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惠清
更新观念,拓展内容,改进方法,制度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2003年S1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陈荣发
农村初级中学教育关系到我国教育的兴衰,民族的振兴,而教师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少数乡镇初级中学的教师政治思想的滑坡现象,作了思想根源分析,并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方案。笔者认识到这是在教育事业上刻不容缓的、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2003年S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正>《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为学术性季刊,主要刊登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类学术论文。本刊热忱欢迎各界专家、学者不吝赐稿。 1. 来稿以不超过7000字为宜。稿件请用16开方格稿纸誊清或打印,如有条件,请在投稿时附交存有稿件的3.5英寸计算机磁盘一张 以便及时处理你的稿件。文稿要求表述规范,字迹清晰。文中插图请用绘图纸以黑线精绘,图中若需标注文字,请用铅笔标注于相应位置。
2003年S1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正>《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为学术性季刊,主要刊登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类学术论文。本刊热忱欢迎各界专家、学者不吝赐稿。 1. 来稿以不超过7000字为宜。稿件请用16开方格稿纸誊清或打印,如有条件,请在投稿时附交存有稿件的3.5英寸计算机磁盘一张 以便及时处理你的稿件。文稿要求表述规范,字迹清晰。文中插图请用绘图纸以黑线精绘,图中若需标注文字,请用铅笔标注于相应位置。
2003年S1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杨正前
做好差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抓差生的兴趣点、智慧点、兴奋点、创新点、实践点 五个方面入手,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注重情感和言行的自我控制。
2003年S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金惠清
更新观念,拓展内容,改进方法,制度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2003年S1期 7-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邵文琼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 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六个坚持"。
2003年S1期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陈荣发
农村初级中学教育关系到我国教育的兴衰,民族的振兴,而教师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少数乡镇初级中学的教师政治思想的滑坡现象,作了思想根源分析,并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方案。笔者认识到这是在教育事业上刻不容缓的、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2003年S1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姜芝圃
当好班主任,一要树立热爱学生的思想,二要改进教育学生的方法,三要加强自身德 行的修养,四要强化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2003年S1期 9-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戴应玫
要做好班主任,就需要每一位老师深入学生中,关心学生的疾苦,摸清他们思想脉络,帮助他们进步,用自己的"爱心"、"知心"、"责任心"为学生导人生之航。
2003年S1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杨正前
做好差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抓差生的兴趣点、智慧点、兴奋点、创新点、实践点 五个方面入手,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注重情感和言行的自我控制。
2003年S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蒋元香
说课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它主要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等内容。
2003年S1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邵文琼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 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六个坚持"。
2003年S1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姜芝圃
当好班主任,一要树立热爱学生的思想,二要改进教育学生的方法,三要加强自身德 行的修养,四要强化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2003年S1期 15-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刘豪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教学兴趣;可提供直 观材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可呈现思维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003年S1期 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田劲松
提高中师教育学教学效率应重视学生主体,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教 学,采用"示范-观察-体验"教学模式。
2003年S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戴应玫
要做好班主任,就需要每一位老师深入学生中,关心学生的疾苦,摸清他们思想脉络,帮助他们进步,用自己的"爱心"、"知心"、"责任心"为学生导人生之航。
2003年S1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姚本玉
学校应当加强景观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景观主要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它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美和审美个体对其蕴含的邃深意味的体验,以启迪的心智,培养思想情感,增强文化品味。学校可以利用绿化环境,美化建筑,设置雕塑,悬挂书画、净化场所等达到美育的目的。
2003年S1期 18-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 蒋元香
说课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它主要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等内容。
2003年S1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刘豪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教学兴趣;可提供直 观材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可呈现思维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003年S1期 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陈松林
在素质教育中,对"差生"要与其它学生一样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才能激发他们的 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来。
2003年S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田劲松
提高中师教育学教学效率应重视学生主体,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教 学,采用"示范-观察-体验"教学模式。
2003年S1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彭子竹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中要针对农村中学的特点制定相应措施,以促进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2003年S1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姚本玉
学校应当加强景观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景观主要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它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美和审美个体对其蕴含的邃深意味的体验,以启迪的心智,培养思想情感,增强文化品味。学校可以利用绿化环境,美化建筑,设置雕塑,悬挂书画、净化场所等达到美育的目的。
2003年S1期 24-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 杨光华
为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处理好三个关系:素质教育与升学的关系,素 质教育和培养目标的关系,素质教育与能力、体力的关系。
2003年S1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陈兴
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要从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坚持以为人民 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坚持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发挥教师 为人师表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入手。
2003年S1期 26-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陈松林
在素质教育中,对"差生"要与其它学生一样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才能激发他们的 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来。
2003年S1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田儒强
从小学过渡到初中,要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和自信心,培 养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2003年S1期 2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彭子竹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中要针对农村中学的特点制定相应措施,以促进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2003年S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安明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要转变现行的"师爱"方式,二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三要善待 学生的质疑追问。
2003年S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杨光华
为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处理好三个关系:素质教育与升学的关系,素 质教育和培养目标的关系,素质教育与能力、体力的关系。
2003年S1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安源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女词人,其生活、创作经历以"靖康之难"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能将个性化的抒情和完美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自成一家,被后人誉为"易安体"、"婉约正宗"。
2003年S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陈兴
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要从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坚持以为人民 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坚持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发挥教师 为人师表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入手。
2003年S1期 32-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刘萍
别里科夫不仅仅是沙皇政府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更是沙皇专制下血腥镇压人民的政治工具, 一个十足的走狗、鹰犬。
2003年S1期 3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田儒强
从小学过渡到初中,要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和自信心,培 养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2003年S1期 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田荣辉,陈飞
色彩的组合给文学作品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它能使形象更具体、鲜明,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更能宽泛地诱人联想,引起读者的心理效应,从色彩上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扩大读者对形象画面关照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
2003年S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安明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要转变现行的"师爱"方式,二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三要善待 学生的质疑追问。
2003年S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冉丽琼
散文是一种重要而实用的文体。提高学生欣赏、写作散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 教学的重点。
2003年S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安源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女词人,其生活、创作经历以"靖康之难"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能将个性化的抒情和完美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自成一家,被后人誉为"易安体"、"婉约正宗"。
2003年S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夏艳艳
李白理想崇高,追求执著;蔑视权俗,正直峻洁;忧国忧民,高昂达观。他做人与作 诗高度统一,性格写就诗歌,诗歌凸现性格。
2003年S1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刘萍
别里科夫不仅仅是沙皇政府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更是沙皇专制下血腥镇压人民的政治工具, 一个十足的走狗、鹰犬。
2003年S1期 4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陈业维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加强应用文的教学与训练,首先应提高学生对应用文的重视程度和 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深钻教材,精心授课,加强训练。
2003年S1期 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田荣辉,陈飞
色彩的组合给文学作品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它能使形象更具体、鲜明,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更能宽泛地诱人联想,引起读者的心理效应,从色彩上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扩大读者对形象画面关照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
2003年S1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黄明春
语文课的创新教学,应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设计活 泼多样的学习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沟通课内外,培养学生素质。这样,语文教学效率 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
2003年S1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冉丽琼
散文是一种重要而实用的文体。提高学生欣赏、写作散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 教学的重点。
2003年S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黄智
语文教学的教改,就是必须坚决地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机会,并为其 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他们的个体感受、审美体验、情感体验的培养。
2003年S1期 4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陆红
把欣赏教学应用到语文分析课中,不仅能使学生从中获得一种美感,而且还会在欣赏 中受到课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潜移默化影响,使语文鉴赏水平和作文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003年S1期 4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夏艳艳
李白理想崇高,追求执著;蔑视权俗,正直峻洁;忧国忧民,高昂达观。他做人与作 诗高度统一,性格写就诗歌,诗歌凸现性格。
2003年S1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罗琴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借助教材发现美,创造课堂意境美, 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越深,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得到的美感教育就越丰富。
2003年S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陈业维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加强应用文的教学与训练,首先应提高学生对应用文的重视程度和 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深钻教材,精心授课,加强训练。
2003年S1期 4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王正江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必将使学生、教师获得更多的资源,极大丰富 语文创新教育的内涵,为语文创新教育拓展出一片广阔的空间。
2003年S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黄明春
语文课的创新教学,应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设计活 泼多样的学习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沟通课内外,培养学生素质。这样,语文教学效率 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
2003年S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黄智
语文教学的教改,就是必须坚决地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机会,并为其 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他们的个体感受、审美体验、情感体验的培养。
2003年S1期 5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魏厚才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它是人才的基本特征,也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小学语文 教学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
2003年S1期 51-5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陆红
把欣赏教学应用到语文分析课中,不仅能使学生从中获得一种美感,而且还会在欣赏 中受到课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潜移默化影响,使语文鉴赏水平和作文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003年S1期 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罗琴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借助教材发现美,创造课堂意境美, 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越深,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得到的美感教育就越丰富。
2003年S1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吴静华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教学可通过列表法、扩展法、出错法、删除法等具体方法进 行。运用比较法教学能使教学内容丰富,较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03年S1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王正江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必将使学生、教师获得更多的资源,极大丰富 语文创新教育的内涵,为语文创新教育拓展出一片广阔的空间。
2003年S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熊友会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 创新能力。
2003年S1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杨天美
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 的发展,陶冶学生美好的情趣,提高美的品味,培育健康、向上的审美能力。
2003年S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魏厚才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它是人才的基本特征,也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小学语文 教学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
2003年S1期 57-5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吴静华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教学可通过列表法、扩展法、出错法、删除法等具体方法进 行。运用比较法教学能使教学内容丰富,较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03年S1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向兴花
阅读欣赏,写作训练,口语交际开创了高中语文新教材三足鼎立而又共成一体 的新格局。
2003年S1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熊友会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 创新能力。
2003年S1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张洪琼
为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有较高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对教材要进行深入 的研究,还应设计好研究课题。
2003年S1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杨天美
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 的发展,陶冶学生美好的情趣,提高美的品味,培育健康、向上的审美能力。
2003年S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刘登文
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提高学生 作文的基础等级,更重要的是这种培养中包含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2003年S1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向兴花
阅读欣赏,写作训练,口语交际开创了高中语文新教材三足鼎立而又共成一体 的新格局。
2003年S1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罗琼
儒学传统"修身,齐家,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从人的个性品质的熔炼到天下太平的终极理想,这种内容及形式都值得现今中师语文教育界同仁加以特别关注。中师语文教育的师范功能,更加强调学习者内在品质的净化及升华,因此,中师语文教育的未来必须秉承儒学传统,同时也要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严峻挑战。
2003年S1期 67-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张洪琼
为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有较高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对教材要进行深入 的研究,还应设计好研究课题。
2003年S1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郑年忠,吴静华
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能写出一篇二类卷以上的作文,应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 生快乐作文,给作文穿上一件美丽的外衣,重视典型情节和人文内涵。
2003年S1期 6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张翊东
在中学政治课的教学中巧妙置疑,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教、学互动,提高教 学质量。
2003年S1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刘登文
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提高学生 作文的基础等级,更重要的是这种培养中包含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2003年S1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曹明清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正是市场经济的分配规律,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按生产要素分配,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着促进作用。因此,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才能激励生产要素所有者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难以顺利发展。
2003年S1期 7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罗琼
儒学传统"修身,齐家,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从人的个性品质的熔炼到天下太平的终极理想,这种内容及形式都值得现今中师语文教育界同仁加以特别关注。中师语文教育的师范功能,更加强调学习者内在品质的净化及升华,因此,中师语文教育的未来必须秉承儒学传统,同时也要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严峻挑战。
2003年S1期 73-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徐国建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愉快的学习心理,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对于他们接受知识,掌握知识非常重要。
2003年S1期 7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张命华
本研究以铜仁民族师范学校学生为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研究了西部边远民族地区 中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分析了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2003年S1期 74-7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郑年忠,吴静华
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能写出一篇二类卷以上的作文,应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 生快乐作文,给作文穿上一件美丽的外衣,重视典型情节和人文内涵。
2003年S1期 7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张翊东
在中学政治课的教学中巧妙置疑,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教、学互动,提高教 学质量。
2003年S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杨军
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是大有可为的。通过课堂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开拓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历史课教材中有许多有益于加强素质教育的内容,历史教师要善于结合这些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2003年S1期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曹明清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正是市场经济的分配规律,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按生产要素分配,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着促进作用。因此,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才能激励生产要素所有者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难以顺利发展。
2003年S1期 7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陈茂华
外语教学应更新观念,抓住学生的主体性,变应试教育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引 导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东西的价值,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2003年S1期 78-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张美良
中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是把握教学方向,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 学质量的指针。本文就此介绍笔者在教学中的探索。
2003年S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徐国建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愉快的学习心理,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对于他们接受知识,掌握知识非常重要。
2003年S1期 7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张命华
本研究以铜仁民族师范学校学生为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研究了西部边远民族地区 中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分析了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2003年S1期 80-8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唐云孝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颜色所代表的潜在意义也不相同,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具有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用非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时,若不对此进行区分,极易造成误解。
2003年S1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杨军
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是大有可为的。通过课堂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开拓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历史课教材中有许多有益于加强素质教育的内容,历史教师要善于结合这些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2003年S1期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田毅
许多学生学习英语有困难,他们被称为差生。如何转化差生?这是许多老师探讨的问题。我紧紧抓住两个方面:一是理解差生心理状况,培养师生感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方法,比如视听结合法。
2003年S1期 84-8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陈茂华
外语教学应更新观念,抓住学生的主体性,变应试教育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引 导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东西的价值,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2003年S1期 84+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张美良
中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是把握教学方向,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 学质量的指针。本文就此介绍笔者在教学中的探索。
2003年S1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杨忠
体育课课后小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课后小结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 的教学水平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3年S1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唐云孝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颜色所代表的潜在意义也不相同,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具有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用非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时,若不对此进行区分,极易造成误解。
2003年S1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张勇
激烈的篮球比赛中,投篮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投篮不仅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也是运动员水平的集中表现。投篮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投篮成功与否起着很大作用,因此应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2003年S1期 88-8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彭光新
一元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一定有最大值与最小值,依其图像顶点横坐标与这一闭区间 的相对位置的不同,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解法亦略有不同。
2003年S1期 90-9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田毅
许多学生学习英语有困难,他们被称为差生。如何转化差生?这是许多老师探讨的问题。我紧紧抓住两个方面:一是理解差生心理状况,培养师生感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方法,比如视听结合法。
2003年S1期 90-9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覃芳
数学教学"减负"应由优化教案、加强实验等实践活动,创设课堂意景、科学布置作 业入手。
2003年S1期 9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杨忠
体育课课后小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课后小结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 的教学水平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3年S1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夏宽强
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出发点,通过变换、升华得到的真命题应用广泛。本文谈其在 解填空题和选择题中的应用。
2003年S1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张勇
激烈的篮球比赛中,投篮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投篮不仅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也是运动员水平的集中表现。投篮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投篮成功与否起着很大作用,因此应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2003年S1期 94-9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张翊前,陈洪
在解答与复数相关的问题时,常会因将仅在实数范围内成立的性质、公式错误地引申 到复数范围中而导致一些较为隐蔽的概念性错误,本文分析了这类错误。
2003年S1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彭光新
一元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一定有最大值与最小值,依其图像顶点横坐标与这一闭区间 的相对位置的不同,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解法亦略有不同。
2003年S1期 96-97+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杨强,冉光华
在判别多项式重因式的过程中,运用充分条件判别重因式的步骤比较繁琐,容易出错。 为此,本文介绍用重根判别法来判别重因式,且还介绍了重根判别法的另一些运用。
2003年S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覃芳
数学教学"减负"应由优化教案、加强实验等实践活动,创设课堂意景、科学布置作 业入手。
2003年S1期 9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夏宽强
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出发点,通过变换、升华得到的真命题应用广泛。本文谈其在 解填空题和选择题中的应用。
2003年S1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田庆丰
高考数学试题中的选择题的解法有:直接法、特值法、排除法、验证法、图像法等。
2003年S1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张翊前,陈洪
在解答与复数相关的问题时,常会因将仅在实数范围内成立的性质、公式错误地引申 到复数范围中而导致一些较为隐蔽的概念性错误,本文分析了这类错误。
2003年S1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田茂斌
本文应用黄金分割和一些简单的三角知识,对36°、72°、54°等三角函数值进行求 解。
2003年S1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杨强,冉光华
在判别多项式重因式的过程中,运用充分条件判别重因式的步骤比较繁琐,容易出错。 为此,本文介绍用重根判别法来判别重因式,且还介绍了重根判别法的另一些运用。
2003年S1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王青
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是对课本中所学知识最直接、最基本的应用,掌握好课本中练 习题、习题的结论与解法是解答其它题目的基础,也是提高解题速度的一个重要途径。
2003年S1期 105-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田庆丰
高考数学试题中的选择题的解法有:直接法、特值法、排除法、验证法、图像法等。
2003年S1期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赵成秀
在几何论证中,不仅演绎推理是重要的,直觉思维亦起着微妙而重要的作用。
2003年S1期 10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任达茂
知识内涵是解题方法的基础,解题方法是知识内涵的重要应用。深入理解、掌握知识内涵才能有好的解题方法,好的解题方法又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内涵。
2003年S1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田茂斌
本文应用黄金分割和一些简单的三角知识,对36°、72°、54°等三角函数值进行求 解。
2003年S1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王青
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是对课本中所学知识最直接、最基本的应用,掌握好课本中练 习题、习题的结论与解法是解答其它题目的基础,也是提高解题速度的一个重要途径。
2003年S1期 111-113+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李林
在职高生高考数学的复习教学中,要注重区别对待不同成绩的学生,要充分重视学生 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003年S1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赵成秀
在几何论证中,不仅演绎推理是重要的,直觉思维亦起着微妙而重要的作用。
2003年S1期 114+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黄俊
以例题说明求函数解析式的配凑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消去法、参数方程法、递 推法等几种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2003年S1期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任达茂
知识内涵是解题方法的基础,解题方法是知识内涵的重要应用。深入理解、掌握知识内涵才能有好的解题方法,好的解题方法又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内涵。
2003年S1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周上游
为引导学生掌握求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应先打好基础,再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
2003年S1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杨胜英
课改后的教学课教学首先应充分利用好课内的45分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为此,应 注重选择适宜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2003年S1期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李林
在职高生高考数学的复习教学中,要注重区别对待不同成绩的学生,要充分重视学生 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003年S1期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李志文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在实验教学中可从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三 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
2003年S1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黄俊
以例题说明求函数解析式的配凑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消去法、参数方程法、递 推法等几种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2003年S1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张学权,王时强
本文分析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复合场中的运动。
2003年S1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周上游
为引导学生掌握求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应先打好基础,再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
2003年S1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杨光芒
对采用伏安法测电阻用到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电路所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
2003年S1期 125-126+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杨胜英
课改后的教学课教学首先应充分利用好课内的45分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为此,应 注重选择适宜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2003年S1期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杨光霞
在素质教育中,考试题也与"应试教育"中的有很大的区别。开放性题目就是这类试题之一。这类试题立足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它重点在考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它的作用不仅是考察学生的能力,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它还是一种引导手段。
2003年S1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李志文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在实验教学中可从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三 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
2003年S1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田旭东,张学权
在解决运动学问题中,选择适当的参考系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003年S1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张学权,王时强
本文分析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复合场中的运动。
2003年S1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徐顺贵
中学物理教学的备课,应该备指导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基本教学方法,备激发学生认 识愿望的方法,备检查学生的认识效果的方法,备辅助教学的方法,备开展课外活动的方法。
2003年S1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 杨光芒
对采用伏安法测电阻用到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电路所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
2003年S1期 131-132+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杨光霞
在素质教育中,考试题也与"应试教育"中的有很大的区别。开放性题目就是这类试题之一。这类试题立足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它重点在考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它的作用不仅是考察学生的能力,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它还是一种引导手段。
2003年S1期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徐刚
本文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转化过程,论述情景创设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创设良好的物理教学情景的一些方法。
2003年S1期 135-13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田旭东,张学权
在解决运动学问题中,选择适当的参考系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003年S1期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刘银双
在化学实验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仪器和药品的技能、实验基础操作的技能、绘制 装置图的技能、实验设计的技能、实验记录和总结的技能。
2003年S1期 137-138+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徐顺贵
中学物理教学的备课,应该备指导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基本教学方法,备激发学生认 识愿望的方法,备检查学生的认识效果的方法,备辅助教学的方法,备开展课外活动的方法。
2003年S1期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 姚秀海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化学实验以其独有的优势,有着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阐述创新能力的含义、化学实验创新思维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如何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充分展示其个性,全方位地激活创新潜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问题。
2003年S1期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徐刚
本文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转化过程,论述情景创设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创设良好的物理教学情景的一些方法。
2003年S1期 141-14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刘银双
在化学实验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仪器和药品的技能、实验基础操作的技能、绘制 装置图的技能、实验设计的技能、实验记录和总结的技能。
2003年S1期 143-144+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张吉娣
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3年S1期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姚秀海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化学实验以其独有的优势,有着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阐述创新能力的含义、化学实验创新思维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如何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充分展示其个性,全方位地激活创新潜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问题。
2003年S1期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瞿政元
初中化学教学中,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律是:有氢找氢,有氧找氧,有氢有氧则找在方程式中元素出现的次数较多、原子个数较复杂的元素。
2003年S1期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王丽姿
在生物课的教学活动中,只有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观察, 去认识事物,并加以实践,才能创新、发现、创造。
2003年S1期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杨胜鲲
在生物课复习中,可引导学生采用单元归类法、纲要网络法、纵横比较法,概念串连 法、综合训练法进行复习,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2003年S1期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张吉娣
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3年S1期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徐明秀
在素质教育中,应通过教师人格的示范、激励和熏陶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为此,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做好角色转换:由楷模型向导师型转换--树立修身意识,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树立民主意识,由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树立创新意识。
2003年S1期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瞿政元
初中化学教学中,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律是:有氢找氢,有氧找氧,有氢有氧则找在方程式中元素出现的次数较多、原子个数较复杂的元素。
2003年S1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杨建林
数学课堂教学的"七步教学法"是将课堂教学分为"看、想、说、议、讲、练、小结" 这七个步骤进行。这一教学法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推动学生学会学习。
2003年S1期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杨荣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遵循意识性、渗透性、化隐为显、循序渐进等原则,采用有 效的教学途径,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学数学思想方法。
2003年S1期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王丽姿
在生物课的教学活动中,只有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观察, 去认识事物,并加以实践,才能创新、发现、创造。
2003年S1期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杨胜鲲
在生物课复习中,可引导学生采用单元归类法、纲要网络法、纵横比较法,概念串连 法、综合训练法进行复习,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2003年S1期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徐明秀
在素质教育中,应通过教师人格的示范、激励和熏陶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为此,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做好角色转换:由楷模型向导师型转换--树立修身意识,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树立民主意识,由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树立创新意识。
2003年S1期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佘国林
互逆代换在解题过程中尽管仅是在式中加上0或乘以1,但只要运用适当,由此即可克 服许多困难,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
2003年S1期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杨建林
数学课堂教学的"七步教学法"是将课堂教学分为"看、想、说、议、讲、练、小结" 这七个步骤进行。这一教学法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推动学生学会学习。
2003年S1期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杨荣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遵循意识性、渗透性、化隐为显、循序渐进等原则,采用有 效的教学途径,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学数学思想方法。
2003年S1期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佘国林
互逆代换在解题过程中尽管仅是在式中加上0或乘以1,但只要运用适当,由此即可克 服许多困难,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
2003年S1期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本期数据