是一个反映宋代读书音的声母系统,既有对前音义反切的继承,又透露出作者在不经意之间反映的时音特点。
2007年04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萧黎明;
铜仁地区汉语方言素有"东四县"与"西五县"之分,到底有哪些差异,为什么不同,一般都说不清楚。本文试图从历史沿革、移民及语言本身的角度对铜仁地区汉语方言的内部差异及其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2007年04期 No.45 64-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 沈莉娜;
本文描写了"多"和"少"、"很多"和"很少"、"不多"和"不少"的对称和不对称现象,并尝试从语义和认知角度对此进行解释和分析。我们发现语义对于语法功能有很大的决定性,此外语法功能还在一定程度上受认知因素的影响。
2007年04期 67-6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 萧黎明;
铜仁地区汉语方言素有"东四县"与"西五县"之分,到底有哪些差异,为什么不同,一般都说不清楚。本文试图从历史沿革、移民及语言本身的角度对铜仁地区汉语方言的内部差异及其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2007年04期 70-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 田洁;
介绍反证法的定义、证明的原理及一般步骤,探索反证法在数学中的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2007年04期 No.45 92-9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 付蓉;
通过控制化学试剂的酸、碱环境,控制浓度、温度,控制氧化、分解,选择溶剂和选择配制化学试剂的方法,配制出符合化学实验要求的化学试剂。
2007年04期 No.45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徐建国;
对于英语连锁句这一特殊的句法现象,英语语法著作没有集中论述,仅散见于某些论著中。笔者在本文将所见例句集录于后,略抒浅见。
2007年04期 No.45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 田洁;
介绍反证法的定义、证明的原理及一般步骤,探索反证法在数学中的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2007年04期 98-9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 何历蓉;
由于地理、环境、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在英语学习中,来自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比一般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困难,遇到的语言学习障碍更多。在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解决他们学习英语的障碍,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2007年04期 No.45 99-10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 付蓉;
通过控制化学试剂的酸、碱环境,控制浓度、温度,控制氧化、分解,选择溶剂和选择配制化学试剂的方法,配制出符合化学实验要求的化学试剂。
2007年04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胡晓梅;
本文针对近些年来的高考学生在面对议论性高考大作文时感到的困惑、并由此而呈现出的高考作文高分值得分低、高考作文成绩不佳的状况,探寻了其中的根由。据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相应对策,供大家参考。
2007年04期 No.45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 徐建国;
对于英语连锁句这一特殊的句法现象,英语语法著作没有集中论述,仅散见于某些论著中。笔者在本文将所见例句集录于后,略抒浅见。
2007年04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 罗会琴;
物理教学应明确素质教育目标,转化学生学习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发掘探究的能力。
2007年04期 No.45 105-10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 何历蓉;
由于地理、环境、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在英语学习中,来自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比一般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困难,遇到的语言学习障碍更多。在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解决他们学习英语的障碍,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2007年04期 105-107+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 胡晓梅;
本文针对近些年来的高考学生在面对议论性高考大作文时感到的困惑、并由此而呈现出的高考作文高分值得分低、高考作文成绩不佳的状况,探寻了其中的根由。据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相应对策,供大家参考。
2007年04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 罗会琴;
物理教学应明确素质教育目标,转化学生学习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发掘探究的能力。
2007年04期 111-11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 黄国群;
现代派文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诞生于欧洲的文学流派,其荒诞的笔触和怪异的写作技法,让习惯于欣赏传统和现实主义的读者颇感陌生。本文以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捷克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对现代派文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较为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现代派文学的主要特征,即思想内容的内倾性和荒诞性,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主题多义性等,并对主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007年04期 No.45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 韩守康;
以人为本的实现需提高每个人的自身素质,要从学生抓起。感性材料是地理认知的前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唱主角,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07年04期 No.45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曹明东;
历史地图册的作用相当重要,能从中获得很多的历史信息,学生应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方法。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历史地图册的运用,而且还应该将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就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真正的获得"鱼"。
2007年04期 No.45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黄国群;
现代派文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诞生于欧洲的文学流派,其荒诞的笔触和怪异的写作技法,让习惯于欣赏传统和现实主义的读者颇感陌生。本文以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捷克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对现代派文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较为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现代派文学的主要特征,即思想内容的内倾性和荒诞性,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主题多义性等,并对主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007年04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 韩守康;
以人为本的实现需提高每个人的自身素质,要从学生抓起。感性材料是地理认知的前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唱主角,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07年04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杨秀琴;
本文阐述了文道统一原则的内涵及在语文教学中坚持这一原则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进行了探讨。
2007年04期 No.45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何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超重和失重的物理状态,例如:乘坐飞机、电梯及宇宙飞船等,把这些感受与相应的物理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可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超重、失重的概念及其应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并产生对科学的热爱。
2007年04期 No.45 118-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 曹明东;
历史地图册的作用相当重要,能从中获得很多的历史信息,学生应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方法。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历史地图册的运用,而且还应该将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就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真正的获得"鱼"。
2007年04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刘洪花;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影下,加强地理道德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地理道德教育,包括人口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资源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及其他方面的地理道德教育等内容。
2007年04期 No.45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 杨秀琴;
本文阐述了文道统一原则的内涵及在语文教学中坚持这一原则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进行了探讨。
2007年04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陈琳;
本文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谈谈化学教学中转化"差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这对于教学有较强的操作性,是短期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007年04期 No.45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 何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超重和失重的物理状态,例如:乘坐飞机、电梯及宇宙飞船等,把这些感受与相应的物理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可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超重、失重的概念及其应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并产生对科学的热爱。
2007年04期 124-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 刘洪花;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影下,加强地理道德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地理道德教育,包括人口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资源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及其他方面的地理道德教育等内容。
2007年04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 李建;
本文首先讨论了学习动机理论及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分析了外语学习动机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作者分别从认识英语的价值、课堂气氛、教材教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利用课堂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中学英语教学课堂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2007年04期 No.45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 陈琳;
本文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谈谈化学教学中转化"差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这对于教学有较强的操作性,是短期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007年04期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 李建;
本文首先讨论了学习动机理论及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分析了外语学习动机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作者分别从认识英语的价值、课堂气氛、教材教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利用课堂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中学英语教学课堂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2007年04期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