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学报

访问量:142466

  • 信息资源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聂会翔;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信息资源这一“软资源”在国际政治资源中的分量正越来越重。信息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掌握信息资源可以说就是掌握了权力。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最重要的内容,因为信息安全牵涉到一个国家的军事安全、政治稳定、文化安全等一切有关方面。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控制和利用成为了国家间利益争夺的主要内容。

    2007年01期 No.4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模式探析

    罗锦烽;

    我国的反垄断法酝酿近20载,但是至今仍未出台。而其中的掣肘之一便是关于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选择何种反垄断执法机构模式亦是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在介绍、分析国外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主要设置模式及其共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现状,进而提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模式的构想。

    2007年01期 No.41 7-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信息资源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聂会翔;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信息资源这一“软资源”在国际政治资源中的分量正越来越重。信息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掌握信息资源可以说就是掌握了权力。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最重要的内容,因为信息安全牵涉到一个国家的军事安全、政治稳定、文化安全等一切有关方面。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控制和利用成为了国家间利益争夺的主要内容。

    2007年01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试论公民生育权的平等性

    陈静忠;

    生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属于政治概念范畴,也是一个法律概念。它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现实的权利。生育权具有双向性特点。保障男女双方的生育权,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具体表现,也是现代法治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2007年01期 No.41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 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模式探析

    罗锦烽;

    我国的反垄断法酝酿近20载,但是至今仍未出台。而其中的掣肘之一便是关于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选择何种反垄断执法机构模式亦是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在介绍、分析国外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主要设置模式及其共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现状,进而提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模式的构想。

    2007年01期 13-1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略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潘怿晗;

    民族法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进程中,尊重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尊重民族法学发展规律,构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和加强民族法学研究,对多民族国家的法制建设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01期 No.41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试论公民生育权的平等性

    陈静忠;

    生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属于政治概念范畴,也是一个法律概念。它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现实的权利。生育权具有双向性特点。保障男女双方的生育权,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具体表现,也是现代法治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2007年01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上)

    侯长林;

    孔子的德育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德育的地位、目标、内容、特点等多个方面,并自成体系。

    2007年01期 No.41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 略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潘怿晗;

    民族法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进程中,尊重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尊重民族法学发展规律,构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和加强民族法学研究,对多民族国家的法制建设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0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文学经典的诸种观点简述

    张婧;

    本文借用艾布拉姆斯关于艺术批评的诸种坐标理论,根据各种文学经典观对四要素的不同侧重,系统地梳理了各种观点,并将之罗举分类。此外,本文还试图在指出各观点洞见的同时,探究它们的盲视,综合分析,权衡优劣。

    2007年01期 No.41 21-2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上)

    侯长林;

    孔子的德育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德育的地位、目标、内容、特点等多个方面,并自成体系。

    2007年0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 宋代诗学批评视野中的白居易论

    文佳;

    宋代对白居易的诗学批评,以“元和体”(“白体”)为突破口,复兴了白居易诗歌及理论的现实主义主张,重新体认了元和体“自适旷达”风貌的矛盾性。对白居易的批评视野的开拓,也加快了宋人梳理白诗题材的脚步。正是在对白居易的诗学批评中,宋人开启了建构“宋调”的大门。

    2007年01期 No.41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 文学经典的诸种观点简述

    张婧;

    本文借用艾布拉姆斯关于艺术批评的诸种坐标理论,根据各种文学经典观对四要素的不同侧重,系统地梳理了各种观点,并将之罗举分类。此外,本文还试图在指出各观点洞见的同时,探究它们的盲视,综合分析,权衡优劣。

    2007年01期 27-3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 浅析苏轼七言古诗艺术风格——以《凤翔八观》为例

    任正霞;

    《凤翔八观》是苏轼在凤翔任职时所作的一组咏物诗,诗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抒写了自己的感慨和情志。此八首诗,结构纵横开阖,句式参差错落,并且苏轼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博喻手法和蹈虚手法,为他七言古诗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07年01期 No.41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宋代诗学批评视野中的白居易论

    文佳;

    宋代对白居易的诗学批评,以“元和体”(“白体”)为突破口,复兴了白居易诗歌及理论的现实主义主张,重新体认了元和体“自适旷达”风貌的矛盾性。对白居易的批评视野的开拓,也加快了宋人梳理白诗题材的脚步。正是在对白居易的诗学批评中,宋人开启了建构“宋调”的大门。

    2007年01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 精彩人生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关于报告文学《精彩吴仁宝》的几点质疑

    王志尧;

    著名作家何建明先生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精彩吴仁宝》,气势恢宏,文笔优美,展现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共产党员风采,值得一读。然而,令人颇感遗憾的是:文中出现一些与事体情理相悖的细节描写。诸如:1961年华西村人均欠债15000元问题;吴仁宝在华西村任支部书记的时间是个变数;会计给技术人员扛着麻袋送奖金问题;华西村村名来历问题;华西村党支部组建时间问题;残疾人黄永高两岁时从树上掉下来摔断腿问题;吴仁宝家少领二、三亿元奖金问题等,都似乎有夸大其辞或掺假注水之嫌。使被歌颂对象有失真之感,其结果只能是欲高则不达,甚至是往先进人物脸上抹了黑,实在有违初衷。究其原因,从作家自身来讲,是对报告文学不能虚构情节的文体要求未能真正把握;从外部环境来说,与时下文界浮躁和掺假文风的浸染有关。

    2007年01期 No.41 34-3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 浅析苏轼七言古诗艺术风格——以《凤翔八观》为例

    任正霞;

    《凤翔八观》是苏轼在凤翔任职时所作的一组咏物诗,诗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抒写了自己的感慨和情志。此八首诗,结构纵横开阖,句式参差错落,并且苏轼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博喻手法和蹈虚手法,为他七言古诗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07年01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精华欲掩料应难——论《红楼梦》的“碍语”,兼论曹氏全璧《红楼梦》的内容及其演变成80回本《石头记》的原因(上)

    祝秉权;

    碍语,是曹氏全璧《红楼梦》最精彩的成分,是批判清皇朝专制主义最深刻、最具有艺术力量的闪光灯。碍语,使这部名著在诞生过程中历尽艰难险阻,直至被腰斩。精华欲掩料应难,就像断臂的维纳斯,被腰斩的《红楼梦》依然光芒四射,永存人间。

    2007年01期 No.4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 精彩人生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关于报告文学《精彩吴仁宝》的几点质疑

    王志尧;

    著名作家何建明先生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精彩吴仁宝》,气势恢宏,文笔优美,展现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共产党员风采,值得一读。然而,令人颇感遗憾的是:文中出现一些与事体情理相悖的细节描写。诸如:1961年华西村人均欠债15000元问题;吴仁宝在华西村任支部书记的时间是个变数;会计给技术人员扛着麻袋送奖金问题;华西村村名来历问题;华西村党支部组建时间问题;残疾人黄永高两岁时从树上掉下来摔断腿问题;吴仁宝家少领二、三亿元奖金问题等,都似乎有夸大其辞或掺假注水之嫌。使被歌颂对象有失真之感,其结果只能是欲高则不达,甚至是往先进人物脸上抹了黑,实在有违初衷。究其原因,从作家自身来讲,是对报告文学不能虚构情节的文体要求未能真正把握;从外部环境来说,与时下文界浮躁和掺假文风的浸染有关。

    2007年01期 40-4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 《红楼梦》对奴仆之间矛盾的描写及其哲理意义(上)

    张兴德;

    《红楼梦》中对奴仆之间矛盾的描写是其广博深邃的思想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大观园内大小丫鬟之间矛盾斗争的描写,证明众女儿不仅有美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也说明作者对宝玉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是采取批判的态度的。这证明宝玉的思想不是作者的思想。奴仆之间的矛盾同他们不同“主子”间的矛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奴仆间矛盾斗争的公开化和表面化又是贾府开始衰落的信号和表现。奴仆间内部的较斗和倾轧,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造成的罪恶,是作者对封建社会及其上层建筑进行批判的内容之一。

    2007年01期 No.4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精华欲掩料应难——论《红楼梦》的“碍语”,兼论曹氏全璧《红楼梦》的内容及其演变成80回本《石头记》的原因(上)

    祝秉权;

    碍语,是曹氏全璧《红楼梦》最精彩的成分,是批判清皇朝专制主义最深刻、最具有艺术力量的闪光灯。碍语,使这部名著在诞生过程中历尽艰难险阻,直至被腰斩。精华欲掩料应难,就像断臂的维纳斯,被腰斩的《红楼梦》依然光芒四射,永存人间。

    2007年01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郑少群;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特别是今天,在我们面临着严重生态危机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2007年01期 No.4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红楼梦》对奴仆之间矛盾的描写及其哲理意义(上)

    张兴德;

    《红楼梦》中对奴仆之间矛盾的描写是其广博深邃的思想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大观园内大小丫鬟之间矛盾斗争的描写,证明众女儿不仅有美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也说明作者对宝玉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是采取批判的态度的。这证明宝玉的思想不是作者的思想。奴仆之间的矛盾同他们不同“主子”间的矛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奴仆间矛盾斗争的公开化和表面化又是贾府开始衰落的信号和表现。奴仆间内部的较斗和倾轧,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造成的罪恶,是作者对封建社会及其上层建筑进行批判的内容之一。

    2007年01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台上坐着主席团”的语义特征分析献疑

    麻昌贵;

    陆俭明先生认为“台上坐着主席团”和“台上演着梆子戏”属于同构歧义格式,并通过变换分析指出前者动词具有“附着于某物”的语义特征,而后者不具有此特征。本文举出更多的例句,并通过变换分析指出“附着于某物”的语义特征对这一句式不具有解释力。

    2007年01期 No.4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郑少群;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特别是今天,在我们面临着严重生态危机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2007年01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象似性初探

    那剑;

    人类学家、语言学家Berlin和Kay在合著《基本颜色词》中提出了“语义特征普遍性的假设”,该理论认为在颜色词的语义场中,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共性。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打破了“语言任意性”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为语言学研究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开拓了思路。本研究以此理论为基础,结合语言认知理论,从英汉基本颜色词出现的顺序、语义特征及范畴三方面探讨其象似性,从而论证人类语言是普遍性和相对性的紧密结合。

    2007年01期 No.41 54-5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 “台上坐着主席团”的语义特征分析献疑

    麻昌贵;

    陆俭明先生认为“台上坐着主席团”和“台上演着梆子戏”属于同构歧义格式,并通过变换分析指出前者动词具有“附着于某物”的语义特征,而后者不具有此特征。本文举出更多的例句,并通过变换分析指出“附着于某物”的语义特征对这一句式不具有解释力。

    2007年01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沈从文家世探谜(上)

    刘新华;

    本文通过沈氏后人的家谱及相关资料,基本理清了沈从文家世的脉络。论证了沈从文的祖先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三千年之久,而且其祖先既不“可能是被发配到边疆的犯人”,也不是“寒素之家”,而是“宦留黔、楚”的官宦之后,并且曾“钱粮有半乡之誉”。另外还对沈思远做官之谜和沈宗嗣过继之谜也作了质疑和探讨。

    2007年01期 No.41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象似性初探

    那剑;

    人类学家、语言学家Berlin和Kay在合著《基本颜色词》中提出了“语义特征普遍性的假设”,该理论认为在颜色词的语义场中,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共性。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打破了“语言任意性”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为语言学研究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开拓了思路。本研究以此理论为基础,结合语言认知理论,从英汉基本颜色词出现的顺序、语义特征及范畴三方面探讨其象似性,从而论证人类语言是普遍性和相对性的紧密结合。

    2007年01期 60-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 湖北苗族服饰文化变迁论

    王希辉;

    本文初步理清了湖北苗族服饰的发展脉络,并简要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点,并试图通过填补湖北苗族服饰研究的空白,来推进湖北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进程。

    2007年01期 No.41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 沈从文家世探谜(上)

    刘新华;

    本文通过沈氏后人的家谱及相关资料,基本理清了沈从文家世的脉络。论证了沈从文的祖先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三千年之久,而且其祖先既不“可能是被发配到边疆的犯人”,也不是“寒素之家”,而是“宦留黔、楚”的官宦之后,并且曾“钱粮有半乡之誉”。另外还对沈思远做官之谜和沈宗嗣过继之谜也作了质疑和探讨。

    2007年01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 世界银行对中国的教育贷款研究

    朱生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取得了飞速发展,世界银行作为促进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也相应地改变了它的贷款重点。从历史的线索考察这种改变以及世界银行现行的政策和以后的趋势,对我国教育取得世界银行的进一步贷款尤为重要。

    2007年01期 No.41 66-6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 湖北苗族服饰文化变迁论

    王希辉;

    本文初步理清了湖北苗族服饰的发展脉络,并简要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点,并试图通过填补湖北苗族服饰研究的空白,来推进湖北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进程。

    2007年01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 以史实探究边区人本主义学前教育

    陆先鹏;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边区政府和政府领导人以及幼儿保育工作者对学前教育充满了人本主义的关怀。边区学前教育事业虽然刚刚起步、带有很大的实践性质,但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场人本主义的教育实践,留给人们诸多启示。

    2007年01期 No.4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世界银行对中国的教育贷款研究

    朱生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取得了飞速发展,世界银行作为促进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也相应地改变了它的贷款重点。从历史的线索考察这种改变以及世界银行现行的政策和以后的趋势,对我国教育取得世界银行的进一步贷款尤为重要。

    2007年01期 72-7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 教师教育发展与师专专业设置

    查明华;

    在教师教育发展中,师专应根据学校定位,致力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强主动性,突破专业设置单一的局面,积极承办非师范专业,改造与创新师范专业,确立在当地教师教育一体化中的核心地位,并在创新与培育特色专业上有所作为。

    2007年01期 No.4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以史实探究边区人本主义学前教育

    陆先鹏;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边区政府和政府领导人以及幼儿保育工作者对学前教育充满了人本主义的关怀。边区学前教育事业虽然刚刚起步、带有很大的实践性质,但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场人本主义的教育实践,留给人们诸多启示。

    2007年01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简析学校教育中对皮格马利翁心理效应的认识和运用误区

    刘洪花;

    在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运用皮格马利翁心理效应时,应当做到充分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着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人性的关爱,将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切实贯穿到教师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中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适当使用赞赏和表扬方法,避免学生形成赞赏依赖心理,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2007年01期 No.41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 教师教育发展与师专专业设置

    查明华;

    在教师教育发展中,师专应根据学校定位,致力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强主动性,突破专业设置单一的局面,积极承办非师范专业,改造与创新师范专业,确立在当地教师教育一体化中的核心地位,并在创新与培育特色专业上有所作为。

    2007年01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试论博客现象及其传播特性

    崔淑兰;张冀;

    博客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它的发展时间虽较短,却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如何理性地认识、分析这种事物,精确地把握其传播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地规范及引导,做一探讨。

    2007年01期 No.41 81-82+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 简析学校教育中对皮格马利翁心理效应的认识和运用误区

    刘洪花;

    在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运用皮格马利翁心理效应时,应当做到充分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着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人性的关爱,将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切实贯穿到教师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中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适当使用赞赏和表扬方法,避免学生形成赞赏依赖心理,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2007年01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 寻求社会合作伙伴 增强舆论监督效果

    田俐;

    舆论监督是社会运行状态的一种监测机制,对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促进改革、保持稳定与发展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舆论监督开展的难度大,要取得好的监督效果就必须寻求社会合作伙伴。

    2007年01期 No.41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西部贫困地区高校图书馆合作探讨——读《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有感

    熊颖玲;

    笔者作为参加《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签名仪式的西部图书馆代表之一,对活动的全过程及《宣言》的内容感触颇深,感想很多,特别是对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的合作有一些想法。本文针对西部贫困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合作问题,就西部贫困地区高校图书馆怎样进行合作,合作的意义、方式、困难以及建议和方案等,谈了个人的想法,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2007年01期 No.41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试论博客现象及其传播特性

    崔淑兰;张冀;

    博客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它的发展时间虽较短,却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如何理性地认识、分析这种事物,精确地把握其传播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地规范及引导,做一探讨。

    2007年01期 87-8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 寻求社会合作伙伴 增强舆论监督效果

    田俐;

    舆论监督是社会运行状态的一种监测机制,对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促进改革、保持稳定与发展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舆论监督开展的难度大,要取得好的监督效果就必须寻求社会合作伙伴。

    2007年01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关于民族声乐发展的几点思考

    夏毅和;马琰;

    目前,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混杂、特色模糊等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民族音乐理论的边缘化,民歌在现代社会的式微,声乐教育的技术本位,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科学性缺乏系统总结,民间与音乐院校缺乏和谐有效的协作等。

    2007年01期 No.41 90-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西部贫困地区高校图书馆合作探讨——读《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有感

    熊颖玲;

    笔者作为参加《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签名仪式的西部图书馆代表之一,对活动的全过程及《宣言》的内容感触颇深,感想很多,特别是对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的合作有一些想法。本文针对西部贫困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合作问题,就西部贫困地区高校图书馆怎样进行合作,合作的意义、方式、困难以及建议和方案等,谈了个人的想法,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2007年01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微波通信及其在民航中的应用

    马天勇;姚凯学;

    微波通信作为一种重要通信传输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民航、电信等单位。本文简要介绍了微波通信的特点及技术原理,并结合其在民航内部通信中的应用,提出了如何有效提高维护水平的方法和建议。

    2007年01期 No.41 93-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关于民族声乐发展的几点思考

    夏毅和;马琰;

    目前,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混杂、特色模糊等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民族音乐理论的边缘化,民歌在现代社会的式微,声乐教育的技术本位,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科学性缺乏系统总结,民间与音乐院校缺乏和谐有效的协作等。

    2007年01期 96-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论网络结构中的冗余链路

    陈俊;

    本文从冗余链路所带来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生成树协议并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式。

    2007年01期 No.41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四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公式解

    冉光华;

    在已发行的数论编著中,都只介绍不多于三元的一次不定方程的公式解。本文探讨四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公式解。四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公式解有的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运用公式解解题,操作可行,步骤简化。

    2007年01期 No.41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微波通信及其在民航中的应用

    马天勇;姚凯学;

    微波通信作为一种重要通信传输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民航、电信等单位。本文简要介绍了微波通信的特点及技术原理,并结合其在民航内部通信中的应用,提出了如何有效提高维护水平的方法和建议。

    2007年01期 99-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论网络结构中的冗余链路

    陈俊;

    本文从冗余链路所带来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生成树协议并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式。

    2007年01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浅谈立体构型的几种表达式与费歇尔式的相互转化

    付蓉;

    本文介绍了立体化学中构型的几种表达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尤其是依照一定的关系将纽曼式、锯架式、环状化合物的哈武斯式转换成熟悉的费歇尔式。

    2007年01期 No.41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基于个案研究的学生视角下的双语教学法探讨

    谢赛;

    本文运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对一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个案研究,旨在探讨学生视角下的双语教学方法这一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所期望的双语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与专家、学者们认为理想的双语教学法有些不同。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五条教学建议。

    2007年01期 No.41 105-10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四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公式解

    冉光华;

    在已发行的数论编著中,都只介绍不多于三元的一次不定方程的公式解。本文探讨四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公式解。四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公式解有的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运用公式解解题,操作可行,步骤简化。

    2007年01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改进单摆实验的方法 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吴小林;

    根据单摆实验的特点,分析了该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改进,不仅可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同时也增加了实验设备新的用途。

    2007年01期 No.41 109-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浅谈立体构型的几种表达式与费歇尔式的相互转化

    付蓉;

    本文介绍了立体化学中构型的几种表达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尤其是依照一定的关系将纽曼式、锯架式、环状化合物的哈武斯式转换成熟悉的费歇尔式。

    2007年01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对渐增网高在排球普修课扣球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曾黎;梁爱国;

    本文通过对渐增网高的控制与变化,组成由易到难的教学序列,应用运动技能迁移的原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扣球技术教学,丰富了现有的排球教学训练手段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渐增网高开展排球扣球技术的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效果较好。

    2007年01期 No.41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基于个案研究的学生视角下的双语教学法探讨

    谢赛;

    本文运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对一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个案研究,旨在探讨学生视角下的双语教学方法这一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所期望的双语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与专家、学者们认为理想的双语教学法有些不同。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五条教学建议。

    2007年01期 111-11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体育教学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龚晓光;

    进入21世纪,“健康”作为体育的终极目的,被广大师生所认同。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确立,体育课也正向着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会“终身”锻炼的方向转变,讲究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人格精神。通过体育教学,加强锻炼,心理咨询和心理调节,能有效地消除隐患,达到心理卫生与健康之目的。

    2007年01期 No.41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改进单摆实验的方法 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吴小林;

    根据单摆实验的特点,分析了该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改进,不仅可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同时也增加了实验设备新的用途。

    2007年01期 115-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对渐增网高在排球普修课扣球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曾黎;梁爱国;

    本文通过对渐增网高的控制与变化,组成由易到难的教学序列,应用运动技能迁移的原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扣球技术教学,丰富了现有的排球教学训练手段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渐增网高开展排球扣球技术的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效果较好。

    2007年01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语文教学生活化

    黄焱熔;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在教学中,应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演绎生活现象、参加生活实践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2007年01期 No.41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 体育教学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龚晓光;

    进入21世纪,“健康”作为体育的终极目的,被广大师生所认同。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确立,体育课也正向着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会“终身”锻炼的方向转变,讲究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人格精神。通过体育教学,加强锻炼,心理咨询和心理调节,能有效地消除隐患,达到心理卫生与健康之目的。

    2007年01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探讨

    赵德涛;

    在高中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通过改进教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全新的既兼顾成绩又能发现、发展学生潜能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能力、养成以数学的思维思考和行动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有效地促进高中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2007年01期 No.41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语文教学生活化

    黄焱熔;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在教学中,应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演绎生活现象、参加生活实践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2007年01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究

    向泽民;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整体、对课文进行多角度分析、细品文章亮点以及对课文的“空白”大胆想象等诸方面进行训练,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7年01期 No.41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历史教学与联想法的应用

    潘大锡;

    联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历史复习课中显得更为重要。它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还能引导学生全面、有效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007年01期 No.41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探讨

    赵德涛;

    在高中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通过改进教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全新的既兼顾成绩又能发现、发展学生潜能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能力、养成以数学的思维思考和行动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有效地促进高中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2007年01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究

    向泽民;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整体、对课文进行多角度分析、细品文章亮点以及对课文的“空白”大胆想象等诸方面进行训练,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7年01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历史教学与联想法的应用

    潘大锡;

    联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历史复习课中显得更为重要。它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还能引导学生全面、有效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007年01期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